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习俗与益处,温暖岁末时光
冬至北方吃饺子寓意美好,南方吃汤圆象征团圆。冬至养生要御寒补阳益阴,保持良好心境。冬至有数九习俗和特色茶饮疗法,象征团圆和大吉之日。
一、冬至习俗知多少
(一)北方习俗
吃饺子:“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在北方,冬至吃饺子是一项重要习俗。饺子馅里常常包进如意、糖、花生、枣和栗子等寓意美好之物。包进如意,寓意着来年生活顺遂如意;包进糖的饺子,象征着生活甜蜜;吃到花生的人将健康长寿;吃到枣和栗子的人则寓意着早生贵子。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包饺子一边聊天,享受着温馨的家庭时光。
(二)南方习俗
吃汤圆:南方人对汤圆情有独钟,尤其是在冬至这个节气。汤圆寓意着团圆圆满,它是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古时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做好汤圆后要祀神祭祖,而后合家围坐吃汤圆,叫做 “添岁”。在南方地区,冬至吃汤圆象征着家庭和谐、吉祥,不仅表示太阳逐渐回来,还有团圆的意义。孩子们会要求捏一些小动物形状的汤圆,吃汤圆前,家家户户会在门窗、桌柜、床头等地方粘贴汤圆,称为 “耗晌”,等到 “送灶” 以后才能烤食。此外,吃汤圆时入口必须成双成对,以求吉利。如果最后剩下一两个汤圆,已婚的人将会万事如意,单身未婚者则会凡事顺利。
(三)其他地区习俗
潮汕祭祖:在潮汕地区,冬至是一个大节日,有 “小过年” 之俗称。潮汕人重视冬至祭祖,会备齐猪、鸡、鱼等三牲和果品,回家祭祖拜神。在中午前到祠堂拜祭祖先,然后一家人一起吃个团圆饭。沿海地区如饶平海山一带,则在清晨便祭祖,赶在渔民出海捕鱼之前,意为请神明和祖先保佑渔民出海捕鱼平安。祭拜仪式过后,人们就在墓前聚餐,儿童嬉闹,长者举杯闲谈,山野间荡漾着家族的融洽与和谐。祭品中那盘鲜蚶一定要吃完,并把蚶壳撒在墓堆上,潮人把蚶壳称为 “蚶壳钱”,撒在坟头,是将它作为冥钱之用。另外,祭品盘中的大鱼,全尾或截分两段的,照例是留给办理饮酌者的家属,谁都不能吃。
苏州贺冬:苏州人每到冬至夜,会挂喜神像,拜祭祖先。家中小辈还要穿新衣到长辈处拜谒,又称 “贺冬”,礼俗基本和过年一样。这一天还要喝一年只做一次的冬酿酒,又叫做 “酒娘”。是由米酒和桂花酿制而成,看着那金黄的色泽,闻着有桂花的幽香,入口绵甜,好不怡人。
冬至赠鞋:民间有赠送孩童鞋帽的习惯,期望孩子健康成长。过去主要是手工刺绣,送给男子的礼物,帽子多做成虎形、狗形,鞋上刺绣的也是猛兽;送给女孩子的礼物,帽子多做成凤形,鞋上刺绣多为花鸟。现在则多数是从市场购买,样式紧跟着时代的潮流。每逢冬至,一些地方的大人们总喜欢抱着小孩串门,夸耀舅姑赠送的鞋帽。
二、冬至养生好处多
(一)传统中医养生
御寒:冬至时节,天气寒冷,养生首要任务是御寒。饮食上应以温热为主,少吃寒性食物,如西瓜、苦瓜等。可多食用羊肉、核桃等温热性食物,为身体提供充足的热量。同时,要做好防寒保暖措施,增添衣物,尤其是头部、颈部、脚部等部位,避免受寒。外出时可佩戴帽子、围巾、手套等,防止寒风侵袭。
养阳:冬至适当补养阳气,有助于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可吃羊肉等药食,羊肉性温,具有温中健脾、补肾壮阳的功效,是冬季养阳的佳品。此外,还可以进行室外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既能增强体质,又能吸收阳光中的阳气。但要注意锻炼的强度不宜过大,避免过度劳累。
益阴:冬季气候干燥,容易损伤阴精,因此要滋益阴精。少吃辛辣厚味食物,如辣椒、花椒等,以免加重体内的燥热。注意保湿,可以使用加湿器增加室内空气湿度,同时多喝水,多吃一些具有滋阴润燥作用的食物,如银耳、百合、雪梨等。
(二)日常养生要点
起居有常:冬至应适当进行户外锻炼,如在阳光充足的时候散步、晒太阳等,有助于增强身体的阳气。同时,要早睡晚起,保养神气。冬季夜晚较长,早睡可以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晚起则可以避免过早地接触寒冷的空气,有利于阳气的闭藏。
防寒保暖:选择合适的冬装,如羽绒服、棉衣等,既要保暖又要舒适。保护关节等部位,可以佩戴护膝、护腕等,防止关节受寒。在室内也要注意保暖,避免温度过低。
保持良好心境:情绪稳定愉快对冬至养生至关重要。避免发怒急躁和精神抑郁,保持乐观的心态。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与朋友聊天等方式缓解压力,调节情绪。不良的情绪会影响身体的气血运行,导致疾病的发生。
