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四卦怎么占卜

  一般情况下,好多人认为周易就是易经、易经也就是周易。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周易与易经是有区别的。这其中最主要的是历史的因素,而因此也就产生了概念的大小不同。

  所谓的“易学三圣”,其第一圣是人文初祖伏羲。伏羲画出了代表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的八卦,这是中国文化的起源。

  第二易圣就是周王朝的奠基者西伯侯姬昌,周文王是他死后的谥号。《史记·周本纪》记载:“西伯盖即位五十年。其囚羑里,盖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商朝末年,纣王忌惮周国的强大而把周文王囚于羑里,文王即在此间将伏羲八卦上下相重,演变成了六十四卦,并配上了卦辞、爻辞(另有说法周文王配卦辞、周公旦配爻辞),《周易》或简称《易》就这样诞生了。

  《周易》的名称最早见于《周礼·春官·大卜》。《周礼》传说是周公旦所作。《周易正义》孔颖达《论三代易名》:“《周易》称周,取岐阳地名。《毛诗》云'周原膴膴(wǔ舞)’是也。又文王作《易》之时,正在羑里,周德未兴,犹是殷世也,故题周别于殷,以此文王所演故谓之《周易》。其犹《周书》《周礼》,题周以别余代。故《易纬》云'因代以题周’是也。”朱熹《周易本义·周易上经》注:“周,代名也;易,书名也。”

  八卦演变成六十四卦,其预测的准确率就大大提高了。周文王在羑里不但算出了长子伯邑考要来看望自己而且肯定被害,还不得不假装自己什么都算不准而喝下长子的肉羹,这样才回到了西岐。《左传》、《国语》、《论衡》、《周易古筮考》等书中记载了很多卦例,非常经典。

  周易六十四卦预测的准确率虽然提高了,但只有极少数人能看懂卦辞、爻辞。这时,第三位易圣应运而生,那就是孔子。《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这几篇就是《易传》,是解释《周易》的,以后的《周易》书都插在各卦、爻后及书后。

“周易”与“易经”哪个更广泛一些呢.jpg

六十四卦大全

六十四卦每一卦详解

  《易传》一共七种十篇,即《彖上》《彖下》《象上》《象下》《文言》《系辞上传》《系辞下传》《说卦》《序卦》《杂卦》,被称为“十翼”。

  可能是因为《周易》的神圣,躲过了秦始皇的焚书坑儒。

  汉初,为了休养生息,采用黄老之道。几十年后,汉武帝(前141-前87在位)欲有所作为,改变指导思想,于是采用了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五经博士”。从此才有了儒家的“五经”即《诗经》《书经》《礼经》《易经》《春秋经》。《易经》之名第一次出现。

  现在我们就可以把《周易》与《易经》区别一下了。第一,在汉武帝之前没有《易经》,只有《周易》,绝对不能说周文王写出了《易经》,也不能说孔子研读《易经》。在汉武帝确定《周易》成为儒家经典后之后,可以笼统地称《周易》为《易经》,这就是说广义的《易经》可以与《周易》画等号。第二,狭义的《易经》专指六十四卦的卦辞、爻辞,不包括《易传》即“十翼”,这就像《春秋》与《左传》《公羊传》《谷梁传》一样。平时我们常说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等名言,确切地说是出自《易传》而不是狭义的《易经》。

  历史上有关《周易》的著作也大都称《周易》,如权威的《十三经注疏》所收的魏王弼和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疏的《周易正义》,唐李鼎祚的《周易集解》,宋朱熹的《周易本义》,清孙星衍《周易集解》,近人有闻一多的《周易义证类纂》,李镜池的《周易通义》,高亨的《周易古经今注》《周易大传今注》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收易类书目绝大部分称《周易》或简称《易》,只有很少一部分称《易经》。1988年“周易热”时,岳麓书社出版了南怀瑾、徐芹庭译注的《白话易经》,看出版说明才知道译注者的原书名为《周易今注今译》,说明了出版社及编辑的无知与画蛇添足。

  1989年5月,中国周易研究会成立(1996年改为中国周易学会),首任会长是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唐明邦。1994年1月,河北省周易研究会成立,会长是张志春老师。以唐明邦、张志春这样的博学大家,他们都选择了“周易”而非“易经”,可见一斑。

  综上所述,“周易”要比“易经”的范围更加宽泛,即“周易”可以盖住“易经”,而“易经”却盖不住“周易”。

  “周易”与“易经”哪个更广泛一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