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在网上提问有关针灸临床经验的问题,易德轩小编针对这个问题为你提供相关养生知识问题解答,希望对你有帮助。

  进针有什么讲究

  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经络腧穴理论为基础,运用针刺和艾灸等方法预防与治疗疾病的一门学科。而经络理论是针灸学的核心理论,于《灵枢.经脉》言:经络者,所以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那问题就来了,怎么运用针灸通经络呢?曾有学生悠小悠问我:“老师,我按你的方法找穴位,针刺为什么就达不到疗效呢?”因为要注意的很多啊,不单单针刺下去随意提插捻转下就好了啊!进针方向,进针时间,留针时间,进针深度,进针位置,进针后的捻转补泻,带针运动,以及对针具的选择等等都要注意的。

  1.进针的方向

  学生问:老师,请问进针方向与角度有什么要讲究的呢?

  答:针灸疗效的与否有2成在于进针方向与角度上,要注意点有三: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安全问题。
针灸临床经验专题:小小进针却有千般讲究(1)
  ①安全问题

  初学者必须严格按照针灸书上的刺灸法说明来并熟练掌握人体解剖学,像风池、哑门、风府肩井以及胸背部穴位针刺方向针刺角度及深度都有严格要求,若不熟悉人体解剖很容易造成严重的医疗事故。

  ②病灶的位置

  针刺方向多与你要治疗的病证有关,比如我最受患者欢迎的无痛腕踝针刺法就很注重这块,例如在腕踝关节以下的部位针尖朝向肢体末端,腕踝关节以上的部位针尖朝向近心端。在传统针灸输穴里像手厥阴心包经的原穴大陵穴,我临床过来看若治疗胃心胸病针尖方向应向上疗效更佳,若治疗手指手掌侧疾病如腕管综合征因为要松解腕部的支持带你就要针尖朝向手指,针刺角度也应平刺治疗效果更为理想,另外针刺完后还应配合腕关节的尺偏桡偏等活动,这个会在下面的带针运动会继续讲解。总而言之,针尖指向可以用“气致病所”四字概括。

  ③迎随补泻

  针尖方向还要注意下“迎随补泻”四个字,即针尖顺着经脉流注的方向针刺为补,逆经脉流注的方向为泻。

  学生问:老师,如果第二点与第三点相冲突怎么办。

  答:此需辨证,若患者无明显大实大虚症状以第二点为主,另针刺补泻方法很多,迎随补泻法只是其中一个,即使逆经脉流注而刺亦可从其他补泻手法上弥补回来,具体补泻手法也会在下面讲。

  2.进针的时间

  学生:请问老师进针时间有什么要求?

  答:这一个问题其实更多的跟时间性疾病有关,以及几个穴位针灸禁忌。

  ①病时间时甚者取之于输

  什么是时间性疾病,临床上经常能看到晨起头痛,夜间胃痛过了这个时间段症状自己就消失了,再扩展下,有些人晚上1-3点就是会醒来或者睡不着也可以归类到这一块。这一块就必须要涉及子午流注法,在高树中老师的的《一针疗法》中提到过,时间性疾病跟营气有关,而营气运行于经脉,一旦某条经脉中的营气运行出现了问题,就会在相应经脉对应的流注时间里出现发病或者症状加重。而在《灵枢》中提到: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找相应经脉的五腧穴中的“输”穴即可。

  举两个案例,在17年中旬曾遇到的一则病例,是一位学妹微信问我诊疗方案:一个6岁女孩每天早上9点前后到11点左右出现胃脘疼痛,甚则全身冒冷汗,而一到十二点前症状完全消失,家人说其夏天贪吃雪糕导致。西药吃了2个月,针灸中药也吃了不少,就是不见效果。我给她的意见是嘱咐其患者家人在早上8点半前到医院,等到九点时立即予以针刺太白穴,其余穴位不要,有条件运用下烧山火手法。中午12点时学妹联系我说针下去加留针1一小时里症状未发后留观至11点半症状未发。后续依前法巩固性治疗3日,停针后教其父母揉按太白后续电话回诊未发。其缘由就是早上9-11点属于巳时属于营气循行脾经的时间,另患儿贪食冷饮损伤中焦脾阳故针刺脾经输穴太白。

