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通

东汉班固所著《白虎通》第41—44卷

  《白虎通》

  (汉班固)

  第四十一卷绋冕

  绋者、何谓也?绋者、蔽也,行以蔽前,绋蔽者小有事。因以别尊卑、彰有德也。天子朱绋,诸侯赤绋。《诗》云:「朱绋斯皇,室家君王。」又〔云〕:「赤绋金舄,会同有绎。」又云:「赤绋在股。」皆谓诸侯也。《书》曰:「黼黻衣黄朱绋。」亦谓诸侯也。并见衣服之制,故远别之谓黄朱亦赤矣。大夫?衡,别于君矣。天子大夫赤绂?衡,士韐。朱赤者、或盛色也。是以圣人涂法之用为绋服,为百王不易也。绋以韦为之者,反古不忘本也。上广一尺,下广二尺,〔法〕天一地二也。长三尺,法天、地、人也。

  所以有〔冠者何〕?冠者、也,所以持其发也。人怀五常,莫不贵德,示成礼有修饰〔文章〕,〔故制冠以饰〕首,别成人也。《士冠经》曰:「冠而字之,敬其名也。」《论语》曰:「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礼所以十九见正(者)而冠〔者〕何?渐三十之人耳。男子阳也,成于阴,故二十而冠。《曲礼》曰:「二十弱、冠。」言见正何?以知不谓正月也。以《礼?士冠经》曰:「夏葛屦。」「冬皮屦。」明非岁之正月也。

  皮弁者、何谓也?所以法古至质,冠〔之〕名也。弁之〔为〕言(樊)〔攀〕也,所以(樊)〔攀〕持其发也。上古之时质,先加服皮以鹿皮者,取其文章也。《礼》曰:「三王共皮弁素积。」〔素积者〕、〔积素以为〕裳也。〔言〕腰中辟积,至质不易之服,反古不忘本也。战伐田猎,此皆服之。

  麻冕者何?周宗庙之冠也。《礼》曰:「周冕而祭。」又曰:「殷冔、夏收而祭。」此三代宗庙之冠也。十一月之时,阳气冕仰黄泉之下,万物被施〔如冕〕,前冕而后仰,故谓之冕〔也〕。谓之(诩)〔冔〕者,十二月之时,施气受化诩张,而后得牙,故谓之(诩)〔冔〕。谓之收者,十三月之时,〔阳〕气收本,举生万物而达出之,故谓之收。冕仰不同,故前后乖也。诩张故萌大,时物亦牙萌大也。收而达,故前?,大者在后,时物亦前?也。絻所以用麻为之者,女功之始,(亦)〔示〕不忘本也。即不忘本,不用皮〔何〕?皮乃太古未有礼文之服。故《论语》曰:「麻冕,礼也。」《尚书》〔曰〕:「王麻冕。」冕所以前后遂延者何?示进贤退不能也。垂旒者,示不(现)〔视〕邪;纩塞耳,示不听谗也。故水清无鱼,人察无徒,明不尚极知下。故《礼》〔曰〕:「〔天子〕玉藻(曰)十有二旒,前后遂延。」《礼器》曰:「天子麻冕朱绿藻,垂十有二旒者,法四时十二月也。诸侯九旒,大夫七旒,士爵弁无旒。」

  委者、何谓也?周朝廷理政事、行道德之冠名。《士冠经》曰:「委周道,章甫殷道,毋追夏后氏之道。」所以谓之委何?周统十一月为正,万物〔始〕萌小,故为冠饰最小,故曰委貌。委貌者、〔言〕委曲有貌也。殷统十二月为正,其饰微大,故曰章甫。章甫者、尚未与极其本相当也。夏者统十三月为正,其饰最大,故曰毋追。毋追者、言其追大也。

  爵弁者、〔何谓也〕?〔其色如爵头〕,周人宗庙〔士〕之冠也。《礼?郊特牲》曰「周弁」。《士冠经》曰「周弁,殷冔,夏收。」爵何以知指谓其色?又乍言爵弁,乍但言弁,周之冠色所以爵何?为周尚赤。所以不纯赤,但如爵头何?以本制冠者法天,天色玄者不失其质,故周加赤,殷加白,夏之冠色纯玄。何以知殷加白也?周加赤,知殷加白也。夏殷士冠不异何?古质也。以《士冠礼》知之。

