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本《周易》由3个部分组成:(1)64组6层(6爻)卦画。(2)64个卦名、386条爻辞。(3)10篇易传。卦画是数学之书,爻辞是占筮之书,易传是哲学之书,不可一概而论,否则即沦为盲者摸象。
孔子时候,易传尚未出现,人人都知《易》是占筮之书,他会揲蓍起卦是当然之事,“孔子自言百占而七十当”,但他认为揲蓍起卦不值一说,所以未曾与人论及。《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说“孔子传易于商瞿”,估计就是传授了“周易筮法”。
70岁以前,抱负远大的孔子对它不屑一顾,因为当时的孔子认为“德行亡者,神灵之趋;知谋远者,卜筮之察”——道德丧失,才去求助神灵,缺少知谋,才去占筮(帛书《要》)。孔子70岁(56+14)返鲁后,笔削《春秋》,读《易》苇编三绝,此时的孔子,经过14年的列国奔波,理想破灭,心灰意冷,不再孜孜于仕途,终于能够坐下来平静地写作和读书了。
孔子读《易》,不是为了占筮,“《易》,吾后其祝卜矣,吾观其德义耳也。吾求其德而已,吾与史巫同涂而殊归者也”(帛书《要》)。于是,孔子故意曲释《恒》卦的九三爻辞:“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说得好啊’):‘不恒其德,或承之羞’,不占而已矣(‘不仅仅是占辞而已’)”(《论语·子路》)。
李镜池指出:“孔子虽然承认《周易》是占筮书,却又把‘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当作行为修养之辞,讲人要有恒心和毅力。其实原文是写古代狩猎生活,德与得通,羞是馐的本字。二句意谓:打猎不能常获禽兽,别人送来了美味食品。这是原始社会的遗风,猎者把最好的送给没猎到的人。孔子根本不懂,而开了以己意解说《周易》的先河”(《周易通义·前言》)。
其实,孔子不是不懂,而是别出心裁,故意为之,在《周易》的占筮功用之外,发掘修德新意,竭力向人证明,《周易》不仅仅是一部占书,更是一部修德之书。
在《论语》中,具体谈到《周易》爻辞的,只有这一句,说明孔子关于“《周易》是一部修德之书”的命题,并无系统的论述。孔子对此深感遗憾和无奈(《论语·述而》:“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因为“无大过矣”悔涩费解,故司马迁改为“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改动了文字,但未改其意——研究《周易》未有自豪成果而心怀遗憾和无奈,这就是史学大家处理史料的高明之处)。
但是,孔子开辟了“以己意随便解释《周易》”的先例。
李镜池指出:“到了秦汉,出现了伪托孔子作的《易传》七种十篇,这是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儒生们私相传授之作,打着说《易》的牌子,暗地里批评秦始皇严刑峻法” (《周易通义·前言》),实为真知灼见:《易传》写于秦火之后,秦亡之前,作者们对焚书坑儒心存余悸,不敢透漏真实姓名,后儒不明就里,遂认定为孔子所撰。到了欧阳修,就提出“《易传》非孔子作”(《易童子问》))。
《易传》虽然不是孔子所作,但孔子的奠基作用是不容抹杀的。《易传》对《周易》卦画、卦名和爻辞进行了哲学解释,借题发挥,表现了一种辩证唯心的哲学思想。《易传》对中国政治、军事、经济、伦理、哲学、文学、医药、建筑、绘画、音乐、数学、化学(炼丹术)、武术、气功……都产生过巨大影响。

周易八卦是老子大道的基础,老子大道是对周易八卦的继承和发展,二者之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然而,从认识深度上讲,老子大道已经超越了周易八卦的束缚,它从静态的辩证法上升到动态的辩证论高度。停留在观点环节人们很难把握周易八卦与老子大道的本质区别。只有上升到图像对比的高度,才能将二者之间具有的本质区别清晰地展示出来。
