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在网上提问有关于中医诊脉入式歌决的问题,易德轩小编针对这个问题为你提供相关中医诊脉的问题解答,希望对你有帮助。
  
  左心小肠肝胆肾,右肺大肠脾胃命;
  
  女人面北受气看,寸关尺部同断病;
  
  心与小肠居左寸,肝胆同归左关定;
  
  肾居尺脉合膀胱,小肠亦在此部用;
  
  肺与大肠居右寸,脾胃脉从关部认;
  
  右尺命门并大肠,用心仔细须寻并;
  
  若诊他人覆手取,要字看时仰手认;
  
  三部须教指下明,九候了然心脉应;
  
  大肠共肺为传送,心与小肠为受盛;
  
  脾胃相通五谷消,膀胱肾合为津液;
  
  三焦位居上中下,自在胸腹皆相应;
  
  肝胆同为津液腑,能通眼目为清净;
  中医诊脉入式歌决 关前关后定阴阳,察脉根源应不嗟
  智者能调五脏和,自然察认诸家病;
  
  掌后高骨号为关,骨下关脉形宛然;
  
  次第推排三部脉,配合天地人三元;
  
  关前为阳名寸口,关后为阴名尺泽;
  
  关前关后定阴阳,察脉根源应不嗟;
  
  一息四至号平和,更加一至亦无疴;
  
  三迟二败冷危困,六数七极热生多;
  
  八脱九死十归墓,十一十二绝魂嗟;
  
  一息二至着床害,二息一至死非怪;
  
  迟冷数热古今传,难经越度分明载;
  
  热积生风冷生气,用心指下叮咛记;
  
  春弦夏洪秋似毛,冬石依经分节气;
  
  阿阿缓若春杨柳,此是脾家归四季;
  
  在意专心察细微,灵机小解通玄记;
  
  浮芤滑实弦紧洪,名为七表属阳宫;
  
  微沉缓涩迟伏并,濡弱为阴八里同;
  
  长短虚细促动结,代革同归九道中;
  
  更有数牢散三脉,二十七脉名须窍;
  
  血荣气卫定息数,一万三千五百通;
  
  昼夜八百一拾丈,呼吸定息六寸行;
  
  拾二经络周流遍,一十六丈二尺零;
  
  浮风芤血滑多痰,实热弦劳肾痛间;
  
  洪热微寒脐下积,沉因气痛缓皮顽;
  
  番则伤精阴血败,又闻迟冷伏格关;
  
  濡多自汗偏宜老,弱脉精虚骨体竣;
  
  长则气理短则病,细为气乏伐衰然;
  
  促为热结极为积,虚惊动脱血频来;
  
  数则心烦大病进,革为精漏血虚寒;
  
  牢坚衰急心腹痛,散似杨花气乱行;
  
  浮芤其状相反,欲识涩而似微;
  
  按乎弦而若紧,沉伏殊途同归;
  
  洪与实而恍惚,濡与弱如依稀;
  
  滑动体殊不一,革牢按之似疑;
  
  缓此迟之小快,结促指下疾迟;
  
  虚散薄而无力,代则歇如中指,
  
  先辨诸脉之情,后认五行生尅;
  
  便复通於药性,然后可以为医;
  
  既以明其诸脉,须知疾之所有;
  
  寸脉急而头痛,弦为心下之咎;
  
  紧是肚痛之徵,缓即皮顽之候;
  
  数散热居胃口,微弱冷入胸中;
  
  滑主痰多,涩而血少,
  
  胸连肋满,洪滑莫差,
  
  项引背痛,沉紧不诊,
  
  更过关中,浮缓不食,
  
  紧牢痛满,喘急难痊,
  
  弱以数兮,胃之虚热,
  
  弦以滑兮,胃之寒痰;
  
  微涩主下胀满,沉兮膈上吞酸;
  
  弱即宜为虚视,沉乃须作实推;
  
  下肿缘濡,女萎调之在急;
  
  水症困伏,牵牛泻之命安;
  
  尔乃尺中沉绝,定知女经不调;
  
  男人遇此之候,必主小腹难消;
  
  伏脉壳兮不化,微即腹痛无谬;
  
  数缘内热便壅,迟是寒於下焦;
  
  胃冷呕逆涩候,饱胀问痒弦牢;
  
  紧则痛居其腹,沉乃疾在其腰;
  
  濡数浮芤之脉,皆主小腹难消;
  
  细详如此之候,其脉何处能逃;
  
  若问女子何因,胎脉尺中不绝,
  
  太阴洪如女孕,太阳大是男娠;
  
  若遇两手俱洪,而当双产推之;
  
  详察月数断定,各依其部如神;
  
  假会中冲者动,此乃将及九旬;
  
  患者欲知生死,须详脉之动止;
  
  弹石劈劈而又急,解索散散如又聚;
  