  第四十二卷丧服

  诸侯为天子斩衰三年何?「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臣之于君,犹子之于父,明至尊、臣子之义也。《丧服经》曰:「诸侯为天子斩衰三年。」天子为诸侯绝(其)〔〕何?示同爱百姓,明不独亲〔其亲〕也。故《礼?中庸》曰:「之丧达乎(诸侯)〔大夫〕,三年之丧达乎天子。」卿大夫降缌,重公正也。

  礼,庶人〔为〕国君服齐衰三月。王者崩,京师之民丧三月何?民贱〔而王贵〕,故(思)〔恩〕浅,故三月而已。天子七月而葬,诸侯五月而葬者,则民始哭素服,先葬三月成齐衰,月以成礼葬君也。礼不下庶人、所以为民制〔服〕何?礼不下庶人者,尊卑制度也。服者、恩从内发,故为之制也。

  王者崩,臣下服之有先后何?恩有深浅远近,故制有日月。《檀弓记》曰:「天子崩,三日祝先服,五日官长服,七日国中男女服,三月天下服。」

  三年之丧何二十五月?以为古民质,痛于死者,不封不树,丧期无数,亡之则除。后代圣人因天地万物有终始,而为之制,以断之。父至尊,母至亲,故为(于)〔加〕隆以尽孝子〔之〕恩。恩爱至深,加之则倍。故再二十五月也。礼有取于三,故谓之三年。缘其渐三年之气也。故《春秋传》曰:「三年之丧,其实二十五月」也。三年之丧不以闰月数何?以其言也。者、复其时也。大功已下月数,故以闰月除。《礼?士虞经》曰:言「而小祥」,又「而大祥」。

  丧礼必制衰麻何?以副意也。服以饰情,情貌相配,中外相应。故吉凶不同服,歌哭不同声,所以表中诚也。布衰裳,麻绖,(萧)〔箭〕笄,绳缨,苴杖,为略反本。绖者、亦示也,故而载之,示有丧也。腰绖者、以(伐)〔代〕绅带也。所以结之何?思慕肠若结也。必再结之何?明思慕无已。

  所以必杖者,孝子失亲,悲哀哭泣,三日不食,身体(嬴)〔羸〕病,故杖以扶身,明不以死伤生也。礼、童子妇人不杖者,以其不能病也。《礼》曰:「斩衰三日不食,(赍)〔齐〕衰二日不食,大功一日不食,小功缌麻,一日不食,再不食可也。」〔所〕以〔杖〕竹、〔桐〕何?取其名也。竹者、蹙也,桐者、痛也。父以竹,母以桐何?竹者、阳也,桐者、阴也。竹何以为阳?竹断而用之,质、故为阳。桐削而用之,加人功,文、故为阴也。故《礼》曰:「苴杖竹也。削杖桐也。」

  所以必居倚庐何?孝子哀,不欲闻人之声,又不欲居故处,居中门之外。倚木为庐,质反古也。不在门外何?戒不虞故也。故《礼大传》曰:「父母之葬,居倚庐。」于中门外东墙下,户北面。练而居(圣)〔垩〕室,无(余)〔饰〕之室。又曰:「妇人不居倚庐。」又曰:「天子七日。」又曰:「公诸侯五日,卿大夫三日而服成。」居外门内(赤)〔东〕壁下为庐。寝苫块,哭昼无夜时,不脱绖带。既虞,寝有席,蔬食饮水,朝一哭,夕一哭而已。既练,舍外寝,居垩室,始食菜果,(及)〔反〕素食,哭无时。二十五月而大祥,饮醴酒,食干肉。二十七月而禫,通祭宗庙,去丧之杀也。

