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在网上提问有关于求功名的问题,易德轩小编针对这个问题为你提供相关的问题解答,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国古人对神仙的诉求是多样的,体现了很强的功利性。简而言之就是“你给我好处,我就信你”。所以导致了那些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民间神只在百姓中间流传。一些香火非常旺盛的就慢慢被吸纳到道教的神仙体系中。

  最出名的恐怕就是财神了,每个人都有暴富的想法,所以财神的香火一直很旺盛。还有一些神仙的香火仅次于财神,那就是掌管人间功名利禄的文运之神:文昌帝君、禄神和魁星。

  有趣的是古代儒家奉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实用主义,所以对待神仙的态度都是打压的,往往是禁止读书人去拜神的,但是拦不住读书人的父母、妻子的愿望,所以文运之神的香火也是很旺盛的。

  一、文昌帝君——掌管功名利禄的主神

  文昌帝君,通常被人认为是掌管功名利禄的主神。这位神只是一位“合成神”。并不是道教创立的,而是道教吸纳了民间神只组合而成的神灵。

  文昌帝君一般认为是由民间的“梓潼神”和道教的“文昌六星神”组合而成。

  其中“梓潼神”就是民间纪念晋朝的张亚子而形成的,张亚子的来源也很复杂,有的说张亚子本名是张恶子,是一个孝子,因为在晋朝做官后来不幸战死;有的说是蜀人张育与亚子两位人物合并而成;总之在蜀地梓潼七曲山有这么一位民间神只的庙宇,最初被人当作雷神参拜。

  后来,唐朝“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逃往蜀地,路过梓潼七曲山,曾梦见梓潼神显灵,并预测唐玄宗要做太上皇,唐玄宗就封了“梓潼神”为左丞相。传说梓潼神还显灵帮助了唐朝军队平息叛乱。到了唐朝末年,唐僖宗避黄巢起义到蜀地,经过七曲山,也亲自祭祀梓潼神,追封张亚子为济顺王。经过唐朝皇帝的推崇,张亚子的地位猛增。

  道教于是顺势而为,把自己道教的文昌星神,与张亚子合二为一,被尊为主管功名利禄之神。因为文昌,本就是星官名,不是一颗星,而是共六星组成形如半月,位于北斗七星之前,古代星相家把文昌六星解释为主大贵的吉星,道教称之为“文星”。

  文昌帝君之名从宋朝开始确定,元朝正式确定,全名“辅文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简称“文昌帝君”。有趣的是文昌帝君神像两侧,常有两个童子“天聋”、“地哑”两个残疾人。据《历代神仙通鉴》卷十一解释称:文昌帝君用两个残疾人当童子,就是为了防止童子泄露天机,防止向凡人考生作弊,因为两人“知者不能言,言者不能知”。体现出了科举考试的公平公正。

读书人求功名:文昌君、魁星-谁是古代掌管功名利禄之神

读书人求功名:文昌君、魁星-谁是古代掌管功名利禄之神

  二、文曲星——常和“文昌帝君”搞混的星君

  我们民间常把“文昌帝君”称为“文曲星”,其实是不对的。文昌帝君前面已经讲过,是北斗七星上面的六颗星组合。而“文曲星”在道教和星学上指的是北斗七星的第四颗星“天权”。

  所以道教中文曲星君和文昌帝君是不同的两个神仙,而文曲星君掌管的是天下文运,所以通常很多文章写得好、才气很高的着名官员被认为是文曲星下凡,比如熟悉的范仲淹、包拯、文天祥等。拜文曲星往往不是求功名利禄,而是增加自己的才学。

  与文曲星对应的就是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颗星“武曲星”,星学上称之为“开阳”,掌管着天下武运,历史上着名的将军被认为是武曲星转世,比如包拯同时期的宋朝大将“狄青”。

