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道养生
谁不爱惜自己的身体,谁不希望有百年之寿,然而,现代人处于工作的压力和生活的困扰中,常常身心不调,求医治病也只能治愈一时,若是平时不注重调理身心,旧病和新病仍旧会困扰着我们。很多人开始自求于己,于日常生活中调养身心,防患于未然。而除了医疗之外,越来越多的人想要寻求更加自然的养生方式,如运动、食疗,等等。
然而,身心一体,只调养身体还是不够,心病往往比身体上的疾病更折磨人,抑郁症等心理疾病已经成为流行甚广的疾病,被称为精神癌症。新闻上常常出现因抑郁而自杀的案例,让人为之扼腕叹息。又有很多年轻男女,因感情受挫,或事业不顺,报复社会或伤害他人,铸就了很多人间悲剧,也为亲人和无辜的人带去了无尽痛苦。有情众生,因为有情,就不免为情所困,许多人为摆脱苦恼和困境就开始求助于佛学。
有人问一位修行人,学佛之前和学佛之后你有什么变化?修行人答道:“学佛之前,我砍柴、喂马、烧饭,学佛之后,我还是砍柴、喂马、烧饭。”这话让人迷惑,问询者就继续问:“那学佛不学佛有什么区别呢?”修行人答道:“学佛之前,我砍柴时想着喂马,喂马时想着烧饭,烧饭时想着砍柴;学佛之后,砍柴就是砍柴,喂马就是喂马,烧饭就是烧饭。”由此可见,佛法让人内心清净,能够驱除杂念。
除此之外,佛家还提倡自然,饮食观也崇尚与自然规律相符,简单、素净,只吃应季蔬菜和水果,绝不食荤,食不过量,不暴饮暴食,这样的饮食习惯能够净肠胃,对一些学佛前饮食不规律的人来说,长时间坚持,身体自然能够有好转。
佛家也注重以养心来养身。忧愁苦恼令人病,令人老,有一定佛学修养的人是能够控制七情六欲的,随缘而不攀缘,也就不会产生过于强烈的喜怒哀乐。过于强烈的情绪都是会影响身体器官的,气血不调,会引发五脏受损,从而患上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
怒伤肝。盛怒之下人的血液会加快凝结,心跳也会过速,对于心血管系统是很大的负担,因此时常发怒的人易患冠心病和肝脏疾病。从中医的角度来说,怒气会引起肝气上逆,有损肝血,有的人甚至会吐血或昏厥。
喜伤心。适度的喜悦固然能令精神放松,但是突如其来的大喜过望也有可能引起疾病,比如因为太高兴了而大笑不止,或是兴奋到整夜失眠,都会使心跳加速,影响精神,甚至晕倒。范进中举就是大家熟知的因为大喜而致短暂的精神失常的例子,因此喜悦也不能过度啊。
思伤脾。对一件事思前想后、焦虑不安或是过于思念某人就会心神不宁,往往就会茶饭不香,没有胃口,这就是脾脏受到了损害的征兆。脾脏是负责输送和消化的器官之一,脾如果不能正常运转,就不能很好地吸收食物养料,人就不健康。
忧伤肺。《红楼梦》中黛玉因为听说了宝玉要另娶他人之后忧伤咳血而死,这就是过度忧伤而导致的肺脏受损。人在忧郁时会感觉到胸闷、长吁短叹、呼气不畅或是鼻塞,这是肺部气机不利的表现,又因为肺主皮毛,所以忧郁时还会引起某些皮肤病,产生如生疮、长痘等症状。
恐伤肾。当人受到突如其来的惊吓时,甚至会大小便失禁,这种反应就是因恐惧而导致的肾气不固所造成的。肾主藏精,如果人总是生活在担惊受怕中,肾受到损害,就会影响生殖系统的健康。
中医注重情志养生,而佛家的超脱恰恰是让人静心的最好的养生方法。学佛的人需要六根清净,减少情绪波动,保持平和的心态,也就不会生出这些因情绪化而导致的各种脏器病症,达到身心清净。
佛家主张“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就是有表象的物质,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摸到的都是实在的东西,这些就是色相,但无论什么具象的东西,它的本质都是空的。所以一切现象都是虚幻的,那也就不必对七情太过在意。如果你痛到肠断也能忍耐,苦比黄连也能咽得下,烦到焦头烂额也能心平气和,难到绝望也能解脱,委屈到想哭也能忍住,愤怒到怒火冲天也能平息,愤恨到咬牙切齿也能让它消散,心急如焚也能淡定如水,大喜过望也能沉得住气,伤人的话到嘴边也能停得下来,飞来之财到眼前也能看淡,情到深处也能脱得开,那你就真正能做到不为人生的各种苦所困,修养到这种程度,也就达到身心调顺了。