  雀啄顿木而又住,屋漏将绝而复起;
  
  蛤游冉冉,而进退难寻;
  
  鱼翔澄澄,而迟疑掉尾;
  
  斧沸之脉涌如膏;一占此脉旦夕死,
  
  嗟呼遇此之候,定不能起;
  
  纵有丸丹,天命而已,
  
  复困沉沉,声音劣劣,
  
  寸关虽无,尺尤不绝,
  
  往来息芍,踝中不歇,
  
  如此之流,何忧殒灭,
  
  经之其载,树无叶,
  
  而有根,人困如斯,
  
  垂死乃当更治。
  
  佛点头脉诀》
  
  编者前言
  
  世之《佛点头脉诀》,尚有两种不同版本,一载于清朝太医院编着的《药性通考》之中,此书分为八卷,前六卷收载中药四百三十五种,卷七、卷八为《集录神效单方》,《佛点头脉诀》附于卷六之末,因其年代久远,校订不详,存在不少错误之处,难免贻误后学。一传为王氏《佛点头脉诀》,传言“该诀诊病快而准,叙述简而赅,王氏当年每日门诊如市,在陕甘一带很有影响。曾被人推荐为元老于右任诊病,药到病除,遂名噪西安。”此《佛点头脉决》余曾手抄一份,转转间不慎失落,欣闻芦溪周老中医有手抄本,余多次登门索求而幸得借阅,方知传抄难免错漏,《佛点头脉诀》版虽有二,其源则一,特将其摘录于后,仓促之间,不能增损订正,成其完璧,也是憾事!望学者吸取精华,去除糟粕。
  
  二零零七年八月于芦溪
  
  佛点头看脉捷法
  
  左手心、肝、肾,心属火,在寸部;肝属木,在关部;肾属水,在尺部。右手肺、脾、命,肺属金,在寸部;脾属土,在关部;命属包络,在尺部。看脉者,俱依高骨为关,将中指先下关部,后下尺寸两部,先轻看天部浮脉,在皮肤之间,得之者曰浮,为天,属阳;不轻不重看人部中脉,在肌肉之间得者,故曰中;后重看地部沉脉,在筋骨之间得者,故曰沉,属阴。一部有三候,浮、中、沉也,浮、中、沉各三息,一部九息,学医者先调匀自己气息,然后看脉。
  
  总脉撮要
  
  一息四至号平和,更加一至大无疴。三迟二败冷危困,六数七极热生多。
  
  八脱九死十归墓,十一十二绝魂去。三至为迟一二败,两息一至死非怪。
  
  寅时一刻肺行气,卯入大肠晨到胃。己居脾土午属心,未居小肠之经内。
  
  申属膀胱酉肾间,戌时行向心胞去。亥在三焦子胆边,丑尽肝分寅转肺。
  
  阿阿缓若春杨柳,此是脾家居四季。在意专心察细微,灵机晓解通玄计。
  
  七表脉赋(属阳)
  
  浮如指下捻葱叶,芤则中空有两头。滑似动珠来往动,实向浮中取刺球。
  
  弦若筝弦时带数,紧向琴弦促轸留。洪主有余来极大,七阳为表定其由。
  
  八里脉赋(属阴)
  
  沉若烂棉寻至骨,微如指下细如丝。涩则如刀刮竹皮,缓小于迟来往慢。
  
  伏潜骨重似来时,迟重若寻来隐隐。濡凑指边还却却,弱按轻棉重步知。
  
  又七表脉赋
  
  浮按不足举有余,芤则中空两畔出。滑脉如珠中有力,实行逼逼与长珠。
  
  弦如指按弓弦状,紧若牢绳转索初。洪举按之皆极大,此为七表不同途。
  
  又八里脉赋
  
  微来自有又似无,沉举都无按有余。迟缓息间三度至,伏须切骨寻相类。
  
  弱软如沉脂下图,涩脉如刀轻刮竹。医家看脉用心察,方明八脉见如途。
  
  九道脉赋
  
  (长短数代四脉属阳,其余皆阴脉也)
  
  迢迢长脉似长竿,短脉指下不及间。虚则举寻皆不足,并居寸数促为宽。
  
  结脉缓时来一指,代来中止不能还。牢时寻无按却有,水中磨石慢慢动。
  
  细细极微如丝线,脉分九道见九般。外有数脉来往运,须明大脉似洪看。
  
  论脉分阴阳
  
  左手属阳,寸部属阳,脉浮属阳,脉来者属阳;
  