  第二个案例是患者每至凌晨2点左右醒来烦躁不休,并有盗汗症状,到了3点后症状消失,根据子午流注时间顺序,凌晨1-3点属于肝经循行的路线,查其脉象,左关脉较右关稍弦大,左尺脉稍弱,可知肾水不能滋养肝阴所致,予以针刺肝经输穴太冲(泻法)并辅以肾经原穴太溪(补法,另阴经输原一致),翌日早晨电话回诊诉昨夜睡致天亮。后因患者有事去外地没有继续巩固一周后复发,教其睡前按压太冲太溪,后微信联系至今未再发。

  若条件允许,原则上时间线疾病在发病前半个小时内针刺效果最好。

  ②时间禁忌

  针灸时间禁忌问题,在以前的文章里提到过,我再复制说下。

  时间禁忌在三因制宜及整体观念影响下针刺也应顺应天时。于《素问·八正神明论》指出:“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此处注意下,病人在找医生针刺时原则上应让病人休息一刻钟左右,气定后刺可明显减少滞针,晕针等现象,也不易出现气逆等症状。

  二.“天寒勿刺”,此处注意点在于防寒,很多痛症都是风寒湿郁于皮肤腠理之间,秋末、冬天、春初时针刺时应注意保暖。

  三.在《灵枢·阴阳系日月》还提到月份禁忌:“正月、二月、三月,人气在左,无刺左足之阳;四月、五月、六月,人气在右,无刺右足之阳”。《灵枢·五禁》提到日期禁忌:“岐伯曰:甲乙日自乘,无刺实,无发蒙于耳内。丙丁日自乘,无振埃于肩喉廉泉。戊己日自乘四季,无刺腹,去爪泻水。庚辛日自乘,无刺关节于股膝。壬癸日自乘,无刺足胫,是谓五禁。”由此看出内经十分注重针刺时间的禁忌,但后世医家在临床运用时遵从的甚少。

  最后在时间上再补充四个禁刺,此为针灸大家汤泼雪有提到过,针灸时需注意下。

  中午12点前后15分钟禁刺涌泉。

  晚上12点前后15分钟禁刺劳宫。

  上午09点前后15分钟禁刺中府

  下午17点前后15分钟禁刺承山。

  另针刺时间原则上以上午8:30-11:30,下午2:00-5:30之间为宜,时间按当地区时为定如浙江的上午8点推到新疆就要适当往后推几个小时。

  3.留针时间怎么把握

  学生:老师,那你的留针时间是怎么控制的呢?

  我:常见病症现在留针都是30分钟前后的。按《灵枢.五十营》中言经气循行一周的时间是28分钟48秒,在《灵枢.营卫生会》中言:营在脉中……五十而复大会……。从中知营卫循行一周时间是30分钟。现代针灸留针30分钟差不多都是这么来的。

  这是常用的留针时间,但临床上还是要灵活运用的。

  见寒热病证中,遵循寒者留之,热者疾之,如患者患处明显灼热疼痛,我习惯性的用透天凉手法缓进急出行针后留针时间不会超过10分钟,而患者患处沉重畏冷就留针时间久点针柄上可配合艾柱,时间可以在30-50分钟都可以的。

  见虚症则应留针,见实证则疾出针。

  见久病因邪气入深而病久,故应深刺而久留针,新病反之。

  对体质虚弱和久病的患者不应产生较强的针刺反应,而应以持续弱反应治疗,故留针时间宜短不宜长,防止出现晕针或者保持一个姿势太久患者不舒服。

  再有,留针应天时季节,《内经》认为,留针与否应考虑季节,《灵枢·本输》论述春夏秋3季各选其相应的腧穴治疗,但不留针,只有冬季才“冬取诸井诸腧之分,欲深而留之”。《灵枢·四时气》亦云:“冬取井荥,必深而留之。”还有,留针应考虑患者的体质,《内经》认为,刺年壮者应留针,刺瘦弱者不应留针或少留针。

  总而言之传统理论认为,留针与否及留针时间长短应考虑诸多因素,如季节、病情、患者体质及所取的经络腧穴。

  今天就先说这三个问题先,后面几期会继续讲下进针深度,进针位置,进针后的捻转补泻,带针运动,以及对针具的选择等等都要注意的。

  最后该系列会以和学生一问一答的形式叙述我自己的临床经验与体会,欢迎各位同行交流与指正。

  下一期线上针灸培训会在近期开展,有兴趣的可以私信公众号后台,如有条件可以线下自费来温州提供跟师学习,内容以一针镇痛的腕踝针,五腧穴的运用,脏腑辩证施针这三大块,捎带一点康复运动链的思路施针。
针灸临床经验专题:小小进针却有千般讲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