(三)饮食养生
温补少食寒凉:冬至饮食应多吃温性食物,增强抵抗力。如鸡肉、牛肉、鱼肉等,富含蛋白质和营养物质,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同时,要少吃寒凉食物,如冷饮、生鱼片等,以免损伤脾胃阳气。
四方面滋补:从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着手养生。补气可食用人参、黄芪等;补血可食用当归、阿胶等;补阴可食用石斛、玉竹等;补阳可食用肉桂、附子等。但要根据个人体质选择合适的滋补方法,避免盲目进补。
推荐食谱:如枸杞羊肉粥、芋头粥等,注意饮食多样化。枸杞羊肉粥具有养肝阴、温肾阳的功效,适合冬季食用。芋头粥有补肝健脾益肾的功效,口感软糯,营养丰富。在冬至时节,还可以多吃一些其他的食物,如红枣、白萝卜、木耳、白菜、怀姜、洋葱、红薯、冬藕、枸杞等,做到饮食多样化,保证身体获得全面的营养。
三、冬至时节特色活动
(一)数九习俗
数九歌与九九消寒图:从冬至起数九,唱数九歌,绘制九九消寒图。数九,是中国民间一种计算寒暖日期的方法。从冬至当天算起,九天为一个单位,谓之 “九”,过了九个 “九”,刚好八十一天,即为 “出九”,那时就春暖花开了。在中国北方一些地区,流传着不同版本的数九歌,如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九九消寒图更是充满趣味和文化内涵,主要有 “梅花消寒图”“文字消寒图”“圆圈消寒图” 三种。“梅花消寒图” 是画素梅一枝,枝上有九朵梅花,每朵梅花九片花瓣,共八十一瓣。从冬至日起,每天用红笔染一瓣,染完八十一瓣,春回大地。“文字消寒图” 通常是九个九画的字,如 “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每天用红笔描一画,描完九个字,春天来临。“圆圈消寒图” 是在纸上印八十一个圆圈,排成九行,每日根据天气情况涂黑相应部分,记录天气变化。
(二)养生茶饮与疗法
桂圆杜仲茶:补肾散寒,适合特定人群饮用。枸杞子桂圆杜仲泡水喝具有补益肝肾、强筋壮骨、安胎、补气养血、补益心脾等功效。在冬至时节,天气寒冷,饮用桂圆杜仲茶可以帮助人们补肾散寒。尤其对于一些肝肾不足、腰膝酸软、手脚冰凉的人群来说,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三九天灸疗法:贴敷穴位,补阳驱寒,防治疾病。三九天艾灸具有温补阳气,祛风散寒的功效。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此时艾灸可以防止冬天的一些疾病如风寒感冒、咳嗽、哮病、喘症等。三九天艾灸的具体方法为在相应的腧穴给予适宜灸法刺激,一般艾灸时间为 30 分钟左右,具体时长因人而异。三九天艾灸可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有温补阳气、祛风散寒、健脾补肾等作用。
四、冬至意义深远
节日象征:冬至大如年,预兆年关将近,寓意团圆。
冬至在古时候被认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甚至被称为 “小年”。每年过冬至的时候,民间有诸多庆祝活动,这充分体现了冬至的重要性。从天文角度看,冬至这一天,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开始进入数九寒天。而冬至以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向北移动,白昼会越来越长。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后来春节期间的祭祖、家庭聚餐等习俗,也往往出现在冬至。
在我国古代,人们还曾经把冬至定为一年初始,周代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冬至象征着团圆,外出的人都要回家过冬节,因为这一天要祭拜祖先,如果外出不回家,就是不认祖宗的人。
同时,冬至也是 “数九” 严寒的起始,从冬至这一天开始,每过九天便是一个 “九”,直到 “九九八十一” 天,便可 “出九”。古人用 “九” 来计算最寒冷的日子,一方面是因为古人认为,冬至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九是最大的阳数,累至九次便意味着冬日的阴气逐渐消减,阳气逐渐回升;另一方面,从心理方面来说,“九” 与 “久” 谐音,意为冬天漫长,盼望春天早点降临。
声明: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