  丧礼不言者何?思慕尽情也。言不文者,指谓士民。不言而事成者,国君卿大夫杖而谢宾。财少恃力,面垢作身,不言而事具者,故号哭尽情。

  丧有病,得饮酒食肉何?所以辅人生已,重先祖遗支体也。故《曲礼》曰:「居丧之礼,头有疮则沐,身有疡则浴,有疾则饮酒食肉。」五十不致毁,〔六十不毁〕,七十唯衰麻在身,饮酒食肉。又曰:「父母有疾,食肉不至变味,饮酒不至变。笑不至矧,怒不至詈,琴瑟不御。」《曾子问》曰:「三年之丧,练、不群立,不旅行。礼以饰情,三年之丧而(吊)〔吊〕哭,不亦虚乎?」《礼?檀弓》曰:「曾子有母之丧。」吊子张。子张者朋友,有服,虽重服,(吊)〔吊〕之可也。《曾子问》曰:「小功可以与祭乎?」孔子曰:「斩衰已下与祭,礼也。」此谓君丧然也。子夏问:「三年之丧,既卒哭,金革之事无避者,礼与?」孔子曰:「吾闻诸老聃曰:『鲁公、伯禽则有为之也。』今以三年之丧从其利者,吾不知也。」

  妇人不出境(吊)〔吊〕者,妇人无外事,防淫佚也。《礼?杂记》曰:「妇人越(强)〔疆〕而(吊)〔吊〕,非礼也。」而有三年丧,君与夫人俱往。礼、妻为父母服,夫亦当服。

  有不(吊)〔吊〕三何?为人臣子,常怀恐惧,深思远虑,志在全身。今乃畏、厌、溺死,用为不义,故不(吊)〔吊〕也。《檀弓》曰:「不(吊)〔吊〕三,畏、厌、溺」也。畏者、兵死也。《礼(鲁)〔曾〕子记》曰:「大辱加于身,(皮)〔支〕体毁伤,即君不臣,士不交,祭不得为昭穆之尸,食不得昭穆之牲,死不得葬〔昭〕穆之(城)〔域〕」也。

  弟子为师服者,弟子有(臣君)〔君臣〕、父子、朋友之道也。故生则尊敬而亲之,死则哀痛之,恩深义重,故为之隆服,入则绖,出则否。《檀弓》曰:「昔夫子之丧颜回,若丧子而无服,丧子路亦然。请丧(天)〔夫〕子若丧父而无服」也。

  《曾子问》曰:「君薨既殡,而臣有父母之丧,则如之何?」孔子曰:「归居于家,有殷事则之君所,朝夕否。」曰:「君既(敛)〔启〕,而臣有父母之丧,则如之何?」孔子曰:「归(殡)哭,而反(于)〔送〕君。」〔曰〕:「〔君未殡而臣有父母之丧〕,〔则如之何〕?」〔孔子曰〕:「〔归殡〕,〔反于君所〕,〔有〕殷事则归,朝夕否。大夫、(家)〔室〕老行事,士、则子孙行事。〔大〕夫内子,有殷事,则亦如之君所,朝夕否。」诸侯有亲丧,闻天子崩,奔丧者何?屈己。亲亲犹尊尊之义也。《春秋传》曰:「天子记崩不记葬者,必其时葬也。诸侯记葬,不必有时。」诸侯为有天子丧奔,不得必以其时葬也。大夫使受命而出,闻父母之丧,非君命不反者,盖重君也。故《春秋传》曰:「大夫以君命出,闻丧,徐行不反。」诸侯朝,而有私丧得还何?凶服不入公门。君不呼之义也。凶服不敢入公门者,明尊朝廷,吉凶不相干。故《周官》曰:「凶服不入公门。」《曲礼》曰:「居丧不言乐,祭事不言凶,公庭不言妇女。」《论语》曰:「子于是日哭,则不歌。」臣下有大丧,不呼其门者,使得终其孝道,成其大礼。《春秋传》曰:「古者臣有大丧,君三年不呼其门。」