可喜的是,最近我在一位网友的博客上发现了表述老子大道的动画片,这样一来,可以直观地通过图像对比的形式解说周易之道与老子大道的本质区别。
先看周易八卦的图像,它是这样的形式:
静态的道符就是周易八卦告诉人们的逻辑规则:两分法——同一律,一分为二的辩证法。
它的理论根据就是周易书中的观点:一阴一阳谓之道。
将这个图像转化为动态的形式,就是老子的大道告诉人们的逻辑规则:三分法——对立统一律。它的理论根据就是老子大道的观点: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在这个动画片中, “ 万物 ” 隐藏在 “ 阴阳 ” 的后面,“和”则通过大大的一个“道”字凸 显出来。 “ 阴阳 ” 是不断运动的形式,它是连续性的变化过程,“道” 则 把握了 “ 阴阳 ” 的运动和它运动的结果。从而实现了对运动过程的全面把握。这样一来,运动过程和运动结果合二而一,成为大道自身内部的两种属性:过程是动态的形式,结果是静态的属性。
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网上搜索一下,我就把准确表述老子大道的动画片找到了。在这里非常感谢研究老学的这位网友,它准确地绘制出老子大道的动画片。要知道,这个动态的道符并不是周易八卦自身具有的哲学理念,而是老子大道的 哲学 理念。尽管 人们从周易八卦中可以演化出六十四卦,但是,这种演化并不是连续性的运动模式,而是间断性的认识过程。真实的运动是老子大道才具有的哲学理念。间断性的认识,不断地进行分化,这是认识形式具有的特点,人类自身具有的认识过程本质上不具有连续性。因为它受到认识能力和思辨深度的制约。
认识运动和存在运动的区别就在于:存在环节的运动本质上是连续性的,认识环节的运动本质上是间断性的。认识运动的间断性源自认识能力,智商的高低不同。受认识能力的制约,现实中人们很难进到理性认识的高度,因为理性认识的根基不是具体的存在物,而是抽象的动态关系。这就是老学研究者迟迟不能破解老子大道的原因。老学研究者没有进到思维如何把握运动的环节。只是停留在周易八卦到六十四卦的演变形式上。头脑中没有动态的两分法 和 三分法之间的一体关系,只有静态的两点论和辩证法。这样的思维方式绝对不能解读老子大道的动画片。因为只有理性的逻辑思维才能将这个运动的道符里面包含的逻辑规则展示出来

台湾学者陈立夫先生提出,儒家思想来自《周易》,道家思想来自《归藏易》,墨家思想来自《连山易》。(见陈立夫主编《易学应用之研究》第1辑,台湾中华书局)程迥提出:“《连山》、《归藏》宜与《周易》数同而其辞异。”(朱彝尊《经义考》卷二.易一)这话恐有一定道理。既然同称为《易》,三者在一些基本点必定是相同的,卦象应是三易能够对话的桥梁。因此,我们认为,墨家和儒家、道家一样,也同《周易》有密切的渊源关系。本文将从象数与义理两个方面具体讨论《周易古经》与墨家思想的关系。为了讨论的方便,首先请允许我们从墨家思想的基本特征谈起。
墨家思想的基本特征
  《庄子.天下篇》论墨家
  《庄子.天下篇》把墨家列为首家。其云:“不侈于后世,不靡于万物,不晖于数度。以绳墨自矫,而备世之急。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墨翟、禽滑肔闻其风而悦之。为之,大过;已之,大循。作为《非乐》,命之曰《节用》;生不歌,死无服。墨子泛爱兼利而非斗,其道不怒,又好学而博,不异,不与先王同,毁古之礼乐。……古之丧礼,贵贱有仪,上下有等。天子棺鑡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今墨子独生不歌,死不服,桐棺三寸而无鑡,以为法式。以此教人,恐不爱人;以此自行,固不爱己,未败墨子道。虽然,歌而非歌,哭而非哭,乐而非乐,是果类乎?其生也勤,其死也薄,其道大觳。使人忧,使人悲,其行难为也,恐不可以为圣人之道,反天下之心,天下不堪。墨子虽独能任,奈天下何?离于天下,其去于王也远矣。”“禹,大圣也,而形劳天下也如此。使后世之墨者,……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曰:不能如此,非禹之道也,不足谓墨。”
