爻辞断卦,偶有所得
前几天把钱包丢了,情不自禁和朋友发牢骚,忽然想起一个月之前随意摇出的卦,朦胧中记得好像是要破财的意思,当时没太在意,但具体是什么卦还是记得,结果翻出一看爻辞,那感觉不亚于五雷轰顶,不禁感叹难道冥冥中自有定数?卦为震为雷变雷泽归妹,六二爻动,爻辞为震来厉,亿丧贝,跻于九陵,勿逐,七日得。下面我引用一下几本易书的解释。
《周易六十四卦通解》的解释:厉,猛也,危也。亿,度也,事未至、未著而先谋度也。贝,所有之资财也。跻,升也。九陵,陵之极高者也。逐,往追也。六二以柔居阴,当位得中,距初九震主最近,又以柔乘刚,受震最猛,致其处境最为危厉,故云“震来厉”。六二以震来猛厉,其力不足以当,自忖将丧其所有,先登高陵,飘然远举以避祸。六二对其所有之宝货当舍则舍,并不吝惜,非若常人辄为逐外物而舍己身。盖震雷之来虽猛,然时过境迁,则归复其常,六二因能固守其中正之德,则其所丧之贝,七日后终能复得。案卦有六爻,七日则变。“七日得”,喻六二柔中守正,今虽失之,终必复得也。
《六十四卦经解》的解释:厉,危也。十万曰亿,大也,多也。贝水介虫,背隆如龟,腹下两开相向如鱼齿形,种类不一,又有水陆二种,亦在海,亦在山。古者货贝而宝龟,犹后世之币,周而有泉,秦而废贝。九陵,如《孟子》云“虽若丘陵”,言多也。初至四体离,故称“贝”,互艮为山陵,四阳为九。跻,齐足也。震为足,阴爻对举之象,“逐”文从“豕”,坎为豕,震足合之,七日复之,七日来复也。又“乘刚”,故“厉”。噫,叹词也。坤为丧,三动离为蚌,故称“贝”。在艮山下,故称“陵”。震为足,足乘初九,故“跻于九陵”。震为逐,谓四已变,体复象,故“丧贝”“勿逐”。三动时,离为日,震得庚数七,故“七日得”也。
《高岛断易》的解释:二得坤体,居内卦之中,“震来”者,与初爻辞同,威声急激,故曰“厉”。“亿”叹辞,坤“东北丧朋”,震东方,震出则坤之朋丧,二贝为朋,“丧朋”,即“丧贝”也。古者十朋五贝,皆用为货,是贝为重货。震为陵,初居阳九,故曰“九陵”,二据初之上,故曰“跻于九陵”。震为逐,坤丧其贝,震二逐之,不知穷通得失,自有定数,逐之而得,不逐亦未始不得也。故曰“勿逐”。震下坤上为复,复曰“反复其道,七日来复”,谓阴阳之数,各极于六,至七则相对而冲,二则返,返则丧于前者,可复得于后也,故曰“七日得”。是复之内卦,本为震也,复曰“朋来无咎”,“朋”即为“贝”,“来”即为“得”。《象传》以“乘刚”释之,谓六二阴柔,下乘初爻之刚,以致丧其资贝,故有“震来厉”之危。
《周易尚氏学》的解释:来者,复也。震来厉,言阳复初。二乘之,故危厉不安也。亿、噫通。《释文》云:“本亦作噫”。虞翻云:“惜辞也。”艮为贝,震者艮之覆,故丧贝。古以贝为货币,因厉丧贝。震为言,故曰惜辞。郑作十万解,似不如虞义也。二至四艮,艮为陵,艮阳在上,阳老故曰九陵。震为跻。跻,升也。而坎为盗,在艮陵上,言有人持贝,跻九陵以去也。然不必逐也。震为遂。数七,故曰七日。震为复。勿逐七日得者,言所丧之贝不必追逐,至七日自然来复也。
记得那天我坐车回家,车上很挤,而且还很堵车,足足颠簸了两个多小时才到站,下车后我去超市买东西,一看包发现拉链被拉开,我心想肯定是遇到小偷了,果不其然,我的紫色钱包在车上不知什么时候被偷走了,因为上车之前还买过东西,所以不可能是在别的地方丢的,天那,我的全部家当都在那个钱包里,虽然现金只有一百多块,但卡和身份证都在包里,损失惨重啊,基本上就等于身无分文了,当时知道自己丢钱包了,我发现自己第一反应却很平静,然后到家,和父母一说,就打电话挂失卡,第二天去银行办正式挂失,银行小姐说你七天以后再补办新卡吧,结果我过了整整一周穷困潦倒的生活,一周后,我补办新卡,全部钱财又回到手中,你可能要说了,但是你毕竟还丢了一百多块钱呢,且慢,就在这几天,我妈意外中奖得了一个自行车,是不是也值几百块呢,这样看来,亿丧贝,跻于九陵,勿逐,七日得,几乎每一句都得到了印证,亿丧贝丢了很多钱,跻于九陵,在9车上很挤,勿逐,不要着急,七日得,七天以后银行就会把钱转到新的帐户上。由此可见,每句爻辞都和我丢钱的事情有暗合之处,这就不能仅仅解释为是巧合了。
从上面几种易书对爻辞解释的水平来看,我认为还是《高岛断易》和《周易尚氏学》造诣较高,其他文学之士编纂词义,硬套易理实在与这两部书不可同日而语,经典就是经典啊。但我认为高岛的书与尚氏的书相比,思路更开阔一些,谈到了卦变,讲出震为坤体,一阳来复而成,这样比尚氏就说艮有贝象来说,我认为更可取一些,但我这也是管中窥豹之语,还请大家有什么感想或想法多多交流。
以上的事情是我的亲身经历,我只想说冥冥中真的自有定数,冥冥中自有天意,而我们只有自求多福,尽量多做些好事,改正自己的缺点,不断加深自身修养,这样就会自天佑之,吉无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