  闻(哀)〔丧〕,哭而后行何?尽哀舒愤然后行。望国境则哭,过市朝则否。君子自抑,小人勉以及礼。见星则止,日行百里,恻怛之心,但欲见尸柩汲汲故。《礼?奔丧〔记〕》〔曰〕:「以哭荅使者,尽哀。问故,遂行。」曾子曰:「师〔行〕三十里,(者)〔吉〕行五十里,奔丧百里。」既除丧,乃归哭于墓何?明死者不可见,痛伤之至也。谓丧不得追服者也。哭于墓而已。故《礼?奔丧记》曰:「之墓,西向哭止。」此谓远出归后葬,丧服以礼除。

  曾子与客立于门,其徒趋而出。曾子曰:「尔将何之?」曰:「吾父死,将出哭于巷。」曾子曰:「反哭于尔次。」曾子北面而(吊)〔吊〕焉。《檀弓记》曰:「孔子曰:『吾恶乎哭诸?兄弟、吾哭诸庙门之外,师、吾哭诸寝,朋友、吾哭诸寝门外,所知、吾哭诸野。』」

  养从生,葬从死。周公以王礼葬何?以为周公践(祚)〔阼〕理政,与天同志,展(与)〔兴〕周道,显天度数,万物咸得,休气(允寒)〔充塞〕,原天之意,(予)〔子〕爱周公,与文、武无异,故以王礼葬,使得郊祭。《尚书》曰:「今天动威以彰周公之德。」下言「礼亦宜之」。

  第四十三卷崩薨

  《书》曰:「成王崩。」天子()〔称〕崩何?别尊卑,异生死也。天子曰崩,大尊像,崩之为言崩伏强,天下抚击失神明,黎庶殒涕,海内悲凉。诸侯曰薨。国失阳,薨之言奄也,奄然亡也。大夫曰卒。精熠终卒。卒之为言终于(国)〔邦〕也。士曰不禄,失其忠节,不忠,终君之(绿)〔禄〕,(绿)〔禄〕之言消也,身消名彰。庶人曰死。魂〔魄〕去亡。死之为言澌,精气穷也。崩薨纪于国何?以为有尊卑之礼,谥号之制即有矣。礼始于黄帝,至尧、舜而备。《易》言(复)〔没〕者,据(遂)〔远〕也。《书》〔言〕殂落死者矣。各自见义。尧皆憯痛之,舜见终各一也。

  丧者、何谓也?丧者、亡〔也〕。人死谓之丧〔何〕?言其〔丧〕亡,不可复得见也。不直言〔死〕,〔称〕丧〔者〕何?为孝子〔之〕心不忍言〔也〕。《尚书》曰:「武王既丧。」《丧〔礼〕(终)〔经〕》曰:「死为适室。」知据死者称丧也。生者丧痛之亦称丧。《礼》曰:「丧服斩衰。」《易》曰:「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孝经》曰:「孝子之丧亲也。」是施生者也。天子下至庶人,俱言丧何?欲言身体发肤俱受之父母,其痛一也。

  天子崩,讣告诸侯何?缘臣子丧君,哀痛愤懑,无能不告语人者也。诸侯欲闻之,又当持土地所出以供丧事。故《礼》曰:「天子崩,遣使者讣诸侯。」

  王者崩,诸侯悉奔丧何?臣子悲哀恸怛,莫不欲观君父之棺柩,尽悲哀者也。又为天子守蕃,不可顿空也。故分为三部,有始死先奔者,有得中来尽其哀者,有得会丧奉送君者。(十)〔七〕月之间,诸侯有在京师亲供臣子之事者,(也)〔有〕号泣(非)〔悲〕哀奔走道路者,有居其国哭痛思慕,竭尽所供以助丧事者。是四海之内咸悲,臣下若丧考妣之义也。葬有会者,亲远近尽至,亲亲之义也。童〔子〕诸侯不朝而来奔丧者何?明臣子于其君父非有老少也。亦因丧质,无般旋之礼,但尽悲哀而已。

  臣死,亦赴告于君何?此君哀痛于臣子也。欲闻之加赙赗之礼。故《春秋》曰「蔡侯考父卒。」《传》曰:「卒赴而葬,礼也。」

  诸侯薨,赴告邻国何?缘邻国欲有礼也。《春秋传》曰:「桓母丧,告于诸侯。」桓母贱,尚告于诸侯,诸侯薨,告邻国明矣。

  诸侯夫人薨,告天子者,不敢自废政事,天子亦欲知之,当有礼也。《春秋》曰「天(子)〔王〕使宰喧来归惠公、仲子之赗。」讥「不及事」。仲子者、鲁君之贵妾也,何况于夫人乎?

