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谚怎么读
秋收之季宜养“收”秋季包含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6个节气。秋风送爽,又是人们感觉最舒适的一个季节。《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指出:“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餮泄,奉藏者少。”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秋天,天气凉而风劲急,地气肃而物变色,人们应早睡早起,情绪安定宁静,缓和秋天肃杀之气对人的影响;收敛神气,使情志与“秋收”相应,符合养“收”之机。秋天,自然界是开花结果的收获季节,阳气由升浮趋于沉降。人体亦处于收获的时期。机体已由活跃、外向、支付阶段,转变过渡到沉静,内向、积蓄的阶段。
六大节气各有特点
1,立秋,正值末伏前后,气温开始下降。“下伏秋期近,还知扇渐疏”“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2,处暑,时已8月下旬,“言渎暑将退伏而潜处也”。民谚曰:“(夏至后)六九五十四,乘凉弗入寺”。夏至后45天已入秋,在处暑阶段天气转凉,应避免到较阴冷的寺庙类场所,避免受凉感冒。
3,白露,“秋寒依依风过河,白露萧萧洞庭波”。要防止受寒诱发旧疾,感染新恙,故俗话说:“白露身不露”。谚曰:“一场秋雨一场凉,一场白露一场霜。”古人认为,白露前后2―3天下雨对农作物有害,对人体亦不利,故谚曰:“白露里的雨,到哪里坏哪里”。
4,秋分,太阳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此后,白昼趋短,天文学上以秋分为北半球秋季的真正开始。时已9月下旬,故谚曰:“九月秋风寒,开箱开柜拿被单。”
5,寒露,“言露冷寒而将欲凝结也”。“阳精既衰,阴气初壮”,气候凉爽,风寒易袭,老人小儿尤宜留意防范。
6,霜降,已值深秋,我国黄河流域可出现初霜。“言气肃露凝结而为霜矣”。民间重阳节亦在此前后,谚曰“(九月)九日雨,米成脯”,义为重阳节下雨,主冬春多雨。明代徐启光就说过“重九日……雨则皆雨(指冬至,元旦、上元、清明四日皆雨),又主灶荒(饥荒)”,这种节气下,自然界多灾害,庄稼欠收,柴草昂贵,人体亦会多病,老人尤宜当心。
“一半儿新凉一半儿暑”
秋季气候转凉是总的趋势,但气温还是有起伏波动,尤其是初秋时还会出现比较炎热的情况。谚曰:“秋阳如老虎”“秋中有三暑”“秋后还有二十四只火老虎”“九月冷,十月温,秋底下还有个小阳春”,说的就是气温寒暖不一的状况。此时,人们要注意调节起居,随气候增减衣被,故曰“秋九八月乱穿衣”。此外,还得参考“(春捂)秋冻”之说,在秋天转凉时,不要过早穿棉衣,要耐点儿冻,机体的体温调节功能及对气候环境的适应力就会提高,能适应入冬的严寒,提高对感冒等疾病的抵御能力。
燥者濡之柔润温养
秋高气爽,气候偏于干燥。秋气应肺,煤气可耗伤肺阴。可产生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便秘等。“燥者濡之”“上燥清气,中燥增液,下燥养血”,是秋天调补的重要原则。
选择药物应偏于柔润温养,但又应温而不热,凉而不寒,总以不耗阴、不伤阳为要。如清燥救肺汤(人参、麦冬、桑叶、胡麻仁、甘草、杏仁、石膏、阿胶、枇杷叶)、沙参麦冬汤(沙参、麦冬、玉竹、甘草,桑叶、生扁豆、花粉)、养阴清肺汤(生地,麦冬、甘草、玄参、贝母、丹皮、薄荷、白芍)、百合固金汤(生地、熟地、麦冬、百合、白芍、当归、贝母、甘草、玄参、桔梗)、琼玉膏(人参、生地、白茯苓、白蜜),玉液汤(山药、生芪、知母,生鸡内金、葛根,五味子、花粉),增液汤(玄参、麦冬、生地)等方,都是秋季常用的润肺养胃,滋阴润燥的重要调补方。
秋燥伤津,还应多吃蔬菜水果,以润燥生津。如猕猴挑、苹果、梨、橄榄、石榴、柿、橘、莲藕、佛手柑、木耳、萝卜、茄子等。
民俗民谚读金秋,秋寒依依风过河,白露萧萧洞庭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