  综《庄子.天下篇》所述,墨家思想有如下5个特点:(1)节用;(2)非乐;(3)泛爱兼利;(4)不异(尚同);(5)自苦。
 《尸子.广泽篇》论墨家
 《尸子.广泽篇》把墨子思想的特点简要地概括为“贵兼”。其云:“墨子贵兼,孔子贵公。”梁任公解释这句话时说:“墨子贵兼者,墨子主兼爱,常以兼易别。故墨子自称曰:兼士。其非墨家者,则称之曰:别士。”(见王蘧常《诸子学派要诠》第65页,中华书局、上海书店联合出版,1987年版)。
  兼爱应该是墨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孟子在批评墨子和杨朱时说:“杨朱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也是把兼爱作墨家思想的特征,予以鞭挞。同时,兼爱也是与尚同(无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个思想特征,尚同是兼爱的理论基础,兼爱是尚同(无异)在社会伦理领域中的具体表现。
  《荀子.非十二子》论墨家
 《荀子.非十二子》批评墨家时说:“不知壹天下、建国家之权称,上功用,大俭约而鑢差等。曾不足以容辨异,县君臣。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是墨翟、宋镳也。”
  根据以上所论,墨家思想特点又可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1)上(尚)功用;(2)大(尚)俭节;(3)鑢(无)差等。
  《荀子.天论》与《荀子.解蔽》论墨家
 《荀子》之《天论》与《解蔽》把墨家思想概括为两个特点:一是“有见于齐而无见于畸”;二是“蔽于用而不知文”。《天论》篇对第一个特点的评价是:“有齐而无畸,则政令不施。”《解蔽》对第二个特点的评价是:“由用谓之道,尽利矣。”事实上,《荀子.天论》所概括的墨子思想的第一个特征也就是《天下篇》的“不异”和《非十二子篇》的“鑢差等”;《解蔽篇》所概括的墨子思想的第二个特征也就是《非十二子篇》提出的“尚功用。”与前者不同的是,荀子在这里论述了“齐”与“用”的消极意义,认为“齐”的消极后果是“政令不施”,因为政治法律制度设置的初衷就是治理各种有差别的现象,如果像墨家那样“尚同”、“兼爱”,那么,政治、法律制度就失去了实施的对象,因而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用”的消极意义在于“不知文”,在于“尽利矣”,也就是说只讲狭隘的实利与功用,而不知文饰与形式之功用,只讲物质之功用,而不知精神之功用。故梁启超称荀子对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这一评价,“极得墨子之症结”。
  《吕氏春秋.不二篇》论墨家
 《吕氏春秋.不二篇》曰:“听群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何以知其然也?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子贵廉。”
  孙诒让曰:“廉,疑即兼之借字。”(孙诒让《墨子间诂》引《吕氏春秋》)。梁启超先生则认为,廉是兼的刨字。(梁启超《尸子泽篇吕氏春秋不二篇合释》)因此,《吕氏春秋.不二篇》把墨子的学派特点概括为贵兼,这与《庄子.天下篇》所概括的“泛爱”,《尸子.广泽篇》概括的“贵兼”,其含义是完全一致的。
  《韩非子.显学篇》论墨家