  诸侯薨,使臣归瑞珪于天子〔者〕何?诸侯以瑞珪为信,今死矣,嗣子谅闇三年之后,当乃更爵命,故归之,推让之义也。《礼》曰:「诸侯薨,使臣归瑞珪于天子。」

  天子闻诸侯薨,哭之何?惨怛发中,哀痛之至也。使大夫(吊)〔吊〕之,追远重终之义也。故《礼?檀弓》曰:「天子哭诸侯,爵弁纯衣。」又曰:「遣大夫(吊)〔吊〕,(谓)〔词〕曰:『皇天降灾,子遭离之难。呜呼哀哉!大王使臣某(吊)〔吊〕。』」

  臣子死,君往(吊)〔吊〕之何?亲与之共治民,恩深义重厚,欲躬见之。故《礼?杂记》曰:君(吊)〔吊〕臣,主人待于门外,见马首不哭。君至,主人先入,君升自阼阶西向哭。(王)〔主〕人居中庭,从哭。或曰:大夫疾,君问之无数。士疾,(二)〔一〕问之而〔已〕。大夫卒,比葬不食肉,比卒哭不举乐。士比殡不举乐。玄冠不以(吊)〔吊〕者,不以吉服临人凶,示助哀也。《论语》曰:「羔裘玄冠不以(吊)〔吊〕。」

  崩薨三日乃小敛何?夺孝子之恩以渐也。一日之时,属纩于口上以候绝气。二日之时,尚冀其生。三日之时,魂气不还,终不可柰何。故《礼?士丧经》曰:「御者四人皆坐,持礼属纩,以候绝气。」《礼》曰:「天子诸侯三日小敛,大夫士二日小敛。」属纩于口者,孝子欲生其亲也。人死必沐浴于中溜何?示洁净反本也。《礼?檀弓》曰:「死于牖下,沐浴于中溜,饭唅于牖下,小敛于户内,大敛于阼阶,殡于客位,祖于庭,葬于墓。所以即远。」夺孝子之恩以渐也。所以有饭唅何?缘生食,今死,不欲虚其口,故唅。用珠宝物何也?有益死者形体。故天子饭以玉,诸侯以珠,大夫以(米)〔璧〕,士以贝也。

  赠襚、何谓也?赠之为言称也,玩好曰赠。襚之为言遗也,衣被曰(曰)襚。知死者则赠襚,所以助生送死,追恩重终,副至意也。(赠)〔赙〕赗者、何谓也?(赠)〔赙〕者、助也,〔赗者、赴也〕,所以相〔赴〕佐给不足也。故(吊)〔吊〕辞曰:「知生则赙〔赗〕。」货财曰赙,车马曰赗。

  天子七日而殡,诸侯五日而殡。事有小大,所供者不等。故《王制》曰:「天子七日而殡,诸侯五日而殡,卿大夫三日而殡。」夏后氏殡于阼阶,殷人殡于两楹之间,周人殡于西阶之上何?夏后氏教以忠,忠者、厚也。曰:生、吾亲也,死亦吾亲也。主人宜在阼。殷人教以敬,曰:死者将去,又不敢容也。故置之两楹之间,宾主共夹而敬之。周人教以文,曰:死者将去,不可又得。故宾客之也。《檀弓记》曰:「夏后氏殡于阼阶,殷人殡于两楹之间,周人殡于西阶。」

  《稽命征》曰:「天子舟车殡何?为避水火灾也。故棺在车上,车在舟中。」臣子更执绋,昼夜常(百二十二)〔千二百〕人。绋者、所以(掌)〔牵〕持棺〔者〕也。故《礼》曰:「天子舟车殡,诸侯车殡,大夫倚涂,士瘗,尊卑之差也。」