  三、禄神——带来高官厚禄的吉祥神

  我们通常说“福禄寿三星报喜”,这三位是中国人民非常喜欢的组合神,寄托了无数人的追求和向往。

  其中禄神就是被认为能给人民带来高官厚禄的吉祥神,因为古代人们认为高官自然可以带来厚禄,“学而优则仕”。而传说禄神的来历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天上禄星,一个是送子张仙。

  之前讲过文昌包含了六颗星,文昌六颗星的最后一颗星叫“司禄”,就是我们讲的禄星,可以这么理解,文昌帝君主是管功名利禄的主神,而祂手下有六个手下,其中第六个手下就是“禄星”,主要职责就是“司禄”。

  禄星第二个原型是送子张仙,本来是民间信奉的祈子之神,是五代时期青城山的一个仙人,叫张远霄。送子张仙如此出名,是因为相传北宋时期,在蜀地的大文学家苏洵梦见张仙手拿两颗弹丸,心想是得子之兆,于是求来张仙画像供奉,后来得了苏轼、苏辙二子。父子三人都是千古文豪,并称“三苏”。因为三人后来都是高官,所以张仙送子也包含了名禄的功能。后来宋仁宗也梦见张仙射天狗而送子,于是张仙的名声就更大了。

  所以传统年画的“三星报喜”中,禄神有时会怀抱一个小孩子,就是禄星融合了送子张仙的形象。

  四、魁星——独占鳌头的星神

  魁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主宰文章兴衰的神,最初叫“奎星”,是一个星团,又叫“奎宿”,包含了16颗星,就是古代二十八星宿中的奎宿,也是西方白虎七宿中的第一宿。因为“魁”字与“奎”相同,而“魁”又是第一、为首的意思,所以逐渐代替了“奎”,叫做“魁星”了。

  魁星被古人牵强附会为主管文运之神,在东汉时期就有了“奎主文章”的信仰,常以“奎”来称文章、文运。后来“魁”与“奎”同音,后来的科举考试第一名称之为“状元”,又称“魁甲”,乡试的第一名称为“解元”,又称“魁解”。

  通俗来讲,魁星是在读书人中间流行,被读书人崇拜。甚至古人也玩“谐音梗”,把“魁”字拆解成“鬼”、“斗”,就是“鬼”抢“斗”:就是把魁星的16颗星形象化为一个赤发蓝面之鬼,立于鳌头之上,一脚向后翘起如大弯钩,一手捧斗,另一首执笔,意思是“魁星点斗,独占鳌头”。只能说古代的读书人真会玩文字游戏。

  魁星就是读书人自己造出来的一个神只。读书人对这青面獠牙、一身鬼气的魁星如此崇拜,也体现了古代人们对功能神的崇拜就是为了满足精神和心理上的需求,特别是掌握文化的读书人,自己都能造一个神出来。

  五、结束语——功能神就是心理的安慰

  一句话总结掌管人间功名利禄的四位神:

  文昌帝君是目前道教和民间公认的掌管功名利禄的主神,常被人们错误称为“文曲星”。

  而真正的文曲星只是掌管天下文运,往往只是形容很有文采的高官,拜文曲星的目的是增加自己的“才气”。

  禄神是文昌帝君的六个手下之一,专门管“禄”的神仙,通常以“福寿禄”三星组合出现,还兼职送子功能。

  魁星是读书人自己造的神只,所以往往只在读书人中间流行,形象更像是一个恶鬼的形象。

  有人甚至把这几位神只组合到一张神像中参拜。

  当然拜求神仙只是心理的安慰,真正的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

  明末着名忠臣陈士奇督学四川时,发现很多考生都抢着买泥塑的“小魁星”,于是把考生叫过来,出了一个对联:

  卖魁星,买魁星,亏心不买,亏心不卖!

  众考生面面相觑,无人能对出来。第二天,陈士奇又把他们召集起来,给了一个下联:

  真胭脂,假胭脂,焉知是假,焉知是真!

  众考生很是惭愧。

  确实只要自己努力学习,掌握知识,何须求神拜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