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祖先千百年的生活指南 现今流于世面的黄历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古老的中华大地上,我们的祖先从未停止过辛勤劳作,从石器时代的刀耕火种到封建社会的精耕细作,先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用他们的智慧和劳动创造出五千年的恢弘历史,农业作为贯穿整个人类文明的支柱产业,地位不可动摇,农业发展不止,人类世界的火种便生生不息光芒永续。今天我们所要说的黄历,正是那个时候的先人们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农业活动中积累总结而成的经验教训,它包含了许多时至今日以我们的科学手段尚且不能解释的天文地理概念,为求得风调雨顺利于农耕的时机,他们千方百计地观察记录,并以历法的形式成书,指导告诫后人什么是“天时、地利、人和”,何时何地去做何事才是最有效最合适的。如今我们经常会听到某个情感专家或者心理咨询师告诉你,要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遇到对的人,才能成就一段美好姻缘,说的神秘又模糊,那么究竟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才是对的呢,恐怕专家们只能给你又一个笼统到算不上答案的答案,殊不知千百年前我们智慧的祖先早已经告诉我们该怎么做。

  相传,黄历是由轩辕黄帝所创造,所以叫做黄历,民间又俗称其为通书,大概就是天时地利无不通晓的意思吧,因书与输同音,为避忌又名通顺或通胜,而我更愿意相信,黄帝老祖作为先民们的领导者,是他把大家共同获取的信息总结起来编纂成了最初的黄历,流传后世。它记载了天文地理、气象时令和吉凶宜忌,到了封建时期,出于统治阶级的需要,黄历成为只有皇帝才可以批准制定并颁布的历法,也称为皇历,这种官方的历书作为封建统治的工具被严格管理,一度只有皇家才可以使用,私人不准印制,因此也被赋予了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步入新时代,在一片创新除旧的浪潮中,老黄历也应声倒下,上古先民们的智慧结晶被当做文化糟粕打入冷宫,我不禁痛心疾首,当今天的农民们仍然在遵循着“清明前后一场雨,豌豆麦子中了举”、“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等等诸如此类的农家谚语而劳作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想过黄历作为这些经验信息的集大成者却被人遗忘在角落。

  为什么要看黄历,黄历真的可信吗?

  来翻开这一本指导了炎黄祖先千百年的生活指南看一看吧,现今流于世面的黄历主要包括干支纪年法以及围绕它所展开的五行属性,财福喜贵胎神方位,生肖冲克,黄道黑道十二神,建除十二神,二十八星宿,九宫飞星,彭祖百忌,每日宜忌等内容。细数起来你会发现,这就是一部天文地理百科全书,干支纪年法的核心“天干地支”本就源于古人们对天象的观测,黄道黑道、二十八星宿、九宫飞星是各家星象流派学说,众神方位是干支历法所对应八卦的位置,五行属性是道家解释物质构成的哲学,而彭祖百忌、每日宜忌则是先贤们日常劳作之余把上述天象、地形、时令结合到一起观察所得来的宝贵经验,看到这里我不禁想,凡此种种竟与上古奇书《易经》有着莫测的渊源,同样讲述着宇宙万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同样告诫着人们顺应天象、顺势而为的行为准则,同样阐述了客观条件与主观奋斗相结合的哲学道理,想来也是,伏羲作先天八卦,而至黄帝创建黄历,再至文王编纂《周易》,三皇五帝和他们的子孙们代代相传,毕其心血,书写了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开篇巨制,面对他们的文化传承,纵使现代科学尚无法清晰解读,也不应成为我们选择放弃的理由,乡野村姑尚且知道“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浅显道理,身处时代前沿的年轻人们在热衷于股市理论、博彩分析的时候,难道就没有想过,同样是基于大量经验总结所构建的模型预测,我们解读《周易》、运用黄历,不都是站在经验巨人的肩膀去预知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和它们的概率吗?

  所以啊,不要因为源自封建社会的背景或者晦涩难懂的字面就产生偏见和误解,磨灭世人继承经典、探索真知的心愿,面对庞大未知的世界,不要因为自己的无知而否定过往、停滞发现的脚步,今天我们选择相信,因为我们已经懂得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去伪存真,我们走在永不停歇的探索和创新之路上,把无上的经典留存并发扬,终将有一天,我们会写下新的历史来告慰赋予我们灵魂和智慧的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