  祖于庭何?尽孝子之恩也。祖者、始也。始载于庭也。乘轴车,辞祖祢,故名为祖载也。《礼》曰:「祖于庭,葬于墓。」又曰:「适祖升自西阶。」

  所以有棺椁何?所以掩藏形恶也。不欲令孝子见其毁坏也。棺之为言之,所以藏尸令全也。椁之为言廓,所以开廓辟土,无令迫棺也。《礼?王制》曰:「天子棺椁九重,衣衾百二十称。干领大度曰:公侯五重,衣衾九十称。士再重。礼曰:大夫有大棺三重,衣衾五十称。士无大棺二重,衣衾三十称。单袷备为一称。」《礼?檀弓》曰:「天子棺四重,水(光草)〔兕革〕棺被之,其厚三寸,(地)〔杝〕棺一,梓棺二,柏以端长六尺。」有虞氏瓦棺,今以木何?虞尚质,故用瓦。夏后氏益文,故易之以堲周。谓堲木相周,无胶漆之(周)〔用〕也。殷人棺,有胶漆之用。周人浸文,墙置翣,加巧饰。丧葬之礼,缘生以事死,生时无,死亦不敢造。太古之时,穴居野处,(夜)〔衣〕皮带革,故死,衣之以薪,内藏不饰。中古之时,有宫室衣服,故衣之币帛,藏以棺,封树识表,体以象生。夏殷弥文,齐之以器械,至周大文,缘夫妇生时同室,死同葬之。

  尸柩者、何谓也?尸之为言失也,陈也。失气亡神,形体独陈。柩之为言究也,久也。不复章也。《曲礼》曰:「在床曰尸,在棺曰柩。」

  崩薨别号,至墓同,何也?时臣子藏其君父,安(历)〔厝〕之义,贵贱同。葬之为言下藏之也。所以入地何?人(时)〔生〕于阴,含阳光。死始入地,归所与也。天子七月而葬,诸侯五月而葬何?尊卑有差也。天子七月而葬,同轨必至。诸侯五月而葬,同会必至。所以慎终重丧也。

  《礼》曰:「(家)〔冢〕人(奉)〔掌〕〔兆域之〕图,先(君)〔王〕之葬,君居以中。〔以〕昭穆为左右,群臣从葬,以贵贱序。」

  合葬者〔何〕?所以固夫妇之道也。故《诗》曰:「谷则异室,死则同穴。」又《礼?檀弓》曰:「合葬、非古也。自周公已来,未之有改也。」

  葬于城郭外何?死生别处,终始异居。《易》曰「葬之中野」,所以绝孝子之思慕也。《传》曰:「作乐于庙,不闻于墓。哭泣于墓,不闻于庙。」所以于北方何?就阴也。《檀弓》曰:「孔子卒,所以受鲁君之璜玉葬鲁城北。」又曰:「于邑北,北首,三代之达礼也。」

  封树者、所以为识。故《檀弓》曰:「古也墓而不坟,今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不识也,于是封之,崇四尺。」《春秋含文嘉》曰:「天子坟高三仞,树以松。诸侯半之,树以柏。大夫八尺,树以栾。士四尺,树以槐。庶人无坟,树以杨柳。」

  第四十四卷陈立《疏证》收录庄述祖所补阙文

  44-1郊祀

  王者所以祭天何?缘事父以事天也。

  祭天必以祖配何?自内出者,无匹不行,自外至者,无主不止。故推其始祖,配以宾主,顺天意也。五帝、三王祭天,一用夏正何?夏正得天之数也。天地交,万物通,始终之正。故《易干凿度》云「三王之郊,一用夏正」也。祭天必在郊何?天体至清,故祭必于郊,取其清洁也。

