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民谚

  民谚即民间熟语,小时候在故乡,人们总是在闲聊时,不经意间一串民谚就随口而出,似乎不需要任何加工和思忖就水到渠成,与即时即景所要表达的意思,黏合得天衣无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民谚极具地方特色,符合当地劳动人民的风俗习惯、饮食习惯和人文天象,涵盖了耕种收获、婚丧嫁娶以及为人处世的准则。
  民谚是母亲口中做人的道理
河南民间的民谚俗语,涵盖了婚丧嫁娶以及为人处世的准则
  上世纪饥馑年代,为了活命,很多人学会了“偷”,见到能充饥的东西就拿回家。一次,我哥哥去城里买盐,回来时见路边不知谁家开的荒地里,南瓜叶子下有个南瓜,就顺手牵羊拿回家,到家后却发现把盐袋掉了。

  母亲知道后,生气地说:“人怕坏心,树怕坏根,人坏了良心要遭报应的!你瞧瞧,多灵验!儿啊,咱人穷志不能短,学啥也不能学偷!你赶紧把南瓜给人家送回去!”哥哥苦笑一声:“娘,就你认死理,这天已经黑了,又没人瞧见,甭往回送了吧?”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不为,小冲儿(麻雀)飞过去还要留个影儿嘞!”母亲生气地转回屋里,拿了个手电灯递给哥哥:“盐袋丢了还能找回来,人要是丢了良心可就没地儿寻了。这个老南瓜从哪儿摘的,还送回那儿,原样盖好,别让其他人发现了再偷去,说不定这家人指望它度过难关呢。”

  哥哥虽不情愿,还是按照母亲说的去做了。他出村不远就找回了丢失的盐袋,又走了三四里地,才把老南瓜原样放回去。时隔半个多世纪,我经常想起母亲那语重心长的话,那些朴实的乡村俚语,饱含着许多做人的道理。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有些人一根筋,任凭你把舌头磨破,把牙齿再磨上半截,他还是认死理,像一盆糊涂浆子,“有饭端给饥人,有话说给知人”,说的就是对于这样的糊涂人,就别给他白费口舌。

  两口子生气了,或者婆媳拌嘴了,常有邻居这样相劝:“人常说,谁家勺子不碰锅沿儿,谁家灶火不冒烟儿,成人家过时光,谁能没个一言半语?磕磕碰碰纯属正常,不必计较。”

  “都是一块地的虫儿,别乱咬。”“活人不能让尿憋死”,“不能吊死在一棵树上,”“送人送到家,帮人帮到底”“露头的椽子先烂”等。

  这些民谚感觉像蒸熟的薄皮红薯,笼盖一揭,味儿喷哆哆的,筷子一插就到底儿,一点儿也不夹生。若要用一个词儿形容,却又很难表达,就是既通透,味道又很浓的那种。

  不说几句民谚,你也好意思逗小孩?

  “小煤火,炖上锅,皮渣肉菜枣花馍。”

  “腊月集了,新年来了,闺女要花,小子要炮,老婆婆要的是花生核桃。”

  “滴滴金儿,小炮儿,蝎子光蛰小闺女儿。”

  这些民俗谚语几个短语就是一幅瑰丽的画图。忽闪闪的大碗皮渣肉菜,头白面的枣花馍馍,在过去的饥馑年代,一想口水就丰润起来。过年的花呀炮呀,花生核桃,再配上滴着小火花的滴滴金儿,想一想就醉几分,孩子们哪个不是掰着指头数日子?

  等待新年心情该是多么急迫呀!可是为啥“蝎子光蛰小闺女儿”?这与过年的场面多不和谐呀!在故乡,大人逗小孩子玩,不把孩子逗哭不罢休。

  你想,小女孩儿听了“蝎子光蛰小闺女儿”后,会咋想?人家拿着滴滴金儿小炮儿玩,可是那褐色的大肚蝎子专门蛰小闺女儿,咋能不害怕呢?于是颦眉,撇唇,那欲哭非哭的样子是否很逗趣儿?

  在乡下,逗小孩,也是社会和谐的表现形式,如果谁家孩子没人逗,说明他家人缘不好,四邻不和。小孩子光着屁股满街跑,大人嘴边的话:“来,拿小刀儿,把他的小鸡儿割了!”说着,就装出找刀子的架势,小孩子急忙夹紧腿,俩手捂着小鸡儿,哇的一声哭出来,其他人一阵哄笑。

  孩子不听话时,大人会用“吓唬”当刹手闸,一说“黑老猫了——”,孩子就乖乖儿的。黑老猫啥样儿?谁也没见过,反正一提起黑老猫小孩子都害怕。

  有的孩子一瞧别人嘴动,自己嘴里就伸出巴掌,以为人家吃的好东西,眼儿巴眼儿看的,大人说:“吃嘴精,打烧饼,打不动,可街(满街)蹦,一蹦蹦到老婆儿家吃nie(人家)一口嗝眼妈(没奶水,瘪了的奶)。”听到这话,孩子立马就把舌头缩回来,绷紧双唇,表示自己不是吃嘴的孩子。

  民间谚语把婴儿发育阶段归纳为“二抬三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不过一般家长十分重视抬头、会坐和走步,忽视爬和滚,有的婴儿,爬不好或没怎么爬就会走路了。如今优生优育,婴儿也跟着社会的快节奏发育,学啥都比以前的孩子早。

  在养育方面,有“娇生惯养,不出好儿郎。”“小孩不能惯,惯了一定乱”等民谚。如今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小孩子转,任由孩子霸气霸道,这些老话作家长的是应该学学了。

  断茬儿的不只是民谚,而是民风和家风

  我村有个不孝儿子不赡养他父亲,他的儿子长大结婚后怕老婆,也不孝顺他,有人说“房檐滴水点点照”;也有人说:“麻尾翘,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

  邻村有个六亲不认的“三只手”,只要让他碰着了,不管多亲多厚,他都顺手牵羊,使亲戚邻居防不胜防。他儿子上了学,常被同学告发偷铅笔橡皮之类的小东西,有人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啥爹啥孩子,啥蒜抽的啥薹子”。这些民谚,寥寥几字就把事物的本质揭示得透彻明了。

  故乡的气象谚语最多。突然刮起一阵大风,下了几滴雨,转眼天晴了,人们纷纷从避雨处走出来:“不下了啊。”“可呗吧,早看东南迟看西北。东南亮堂堂的,知道下不大。”“忽雷大雨点稀。”

  还有“饭食(吃早饭时)雨儿,下到底儿(下一整天)”;“东绛(彩虹)忽雷西绛雨,南绛出来刀子雨,北绛出来卖儿女”,“头伏有雨二伏旱,三伏有雨吃饱饭”,“南风倒北风,不下也可星(零星小雨)”……这都是劳动人民上千年生活经验的积累,虽然和如今的气象预报一样,不是十分精确,但对农耕时代人们的耕作生活,都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春捂秋冻,到老没病”,好多民谚似乎就压在老农舌根,一旦派上了用场,张嘴就蹦出来。

  但是,在社会的进程中,随着普通话的普及和气象信息的畅通,如今除了六十年代以前的老人,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还能说上几段,八零后就基本上断茬儿了。

  “老人不讲古,后人会失谱”,这茬儿断的不仅仅是几句口口相传的民谚,而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民风、家风及做人底线的传承。
河南民间的民谚俗语,涵盖了婚丧嫁娶以及为人处世的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