过分在意别人的评价怎么办?
  
  这篇文章主要分析过分在意别人的评价怎么办?,提供了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和建议,旨在帮助改善人际关系,提高生活质量。
  
  现实生活中你是不是也有过类似这样的困扰:常常会因为别人的一个眼神,一句谈笑,一个动作而心神不安,思虑重重甚至寝食不安。如果你仔细地观察就会发现其实在我们身边很多人都活在别人的看法里。
  
  有时好不容易出去旅游一趟,想着回来可以发一个朋友圈,为旅游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结果半个小时一个小时……过去了,你仍然在反复斟酌修改你要发的内容。你总担心的文字表达不够好或者图文不符会被别人嫌弃。最后好不容易发出去了,但是半个小时后发现给自己店主的人没有几个,于是就一键删除。
  
  有时候做了个新发型,自己挺满意的。但是一旦有人说:“还是你以前的发型好看,现在的不适合你”,甚至有时候别人什么都没有说就是多看一眼。你就开始后悔为什么当初要换发型。
  
  其实作为旁人们并不会过度的去在意别人的朋友圈批文如何或者照片符不符。大多只是快速地扫一眼,大概知道你做了什么。毕竟每个人都是很忙的。但是对于我们而言总是在纠结揣测:别人会不会,喜欢我?要怎么样才能让别人喜欢?别人看到后会不会对我有什么不好的看法?而这种因为我们太在乎别人的看法,最后让自己深陷焦虑的泥潭
  
  我们会过于在乎别人看法从某种程度上说:其实我们是把他人的评价之间等同于自我真实的价值。当别人说我们不好看,我们就因此就觉得自己丑。当别人说我们聪明,我们就觉得这也好聪明。好像别人的评价就直接决定了我们生存的意义。其实不然,一般我们都把自我价值看作是外在看得见的成就比如说:车子、房子、票子等。但是在这里其实它指的是一个人内在的自我认可程度,主要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在处理事情的时候,我们有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在与人交往的时候我们值不值得他们的喜欢。
  过分在意别人的评价怎么办?
  那我们的自我价值感是从哪里来的呢?
  
  答案是:家庭童年。回想我们小时候,你会发现如果父母会经常在评价时给我们贴上负面的标签,比如“你太懒“、”你太胆小“、”你太笨“等等。在经过不断强化后,我们会在潜意识里把父母的外在评价转化为我们内在的评价。我们会认为自己”没有能力“,”不值得别人喜欢“,久而久之这些就成为我们的自我的价值感。
  
  又因为父母是我们结束最早最频繁同时也是最亲密的人,所以我们更多的是从父母的评语中认识自己。建立自我价值感的。而且六岁以前,我们对父母的评价都是无条件全盘接收的。虽然我们现在已经长大成人,但是我们一直被过去所经历的外在评价束缚着。我们没有建立起内在对自己的评价,而是一直沿用小时候接收的外界评价。这就导致了我们会习惯性地把别人的评价转化为自我真实的价值。很多时候啊我们会把他们的评价等同于我们真实的价值,进而影响我们情绪和行动力。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该如何调整。
  
  我们可以分为三步进行:第一,认识到别人的评价不等于真实的价值。举个例子。你科目二考了三次还是没有考过并且决定下次再考。这时小对你说你很没用,而小A却肯定你不放弃的精神。你会发现除非做一些违反道德法律的事情,否则人们对于同一个人会有不同评价有好的自然也会不好。
  
  这是由于不同的认知以及经验确定决定的。他们通常是在自己的角度,以自己的认识和判断标准做出评价。所以他人的评价中更多的只是他人主观的看法,而不能够代表我们真实的价值。而且很多时候别人的判断标准不一定就是正确的。所以当他人在评价你的时候,你就要想起这个不等式。这虽然不能够减少别人对你的评价但是他能够有效地降低那些不好评价对你产生的影响。
  
  第二,分清就事论人和就事论事。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把就事论事和就事论人搞混。意思就是当别人只是对我们做的某一件事情进行客观评价时,我们通常会习惯性的曲解对方的意思,认为对方在对我们进行人身攻击。再加上我们对就事论人的敏感,所以在错误的认为对方是在针对我们,这样就更容易产生负面情绪。我们要做的就是意识到这只是我们的一个自动示威而不是别人有意针对我们。很多时候只要真正地意识到这个问题,我们就能够达到降低在乎程度的效果。当然对于生活中那些过于伤害人的话。我们也无需在乎。也许都是别人用来释放在他们生活中内心所压抑的愤怒、绝望又或是嫉妒。
  
  第三,客观看待别人的评价找到自己的价值。其实每个人都生活被评价的圈子中。马云在面对他人的评价时很坦然,并且在演讲中多次承认自己确实长得不好看。因为他知道自己的真正价值不是让别人觉得好看,而是自己的事业甚至是中国互联网的发展。
  
  因此客观地看待别人的评价,找到自己的价值点才是最重要的。对于那些不能改变的不足,我们不妨大胆地承认:我在这方面的能力是的确是有限的。这反而能够提高我们的自我价值感。让我们有底气面对外界的评论。而针对那些可以改变的不足,我们可以通过挑战自己来找到自己的价值。例如我们虽然是一个不擅长与人交往的人。但是我可以接纳自己的社交能力不足这一点。与此同时。通过向身边的人讨教社交经验,或者通过学习社交课程等一系列方式来提升我们的社交能力。我们并不需要通过全能来显示自己的价值。我只要认可自己,在自己擅长领域找到自己的价值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