  祭日用丁与辛何?先甲三日,辛也;后甲三日,丁也,皆可以接事昊天之日。故《春秋传》郊以正月上辛日。《尚书》曰:「丁巳,用牲于郊,牛二。」

  祭天岁一何?言天至尊至质,事之不敢亵渎,故因岁之阳气始达而祭之也。

  祭天作乐者何?为降神也。

  《周官》,祭天后夫人不与者,以其妇人无外事。

  44-2宗庙

  王者所以立宗庙何?曰:生死殊路,故敬鬼神而远之。缘生以事死,敬亡若事存,故欲立宗庙而祭之。此孝子之心所以追养继孝也。

  宗者、尊也,庙者、貌也。象先祖之尊貌也。所以有室何?所以象生之居也。

  祭宗庙所以禘祫何?尊人君,贵功德,广孝道也。位尊德盛,所及弥远。谓之禘祫何?禘之为言谛也。序昭穆,谛父子也。祫者、合也。毁庙之主,皆合食于太祖也。三年一禘。周以后稷、文、武特七庙,后稷为始,与文王为太祖,武王为太宗。

  禘祫及迁庙何?以其能世世继君之体,持其统而不绝,由亲及远,不忘先祖也。

  宗庙所以岁四祭何?春曰祠者,物微,故祠名之。夏曰禴者,麦熟进之。秋曰尝者,新谷熟尝之。冬曰烝者,烝之为言众也,冬之物成者众。

  《礼?王制》曰:「春荐韭,夏荐麦,秋荐黍,冬荐稻。韭以卵,麦以鱼,黍以豚,稻以雁。」

  诸侯以月旦告朔于庙何?缘生以事死,故国君月朔朝宗庙,存神受政也。

  祭所以有主者何?言神无所依据,孝子以主系心焉。

  《论语》云:「哀公问主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松者、所以自竦动。「殷人以柏」,柏者、所以自迫促。「周人以栗」,栗者、所以自战栗。亦不相袭。

  所以用木为之者何?本有终始,又与人相似也。盖题之以为记,欲令后可知也。方尺,或曰长尺二寸。孝子入宗庙之中,虽见木主,亦当尽敬也。

  所以虞而立何?孝子既葬,日中反虞,念亲已没,棺柩已去,怅然失望,彷徨哀痛,故设桑主以虞,所以慰孝子之心。虞、安其神也,所以用桑。练主用栗。

  主祏纳之西壁。

  祭所以有尸者何?鬼神听之无声,视之无形,升自阼阶,仰视榱桷,俯视几筵,其器存,其人亡,虚无寂寞,思慕哀伤,无可写泄,故座尸而食之,毁损其馔,欣然若亲之饱,尸醉若神之醉矣。《诗》云:「神具醉止,皇尸载起。」

  曾子曰:「王者祭宗庙,以卿为尸,射以公为耦。」不以公为尸何?避嫌也。三公尊近,天子亲稽首拜尸,故不以公为尸。

  周公祭太山,周召公为尸。

  44-3朝聘

  所以制朝聘之礼何?以尊君父,重孝道也。夫臣之事君,犹子之事父,欲全臣子之恩,一统尊君,故必朝聘也。聘者、问也。缘臣子欲知其君父无恙,又当奉土地所生珍物以助祭,是以皆得行聘问之礼也。谓之朝何?朝者、见也。五年一朝,备文德而明礼义也。因用朝时见,故谓之朝。言诸侯当时朝于天子。朝用何月?皆以夏之孟四月,因留助祭。

  朝礼奈何?诸侯将至京师,使人通命于天子,天子遣大夫迎之百里之郊,遣世子迎之五十里之郊矣。《觐礼经》曰:「至于郊,王使人皮弁用璧劳。」《尚书大传》曰:「天子太子年十八曰孟侯,于四方诸侯来朝,迎于郊。」

  诸侯来朝,天子亲与之合瑞信者何?正君臣,重法度也。《觐礼经》曰:「侯氏坐取圭,升致命,王受之玉。」《尚书》曰:「辑五瑞。」

  诸侯相朝聘何?为相尊敬也。故诸侯朝聘,天子无恙,法度得无变更,所以考礼、正刑、壹德以尊天子也。公执玉,取其畅达也。卿执羔,取其跪乳有礼也。《书》曰:「五玉三帛,二生一死贽。」至正月朔日,乃执而朝贺其君,朝贺以正月何?岁首意气改新,欲长相保,重本正始也。故群臣执贽而朝贺其君。