  右手属阴,尺部属阴,脉沉属阴,脉去者属阴。
  
  七表脉捷法赋
  
  浮是头眩主中风,芤为失血要流红。滑而吐泻痰食聚,实则心胸烦热攻。
  
  弦为筋急眼劳疾,紧主头胸痛难忍。洪是伤寒多热症,七表之症说有功。
  
  八里脉捷法赋
  
  微脉为寒腹下痛,沉主吞酸冷气侵。迟乃沉寒并固冷,缓则皮顽通身麻。
  
  濡主冷困多虚汗,伏为积滞泻如汤。涩则血滞痛如难,弱主精神枯瘦病。
  
  寸关尺三部浮沉迟数断病赋
  
  《佛点头脉诀》右为西府名医王秀春(1884-1954)所传(佛点头脉诀),概寓意诊病速效和济世活人之功,开始只在师徒和家内传承o现特将该脉诀公诸于世,以供传习o王氏<佛点头脉诀>诊病快准,叙述简而赅'当年他每日门诊如市,在陕甘一带很有影响,曾给国民党元老于右任诊病,药到病除,遂名噪西安o于右任为王秀春题写了<春满杏林>四个大字,刻之于碑石o现仍保存于岐山县冼马庄村王秀春故里o
  
  寸浮头脑腰腿痛,沉细浑身骨节疼,寸浮头脑胸膈痛,  沉紧浑身骨节疼.
  
  女寸俱无月家病,脉大大肠水泄灵。  女寸俱无月间病,   脉大大肠小涩淋.
  
  脾胃无力不进食,肝肺浮知胃膈膨,  脾胃无力不进食,  肝肺浮而胸膈疼.
  
  尺浮无力梦渺茫,尺大水火涩难行。  尺浮无力梦渺漠,  尺大水谷涩难行.
  
  两尺紧数病起倒,六部浮紧腹中膨,
  
  女人两尺沉细紧,半夜腹痛至五更。妇人两尺沉紧细,  半夜肚痛至五更.
  
  人迎脉宏表而痊,气口脉大下而生,人迎肺洪表则愈,  气口脉大下而痊.
  
  大抵迟缓病易痊,心数肾涩是劳症,  肾涩心数致劳病,  此病卢医救不生.
  
  此病良医救不生。六脉俱安肝独少,  搭指迟缓易治中,  急数如何得长生
  
  明年立春必定倾,五行克应论一般,六部俱安肝独小,  明年来春必患疾.
  
  此是神仙通天窍。伤寒六日传一变,五行克应一般同,  有是神仙通天窍.
  
  脉缓症退及瞑眩,但以得病日数之,伤寒六日传一遍,  脉缓疟退及缅弦.
  
  断后有人说先见。右三部小左浮紧,但是得病日数多,  诚然有人说先见.
  
  伤寒之症明如镜,脾中浮紧也同途,左手三部脉有紧,  伤寒之病明如镜.
  
  六部皆实痈毒盛。脾脉同前是伤风,脾中浮紧也同途,六部皆是痈毒盛。
  
  挟食伤风痹症同,肺脉同前真中湿,肺脉同前真中湿,肝脉弦紧疟来侵。
  
  肝如弦紧疟来攻。心脉浮散是伤暑。肝脉同前是伤风,挟食伤寒脾气同。
  
  少年得病诀
  
  少年得病脉紧刚,疾病缠绵也无防。
  
  尺兼虚弱来上部,灵魂失散往前乡。
  
  中年得病诀
  
  中年得病脉沉弦,纵有灾厄寿可延。
  
  三按如灰寒又冷,须数一梦入黄泉。
  
  老年得病决
  
  老年得病脉沉迟,微疾连缠稍可医。
  
  尺兼洪盛兼弦数,梦入南柯不须疑。
  
  孕妇得病诀
  
  六部乍短又乍长,大小不均鬼祸殃,
  
  豁然唇白两尺涩,行经过后无差忒。
  
  肝大肺小妊在身,肺大肝小无妊娠,
  
  眼见火星腰阵痛,产下孩儿一时间。
  
  关前一分人之命,左为人迎,右为气口,神门决断,两在关后,故曰:人迎紧盛则伤于寒,气口紧盛则伤于食,此人迎、气口为内伤外感之变。左为人迎,以候天之六气,风寒暑湿燥热之外感者也,人迎浮盛则伤风,紧盛则伤寒,虚弱则伤暑,沉细则伤湿,虚数则伤热,外感当表散,渗泄则愈。右为气口,以候人之七情,喜怒悲忧思恐惊,内伤之邪,喜则脉浮散,怒则脉缴,忧则脉涩,思则脉急,悲则脉紧,恐则脉沉,惊则脉动,皆属内因,看何部相应,即知何脏、何经受病,当温顺以消平。凡虚脉弦而数者多热,当汗之;弦而迟者多寒,宜温之;弦而虚细者宜补之;实大者宜吐之;弦而短者多痰,宜化之;弦而紧实者,宜下之。凡虚脉迟缓者,病自愈。
  