同时,佛家也注重饮食与禅定等养生方式。佛家对于现代人的心理问题也有异于西方的独特的调养方式,佛教教人清心寡欲,修习“戒、定、慧”,摆脱“贪、嗔、痴”三毒对人心理的伤害,从根本上清除心理的毒瘤,从而达到身心一统。
人身难得,应加倍珍惜
佛家没有道家那么注重生命的延续,但是佛家提倡珍惜生命,所谓“生死事大,无常迅速”,人不知道生从何来,死往哪去,但是却可以在生时用心体验生命,延续这个美好而珍贵的过程,因为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就会结束。“孤坟常埋少年人”,有很多人刚出生就得病去世,也有人在生命最璀璨的青年时代就遇事故而死,这些人也许也有远大的抱负,可是已经来不及施展,让人扼腕叹息。天妒英才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唐代诗人王勃、李贺未及而立之年就逝世了,清代著名词人纳兰容若,诗人徐志摩,功夫巨星李小龙,等等。佛家是说人有六道轮回的,可是下一轮回是否存在,转世为何物,都不得而知,我们能做的就是此生修福,期盼能尽量延长生命,在生命结束后,也能将福德带入下一世。
佛家第一戒就是戒杀生,自杀也是犯了杀戒,虽然那是自己的身体,但佛家认为万物有灵,一切众生、一切有情都具有真如本心,即佛性,而一切有情众生的真如佛性住五蕴中,若破坏众生的五蕴身体就是杀生。自杀破坏了自己的五蕴身,当然是杀生。自杀者往往是因为精神或身体上遭受极大的痛苦而想要解脱,但是从佛家的观点来看,自杀者是有罪的,而且这个罪会延续几世,是很大的罪。人身源自父母,而成长又要经过社会众人的帮扶,所以人不该只为自己而活,而要回报和给予,完成来到这个世界的使命。对于想要自杀的人,作为心怀慈悲的各位善知识,应该善加劝导,极力挽回他人的生命,救人一命是极大的功德。世界各地目前就有许多人以劝导有自杀念头的人为己任,在南京燕子矶的悬崖边上,有一块教育家陶行知立下的碑石,上书“想一想死不得”,为什么立这块碑呢?因为燕子矶曾是一个“自杀胜地”,许多人选择在那里结束生命,陶行知先生在附近开设了一所师范学校,因听闻有自己的学生在悬崖边自杀身亡,甚为心痛,于是写下了这几个字立在悬崖边上以劝慰自杀者。据报道还有一位善良的老人,常年潜伏在自杀QQ群中,听到谁想要自杀就用自身坎坷的经历激励对方,成功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这样的人就是怀着佛家的慈悲精神来对待生命的,不但珍惜自己的生命,也同样珍惜别人的生命。
现代人很注重养生延年,也在不断寻求着最佳的途径。有的人拿自己做神农,尝遍百草,只为找到补身良药,另外还有中医、西医的各种调养方式,各家自成一统。也有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佛教对人的身心健康的裨益,开始潜心修行,以求由内而外地解决问题。修习佛法的人若是修习到了一个较高的层次,就能够有平和的心态,慈悲的胸怀,心无杂念的话,至少不会犯由心急气躁引起的疾病,如心脏病等,所以珍惜自己应从学佛开始。
佛门弟子大多高寿,在饮食方面,佛家提倡的素食、少食都是减轻身体负担的饮食方法,佛家的禅定、诵经和独有的养生功法又能内调外养,因此修佛的人都能够筋骨强健,内心安宁,自然也就能健康长寿。
若按照佛家的饮食和修行法来做,一般都能够有较好的精气神和较长的寿命,但有的人为什么就短寿呢?佛家的医典《佛说佛医经》把人不到寿而死的原因归纳为九个:①不应饭为饭;②不量食;③不习食;④不出食;⑤止熟;⑥不持戒;⑦近恶知识;⑧入里不时,不如法行;⑨可避不避。其中,“不应饭为饭”(刚吃完饭又吃),“不量食”(食无节制),“不习食”(吃饭不定时),“不出食”(未消化又吃)四条都是说饮食没有规律,要不就是不定时,要不就是不定量,这样会扰乱身体消化系统本来的秩序,导致肥胖或肠胃功能紊乱等病症。