  朝礼奈何?君出居内门之外,天子揖诸侯持揖,卿大夫膝下至地。天子特揖三公,面揖卿,略揖大夫士。所以不拜何?为其屈尊也。

  44-4贡士

  诸侯三年一贡士者,治道三年有成也。

  诸侯所以贡士于天子者,进贤劝善者也。天子聘求之者,贵义也。治国之道,本在得贤。得贤则治,失贤则乱。故《月令》季春之月:「开府库,出币帛,周天下,勉诸侯,聘名士,礼贤者。」有贡者复有聘者何?以为诸侯贡士,庸才者贡其身,盛德者贡其名。及其幽隐,诸侯所遗失,天子之所昭,故聘之也。

  44-5车旗

  路者、何谓也?路、大也,道也,正也。君至尊,制度大,所以行道德之正也。路者、君车也。天子大路,诸侯路车,大夫轩车,士饰车。

  玉路、大路也。

  名车为辂者,言所以步之于路也。

  车所以立乘者何?制车以步,故立乘。车中不内顾何?仰即观天,俯即察地,前闻和鸾之声,旁见四方之运,此车教之道。《论语》曰:「升车必正立执绥,车中不内顾。」所以有和鸾者何?以正威仪,节行舒疾也。鸾者在衡,和者在轼,马动则鸾鸣,鸾鸣则和应。其声鸣曰和敬,舒则不鸣,疾则失音,明得其和也。故《诗》云:「和鸾雍雍,万福攸同。」《鲁训》曰:「和、设轼者也。鸾、设衡者也。」

  《礼记》曰:「天子乘龙,载大旗,象日月升龙。」《传》曰:「天子升龙,诸侯降龙。」

  44-6田猎

  王者诸侯所以田猎者何?为田除害,上以共宗庙,下以简集士众也。春谓之田何?春、岁之本,举本名而言之也。夏谓之苗何?择去其怀任者也。秋谓之搜何?搜索肥者也。冬谓之狩何?守地而取之也。四时之田,总名为田何?为田除害也。《春秋?谷梁传》曰:「春曰田,夏曰苗,秋曰搜,冬曰狩。」

  王者祭宗庙,亲自取禽者何?尊重先祖,必欲自射,加功力也。禽者何?鸟兽之总名,明为人所禽制也。

  王者不亲取鱼。

  囿、天子百里,大国四十里,次国三十里,小国二十里。苑囿所以在东方何?苑囿、养万物者也,东方、物所以生也。《诗》云:「东有圃草。」

  鸟所以飞何?鸟者、阳也。飘轻、故飞也。

  44-7杂录

  黄帝作宫室以避寒温。宫之为言中也。

  天子之堂高九尺,天子尊,故极阳之数九尺也。堂之为言明也,所以明礼义也。《礼记》曰:「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

  门四出何?所以通方。故《礼三朝记》曰:「天子之官四通。」

  所以必有塾何?欲以饰门,因取其名也。明臣下当见于君,必先孰思其事也。

  天子曰崇城,言崇高也。诸侯曰干城,言不敢自专,御于天子也。

  门必有阙者,阙者所以饰门,别尊卑也。

  阙者何?阙疑也。

  所以设屏何?屏、所以自障也。示不极臣下之敬也。天子德大,故外屏。诸侯德小,所照见近,故内屏。

  齐者、言己之意念专一精明也。

  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

  共工之子曰修,好远游,舟车所至,足所达,靡不穷览,故祀以为祖神。

  天子疾,称不豫。诸侯称负子。大夫称负薪。士称犬马。不豫者、不复豫政也。负子者、诸侯子民今不复子之也。负薪、犬马,皆谦也。

  夏称后者,以揖让受于君,故称后。殷称人者,以行仁义,人所归往。

  夏法日,日数十也。日无不照,尺所度无所不极,故以十寸为尺。殷法十二月,言一岁之中无所不成,故以十二寸为尺。周据地而生,地者、阴也。以妇人为法,妇人大率奄八寸,故以八寸为尺。

  人践三尺,法天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