  [推荐]脉学金口诀
  
  脉学金口诀,我摘录于光明中医杂志1987年第三期(见42页),原箸是吉林省已故老中医李治民,(由李维贤,李维学整理)李老享年86岁,行医61载,此为其课徒之作,体例仿《捣练子》词牌格调,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
  
  学习中医的人,刚开始接触的脉学书籍,一般都是以《濒湖脉学》为主,我也如此。后来我在光明中医杂志上见到这篇脉学金口诀,感到很是新颖。因原杂志是函授学院内部杂志,可能有很多人没有见过,我不愿自秘,抄录于此,供大家学习。
  
  我这里抄录的不是原来的次序,为使有的词句更加顺口,故有所润改。同时对文章末尾的介绍部份也有所删节,没有征得原作者的同意就擅自发表于此,希望能谅解。以下是正文:
  
  发明脉,是先贤,去芜存精几度研,纲举目张明如镜,此篇执简可御繁。
  
  切脉法,有真传,二十八脉不一般,浮沉迟数四纲脉,各脉分属要精研。
  
  有些脉,浮沉兼,浮统五脉(濡、革、洪、微、散)要明勘,沉含四脉(伏、细、牢、弱)重方得,浮中沉里四脉焉。(虚、实、芤、长)(郭按:焉字在这里是其中的意思)
  
  浮脉:浮轻取,重按无,浮如木在水中浮,浮而有力多风热,浮而无力是血虚。
  
  沉脉:沉重按,脉才显,如石投水必下潜,沉而有力为冷痛,沉而无力是虚寒。
  
  迟脉:迟脉来,一息三,脉来极慢记心间,迟司脏病或多寒,虚实之间仔细研。
  
  数脉:数脉来,息六至,脉来快速用心记,浮沉虚实须分别,君相之火不同治。
  
  虚脉:虚脉形,皆无力,浮大而软无根砥,脉虚身热为中署,气虚正亏身无力。
  
  实脉:实脉形,大而长,三候充实力最强,新病见实邪气盛,久病见之病主殃。
  
  滑脉:滑脉状,颇费猜,如盘走珠应指来,宿食痰热胸中满,女脉调时应有胎。
  
  涩脉:涩脉状,刮竹形,细迟短滞似欲停,血少津枯气血痹,女人非孕即无经。
  
  洪脉:洪满指,似波澜,来时虽盛去悠然,洪主病进邪气盛,胀满胃反治颇难。
  
  微脉:微如丝,按若无,欲绝非绝微脉呼,五劳六极诸虚病,猝病有生久难图。
  
  紧脉:紧如索,是脉形,拘急弹指切如绳,寒伤内外病主痛,浮沉表里要分明。
  
  缓脉:缓四至,是脉形,从容和缓号为平,或因脾虚风湿病,是病非病仔细评。
  
  濡脉:濡脉形,浮柔细,水面浮棉弱无力,产后病中见犹可,平人无根须忧虑。
  
  弱脉:弱脉形,沉柔细,如棉在水力不济,阳气衰微精血虚,老人犹可少壮忌。
  
  长脉:长迢迢,过本位,指下按之柔为贵,长主心肾根本壮,长大急硬火之罪。
  
  短脉:短缩缩,喻如龟,藏头缩尾脉中推,短主诸病皆难治,盖因真元气多亏。
  
  芤脉:芤脉形,中间空,芤脉按之软如葱,火犯阳经血上溢,热伤阴络下流红。
  
  弦脉:弦脉形,脉挺然,弦脉端直似琴弦,弦应肝胆痰饮痛,大小单双分轻重。
  
  散脉:散脉候,浮而乱,中候渐无按不见,产为生兆胎为堕,久病逢之魂欲断。
  
  细脉:细脉候,细如线,沉取极细终不断,忧劳过度气血亏,湿邪郁结也常见。
  
  伏脉:伏脉状,仔细求,下指推筋着骨头,气郁寒凝食内结,欲吐不吐邪闭由。
  
  动脉:动脉跳,数在关,无头无尾豆形园,动脉主病痛与惊,少阴动甚妊子焉。
  
  革脉:革浮取,脉绷急,革脉形如按鼓皮,女人半产并崩漏,男子营亏或梦遗。
  
  牢脉:牢沉取,脉坚强,牢形实大合弦长,积聚内结寒疝痛,奔豚痃癖气为殃。
  
  促脉:促脉数,时一止,如马急行偶失蹄,炎炎火盛亡津液,喘嗽狂斑毒最急。
  
  结脉:结脉缓,时一止,结脉形状记心里,疝瘕郁结寒气盛,情志不遂也致之。
  
  代脉:代脉止,不即还,良久方来是真传,久病见代病难治,孕者生兮痫者安。
  
  疾脉:疾脉来,躁而急,脉来一息七八至,亢阳无制真阴竭,喘促声嘶病危矣。
中医诊脉入式歌决 关前关后定阴阳,察脉根源应不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