 《韩非子.显学》论墨家曰:“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自墨子之死也,有相里氏之墨,有相夫氏之墨,有邓陵氏之墨。故孔墨之后,儒分为八,墨离为三。取舍相反不同,而皆自谓真孔墨。孔墨不可复生,将谁使定后世之学乎?孔子墨子俱道尧舜,而取舍不同,皆自谓真尧舜。尧舜不复生,将谁使定儒墨之诚乎!……墨者之葬也,冬日冬服,夏日夏服,桐棺三寸,服丧三月。世主以为俭而礼之。儒者破家而葬,服丧三年,大毁扶杖,世主以为孝而礼之。夫是墨子之俭,将非孔子之侈也。是孔子之孝,将非墨子之戾也。今孝戾侈俭,俱在儒墨,而上兼礼之。”
  由上所论可见,在战国时期墨家已分为三,儒则已分为八,三家墨学,虽取舍不同,但从《显学篇》的记载来看,墨家思想的特点可概括为:(1)节俭;(2)节葬。
  《淮南子.要略篇》论墨家
 《淮南子.要略篇》云:“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以为其礼烦扰而不说,厚葬靡财而贫民,服伤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禹之时,天下大水,禹身执鑥垂,以为民先。剔河而道九歧,凿江而通九路,僻五湖而定东海。当此之时,烧不暇鑦,濡不给鑧。死陵者葬陵,死泽者葬泽。故节财、薄葬、闲服生焉。”
  根据以上所述,墨家思想特征应概括为:(1)节财;(2)薄葬;(3)兴民利。
  《史记.太史公自序》论墨家
 《史记.太史公自序》载司马谈《论六家要指》认为,“墨者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鑩循,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墨者亦尚尧舜道,言其德行曰:‘堂高三尺,土阶三等,茅茨不翦,采椽不刮。食土簋,啜土刑,粝粮之食,藜藿之羹。夏日葛衣,冬日鹿裘。’其送死,桐棺三寸,举音不尽其哀。教丧礼,必以此为万民之率。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夫世异时移,事业不必同,故曰:‘俭而难遵。’要曰:强本节用,则人给家足之道也。此墨子之所长,虽百家弗能废也。”
  可见,司马谈认为墨家思想之长是:(1)强本节用;(2)人给家足。其不足则是:尊卑无别(尚同)。
   《汉书.艺文志》论墨家
  《汉书.艺文志》曰:“墨家者流,盖出于清庙之守。茅屋采椽,是以贵俭;养三老五更,是以兼爱;选士大射,是以上贤;宗祀严父,是以右鬼;顺四时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视天下,是以上同。此其所长也。及蔽者为之,见俭之利,因以非礼;推兼爱之意,而不知别亲疏。
  可见,班固认为,墨家思想的优点在于:(1)贵俭;(2)兼爱;(3)上贤;(4)右鬼;(5)非命;(6)上同。其不足则为:(1)非礼;(2)不别亲疏。
  至此,我们可以依据上述九家对墨家思想的概括,给墨家画出一个较为完整的轮廓:“节用”、“非乐”、“泛爱兼利”、“不异”、“自苦”(《庄子.天下篇》)、贵兼(《尸子.广泽篇》)、“上功用”、“大俭节”、“鑢差等”(《荀子.非十二子》),“有见于齐而无见于畸”《荀子.天论》、“蔽于用而不知文”(《荀子.解蔽》)、贵廉(《吕氏春秋.不二篇》)、“节俭”、“节葬”(《韩非子.显学》)、“兴民利”、“节财”、“薄葬”(《淮南子.要略》)、“强本节用”、“人给家足”(《史记.太史公自序》)、“贵俭”、“兼爱”、“上贤”、“右鬼”、“非命”、“上同”、“非礼”、“不别亲疏”(《汉书.艺文志》)。如果去掉了一些重复性的概括,对墨家思想的基本特征,可作如下概括:
  (1)贵节非乐;(2)贵兼泛爱;(3)尚用尚齐;(4)兴利节用;(5)尚力自苦;(6)尚贤尚同;(7)右鬼薄葬;(8)非礼非命。
  以上八点作为参照,去检查《易经》,我们发现上述思想中的许多内容,都可以在《易经》中找到蛛丝马迹,尤其是尚节、尚力、尚用、兴利等,在《易经》中皆可见其端绪。
《节》卦与墨家的尚节思想
