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字:堡
字典参考:
文字:堡
- 拼音:bǎo、bǔ、pù
- 部首:土
- 总笔画:12
- 部首笔画:3
释义:堡 (形声。从土,保声。堡是后起字。本义:土筑的小城)
- 同本义:据险筑堡以自固。
- 关中堡壁三千余所。
- 又如碉堡;堡障(用于防守的小土城)
- 指堡垒:送将军登空堡上。
- 城堡(堡垒式的小城);碉堡
堡的详细解释
堡的含义与历史背景
“堡”字的本义为土筑的小城,源自古代防御工事。《晋书·符登载记》记载:“据险筑堡以自固”,描述了人们利用地形优势修筑堡垒以巩固自身安全。在历史上,堡不仅是军事防御设施,也是地方行政中心或居民聚集点。
堡的多种用法
军事用途
作为军事术语,“堡”指的是军事上用于防守的建筑物。例如,《大铁椎传》中有“送将军登空堡上”的描述,形象地展现了士兵登上堡垒进行防御的情景。
地理和建筑
除了军事用途外,“堡”还用于形容具有防御功能的建筑物,如碉堡、暗堡等。此外,在一些地区,地名中的“堡”常用来表示有城墙的村镇或集镇。例如吴堡县(陕西)、柴沟堡(河北)等地名均使用了“堡”字。
比喻义
“堡”也可以比喻为难以攻克的事物或不容易接受进步思想影响的人,如“科学堡垒”、“顽固堡垒”等。
堡的历史政策应用
堡垒政策
在近代史上,国民党政府军在对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五次围剿时采用了所谓的“堡垒政策”。该战术通过逐步推进并压缩根据地来企图消灭红军。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也采取了类似的策略。
堡在诗词中的表现
诗词内容
尽管“堡”字并非古诗词中的常见词汇,但在某些描写边塞风光或战争场景的作品中,它仍有所体现。例如唐代诗人岑参的《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诗中虽未直接提及“堡”,但可以联想到边疆哨卡及驻守士兵的生活情境。
与堡相关的成语
成语列举
- 坚不可摧——形容非常坚固,无法破坏。
- 固若金汤——形容防御工事极为坚固。
- 易守难攻——指地理位置容易防守却很难进攻。
- 铜墙铁壁——形容防御体系非常牢固。
堡的组词示例
组词列举
- 城堡
- 碉堡
- 堡垒
- 暗堡
- 土堡
- 堡子
- 堡寨
- 堡障
- 堡礁
- 堡门
- 堡垒
- 堡塔
- 堡楼
- 堡亭
- 堡桥
- 堡壕
- 堡城
- 堡台
- 堡壁
- 堡垣
文章总结
堡的意义和文化价值
综上所述,“堡”字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汉字,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从古代防御工事到现代的地名用字,“堡”见证了中国历代社会变迁和技术发展。同时,作为一种象征性符号,它在文学创作、军事战略以及日常生活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