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民俗-钱品级谱


契丹是个汉化很深,又特别注重保存民族传统的民族。自契丹民族诞生之日起,他们就全方位开放,主动吸收各民族文化的精髓,并努力发展本民族文化,逐渐在契丹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吸收了汉、突厥、回纥、鲜卑、渤海、高丽多种文化形成的大一统的,当时最先进、最富活力的大辽文化。大辽文化表现在民俗钱币的铸造上,就自觉或不自觉地孕育出一种独特的、气势澎湃的、独步天下的、具有王者之气的,属于契丹自己的民俗钱。

和唐代民俗钱相比,辽钱虽缺少唐钱的雍容华贵,却充盈着草原扑面而来的清新、雄浑、质朴。和五代民俗钱相比,辽钱成为群雄钱仰视的偶像,绝无五代十国民俗钱之猥琐,庸俗,奴颜婢膝和铜臭味道,而独具一种粗犷、坦荡、英姿勃发的霸气。和宋代民俗钱相比,辽钱没有宋钱那种文弱、细腻、扭捏的女人之气,有的是顶天立地气壮山河义薄云天的男子大丈夫豪情万种的气慨。

辽代民俗钱无论在文字书法、图案设计、形制铸做、材质选用诸方面,都比辽行用钱更精致、更大气、更精美。它们都是辽朝制做,所以其中蕴含的政治宣传目的非常明显,这也是辽代民俗钱有别于其它朝代民俗钱的地方。辽代民俗钱品种超百,对它们的品级的区分标准,本谱是以国俗用钱为上、中品,其中品类绝大多数是官方用钱。因这部分用钱是用于国家礼仪活动(礼仪,祭祀),政体活动(巡狩,捺钵),宣教活动(发布王信,宣讲儒道),外交活动(庆典聘享,恩赏),多精工铸造、不计成本,全部文字优美、图案典雅、具有非常高的艺术美感。

而下品、低品主要为民俗用钱,如节庆祭祀,婚丧嫁娶,礼佛崇道,玩乐嬉戏等用。这部分钱虽然在形制工艺,用材设计上略逊于国俗官方用钱,但在文字书写,图案设计,外观造型方面,更朴实、自然,虽无雕琢繁复之美,却具出水芙蓉清丽之姿。别有风情万种可供藏者细细品鉴,慢慢咀嚼。契丹(辽)民俗钱品级谱,亦按一特四品五等二十级区分优劣,具体品级如下:

特级契丹(辽)民俗钱:

宫廷手雕 “封官钱”、“赏功钱”、“赏赐钱”、“捺钵钱”黄金大钱;各种正用钱雕祖、雕母;特殊材质,如金银、翠玉、角木石等精美手雕特制钱。特种超大型镇库、祭祀钱。

官铸契丹(辽)民俗钱品级谱:

上品:各种契丹文吉语钱、宣教钱、祭祀钱、赏封钱;各种非正用钱雕祖、雕母;各种正用钱文钱背铭吉语或优美生动图案厚重大型钱;特铸厚重镇库钱;开炉钱;庆典钱;早期大型头版钱;成套的精美套子钱;具有与史上重要事件有关的历史价值的特殊吉语钱、聘享钱;特别精美阔大厚重的图案钱、镂空钱。

中品:特厚钱;超大钱;书法、图案艺术高超品;重要吉语钱、聘享钱;宫钱;名誉品;精铸品;早期品。

下品:护身符钱;中档祭祀钱;不成套套子钱;生肖钱;中档镂空钱;普通厚重大型吉语钱;精美图案钱、镂空钱。

低品:佩饰钱;玩赏钱;婚庆钱;念佛钱;符咒钱;丧葬钱;秘戏钱;祝寿钱。

各品中亦可根据珍稀情况,再分为珍罕稀少多五个等级。民俗钱品级分类比正用钱麻烦复杂得多。首先,民俗钱不具有货币职能,所以人们不注重它的真假。泉界公认的老话:“玩钱无假钱”,说得就是这个意思。民俗钱只有制作时间上的差别,只有艺术表现力的强弱,只有原铸、翻铸、仿铸的不同,只有质量上的优劣。当代仿铸品,只有现代工艺品价值,而真正的辽代民俗钱却拥有文物价值、历史价值、考古价值、艺术价值等多种价值形成的收藏研究价值。所以,拿现代仿品冒充辽代民俗钱卖,就不仅是知假卖假的事了,而是货真价实的诈骗。把后铸钱当辽代钱买,就不光是“走眼”,而是瞪着眼睛受骗。

其次,民俗钱的价值在于原铸,也就是眼下时兴的“头版”或“头炉”钱。翻铸、仿铸、后铸;二版、再版、翻版;第二炉、第三炉、边炉、私炉等货色,不仅质量、精美程度不一样,而且形制大多走样。所以只有原铸、头炉、头版钱才能进入上等品级,展示出优等价值。

其三,不同品种的辽代民俗钱,如何区分它们的价值?除了先认定是否官方用钱(具有天生的高价值),重要是要看看它是不是辽代民俗钱中的主流钱币?辽代民俗钱中,千秋万岁、皇帝万岁、家国永安、福德长寿、天下太平、天寿永吉、龟龄鹤寿,以及契丹文天朝万岁等钱文钱和吉语钱构成的民俗钱,约占全部辽代民俗钱的50%以上。凡以上钱文或吉语民俗钱,就比普通民俗钱价值高。再有契丹文民俗钱价值也更高,珍贵等级也更高。这是历年市场所确定的价值标准。

其四,和年号钱一样,物以稀为贵,物以美为贵。稀缺的,精美的,就一定价值不菲。至于名誉品,早期(明以前)谱录记载品价值更是理应更高。

总之,辽民俗钱比其它朝代的民俗钱,更具有天生的丽质、高贵的品级,是目前钱币市场最具升值潜力的品种。

以上三个品级谱囊括了约上千种契丹(辽)的钱币,构成了较为完整的契丹(辽)钱币品级谱。虽然尚不完美、详尽、准确,但对收藏研究契丹(辽)钱币的朋友,应该多少能起到了解契丹(辽)钱币全貌的参考辅助作用。如能达到这个抛砖引玉的目的,笔者也就心满意足了。

泉痴山人2007年4月2日14时初稿于京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