  我们认为,《节》是墨家节俭、节用、节财思想的最早渊头,这一点,无论从卦辞,还是爻辞上都可得到说明。
  就卦象来看,《节》卦为下兑上坎。兑为泽,坎为水。水入泽中,泽满则溢,故应予以节制。孔颖达曰:“节者,制度之名。节止以义,制事以节,其道乃亨,故曰节亨。”(孔颖达《周易正义.亨》)《程氏易传》云:“事既有节,则能致亨通,故节有亨义。”朱熹《周易本义》则云:“节,有限而止也。为卦下兑上坎,泽上有水,其容有限,故为节。”因此,“节”在《易经》中,不仅仅是一种节俭之德,也是一种社会制度和规范,还是一种体现宇宙天地变化的原理和法则。
  同时,《节》之内卦兑为一阴二阳,上坎二阴一阳,故为三阴三阳卦。按照朱熹的说法,“凡三阴三阳之卦各二十,皆自《泰》、《否》而来”(朱熹《周易本义.卦变图》)。故《节》当自《泰》来。虞翻曰:“《泰》三之五,天地交也。五‘当位以节,中正以通’,故‘节亨’也。”(李鼎祚《周易集解.节》)。意谓《泰》卦下乾上坤,下乾的九三爻上升到上坤之中位,与其互易而成《节》卦。因《泰》卦乃“小往大来,吉,亨”之卦,且成《节》之后,《节》之内卦兑外卦坎皆为刚柔得中,故节有亨通之义。
  正因为节有亨通之义,因此,《彖传》赞美“节”曰:“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天地宇宙因为有了节,才使得四季井然有序,生生不已。圣人效法天地之节德,建立制度以规范人们的言行,如此则不伤财,不害民。相反,如果不按照“节”的规范和要求去做事,甚至以节为苦,肯定是不行的。节作为一种美德、制度、规范和原理,其本质含义就是守持正固。正是在此意义上,卦辞说:“苦节,不可。贞。”
  因此,单是从卦辞上就不难看出,在《易经》中,节无论是作为一种道德规范,还是作为一种社会制度,还是作为天地宇宙的原理法则,同后来墨家所讲的“节用”、“节葬”、“节财”、“利民”思想都是相贯通的。这一点从《节》卦的爻辞中,亦可得到验证。
  初九爻曰:“不出户庭,无咎。”《象传》释此爻曰:“不出户庭,知通塞也。”《一切经音义》云:“在于堂屋曰户。”户庭,应为堂屋之庭,朱熹解为“户外之庭”(朱熹《周易本义.节》),似不妥。此爻处《节》卦之始,上应**之险。若前行,则受九二之阻塞,故宜节制慎守,不应盲目外行。如此,则无咎。尚秉和先生说:“二阳为阻,故不宜出;不出则无咎。《象》曰:知通塞,言二阻塞也。”(《周易尚氏学.节》)因此,从爻象上看,此爻意在告诫人们在做事情时,一开始就应当谨言慎行,节制自己,见通则行,见阻则止。
  金人王申子在解释《节》之初爻时说:“阳刚在下,居得其正。当《节》之初,知其时未可行,故谨言谨行。至于不出户外之庭,是知节而能止者,故无咎。”明人徐在汉曰:“坎变下一画为兑,象止坎下流。户以节人之出入,泽以节水之出入。初:不出户庭,以极其缜密为不出,此其所以无咎。”(李光地《周易折中.节》)。
从以上所释,可以看出,在初九爻中,“节”不仅是一种人伦道德,而且也是一种社会制度,也是一种自然之理。把这一原理落实到人,就是要求人们做任何事情,一开始就有节有度,谨言慎行,进退有止。
  九二爻曰:“不出门庭,凶。”初九爻说:“不出户庭,无咎”,但到了九二爻则成了“不出门庭,凶。”一为无咎,一为凶,似于理不通。从位置上看,门庭是大门庭院,户庭为堂屋之庭。为什么在户庭内就无咎,在门庭内就凶,仅从义理上难以说清,因而,关于这一爻之解释只能求诸象数,尚秉和先生说:“二比重阴,阳遇阴则通。通则利往。乃竟不出,是失时也。故凶。”其义大致是说九二阳刚居于阴位,有过于节制之象,又因其得中,有中正之德,因而具备了外出的能力。加之又有二阴在前,阳遇阴则通,但九二仍存失正无应之忧,知通不行,可谓大失其时。正如清人李光地所说:“时应塞而塞,则为慎密不出,虽足不窥户,可也。时不应塞而塞,则为绝物自废。”(李光地《周易折中.节》)。《象传》云:“不出门庭,失时极也。”说的也是这一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