佛家讲究过午不食,吃的食物也都是很简单朴素的素食,因此现在人为了减肥或是治病,都采用佛家的饮食方法,几个月之内便可看到明显效果,身体变得轻快了,皮肤也变得干净了,一些因肥胖而导致的病症如糖尿病、高血脂等也都减轻了。
“止熟”,是说忍大小便,这当然是给身体的肾脏系统造成了压力。人有三急嘛,一来就要马上去排掉。
其余几条是教导人要端正行为的。“不持戒”就是犯戒,不论是酒戒、色戒还是杀戒,都会带来不良的结果;“近恶知识”就是与不三不四的人亲近,受到不好的影响;“入里不时,不如法行”,去到别人家里但不规矩,动了贪心妄念,闻见不宜视听的事情不避讳等;“可避不避”就是对于可以避免的不必要的伤害不去积极加以避免,比如出门见到打架斗殴等祸事或是猛兽、恶人却不躲避,以致遭殃,这跟儒家说的“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和“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是一个道理。
对于以上致害的“九因缘”,前四条可导致身体内部生病,后五条可导致外伤,都是应该避免的,从预防角度着眼,能避则避,身体排除了内忧外患,必能长寿。
佛家惜身养生应避九因缘
佛门弟子大多高寿,在饮食方面,佛家提倡的素食、少食都是减轻身体负担的饮食方法,佛家的禅定、诵经和独有的养生功法又能内调外养,因此修佛的人都能够筋骨强健,内心安宁,自然也就能健康长寿。
若按照佛家的饮食和修行法来做,一般都能够有较好的精气神和较长的寿命,但有的人为什么就短寿呢?佛家的医典《佛说佛医经》把人不到寿而死的原因归纳为九个:①不应饭为饭;②不量食;③不习食;④不出食;⑤止熟;⑥不持戒;⑦近恶知识;⑧入里不时,不如法行;⑨可避不避。其中,“不应饭为饭”(刚吃完饭又吃),“不量食”(食无节制),“不习食”(吃饭不定时),“不出食”(未消化又吃)四条都是说饮食没有规律,要不就是不定时,要不就是不定量,这样会扰乱身体消化系统本来的秩序,导致肥胖或肠胃功能紊乱等病症。
佛家讲究过午不食,吃的食物也都是很简单朴素的素食,因此现在人为了减肥或是治病,都采用佛家的饮食方法,几个月之内便可看到明显效果,身体变得轻快了,皮肤也变得干净了,一些因肥胖而导致的病症如糖尿病、高血脂等也都减轻了。
“止熟”,是说忍大小便,这当然是给身体的肾脏系统造成了压力。人有三急嘛,一来就要马上去排掉。
其余几条是教导人要端正行为的。“不持戒”就是犯戒,不论是酒戒、色戒还是杀戒,都会带来不良的结果;“近恶知识”就是与不三不四的人亲近,受到不好的影响;“入里不时,不如法行”,去到别人家里但不规矩,动了贪心妄念,闻见不宜视听的事情不避讳等;“可避不避”就是对于可以避免的不必要的伤害不去积极加以避免,比如出门见到打架斗殴等祸事或是猛兽、恶人却不躲避,以致遭殃,这跟儒家说的“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和“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是一个道理。
对于以上致害的“九因缘”,前四条可导致身体内部生病,后五条可导致外伤,都是应该避免的,从预防角度着眼,能避则避,身体排除了内忧外患,必能长寿。
以佛法治愈人的心理问题
说到对心灵健康的治疗,佛法远远早于西方的心理学,佛法以它特有的方法,调适人的心理,帮助解决了人生诸烦恼,被称为心的智慧。
孙中山曾说,佛学乃哲学之母,可补科学之偏,弥补法律的不足。法律只能制裁已经以身试法的人,佛学却能防患于未然,教化人的心灵,使人诸恶莫作,积极向善。佛教善于分析人的烦恼产生的根源,使人从根本上意识到自己行为的动机。比如人生八苦,比如贪嗔痴三毒,都让人看清活在世上到底是什么在困扰着自己的内心,从而对症治疗。
修习佛学的人,内心是祥和的,即使有烦恼,也能够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表现在脸上,就能让整个人呈现出宁静祥和之态。修习佛学也会让人内心强大起来,仿佛有了最强有力的靠山,那个靠山就是佛,心不静的时候,念诵佛号或佛经,能让人逐渐平静下来,常常诵读佛经,内心的力量逐渐积累,就会比其他人更为坚强。有人说,我即使不修习佛学,我也是善良的,但是普通人的善良往往只针对自己关心的人,或是自己的小圈子,而佛教的慈悲,是对世上众生的慈悲,是大善,这个差别就很大。只针对一小拨人做好事,当然也会有福报,但是那个福报也是有限的,如果能将芸芸众生都看成自己的至亲好友,都善待他们,这个福报将会是很大的。长期积累下来的福报就会体现在你的事业、家庭、交际圈中,那自然做什么也都会顺风顺水,那时人的烦恼就自然会减少许多,还会有抑郁症等心病吗?
可能每日的生活琐事让大家很少有时间去关注内心,去发掘自己的觉知力,事实上,每个人都有成佛的潜力。什么是佛呢?上面也说了,众生都是佛,只是有的人悟了,有的人还没悟而已。采用正确有效的修行方法,就能让人更快摸到修行的法门。
佛家的心理治疗的具体做法有很多,姑且举以下三种为例。
1.诵念佛号。诵念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等佛号,能帮助我们觉悟自心、引出内心的佛性,开启智慧,达到极乐世界的彼岸。
2.静虑。经常静坐冥想能减轻生活的压力,缓解精神紧张。冥想是把念头集中在一个物体上,通过向内的探索激发出人蕴含的心灵潜力,释迦牟尼就是在静坐冥想中成佛的。冥想能够提升人的幸福感,科学家也认为,冥想有望用于治疗创伤后精神失调,这种病的病症包括产生一些极端的想法、情绪麻木以及过度警觉等。
冥想最好选择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来进行,这样能很快放松精神,清空头脑,进入冥想状态。冥想之前可以先深呼吸,然后让呼吸保持平稳。进行冥想时心神如果有些游离,也没关系,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心神就会安定集中,之后把心念集中于一点。开始练习可以时间短一些,次数少一些,慢慢增加次数和每次冥想的时间,练久了就会见到心理调节的效果。
3.数息观。数息观的修法即观呼吸的出与入,然后很专心地看着呼吸的出入,这种静静数着自己呼吸的修行方法能让人在焦虑中平静下来,调节情绪。初学数息观时,杂念多的人最好是在心里从一数到十,呼一口气的时候数一,呼第二口气时数二……从一到十能够数五圈而不乱,就是心比较静,杂念较少了。当心已经很静时,甚至能很明显地察觉到自己的呼吸的长短、强弱、冷热的变化,这时你的数息观就是修到一定程度了。除以上这些调适心理的方法,佛家还有许多修行妙法,都需要循序渐进来修行,当你决定潜心修习之时,也就为自己找了一条通向快乐的通道了。
作者简介
张其成,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中易国学院院长,国际易学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首位《黄帝内经》博士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工作咨询专家、中医药文化建设与科学普及专家委员会委员。张其成教授作为新安名医“张一帖”第十五代传人,我国首届国医大师李济仁之长子,幼承家训,先后师从钱超尘先生、朱伯崑先生、王洪图先生,汇集文哲医三家精髓于一身,将国学国医融会贯通。张其成教授主编了中国第一部《易学大辞典》、《易经应用大百科》,首创“易道主干”说,以“易”融汇儒释道医,首创周易心智管理模式,被誉为“国学修心第一人”。(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