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在网上提问有关于中医的问题,易德轩小编针对这个问题为你提供相关的问题解答,希望对你有帮助。
与一友人聊起中医的学习问题,友人说:整天听你忽悠,说中医多么简单,还说真懂易学的学中医有多么快,怎么不见你给别人开方子,也没见你用药治好了谁的病,见过几次都是用的道法吧。
倒是把我说得沉默半天,不是理亏,而是真不知从何说起。
现在国内的环境不允许我这样的江湖郎中胡来,正经医书实在没看过几本,又没行医证,可不敢冒那个险,早些年心态浮躁,也大着胆子给朋友出过一些方,保证痊愈是不敢吹牛,三帖以内明显见效是肯定的。
有的最终疗效不理想,追究下来,发现是药的问题,药房给抓药一是太不专业,份量不准到了离谱的程度,差一两倍的都有,还有的近似药名抓药的分不清给抓错了,二是药材质量实在让人头疼,炮制方法不对导致药力基本流失殆尽、药被药厂先提过精华后形同药渣、陈药翻新导致变药为毒等情况都不鲜见,让人着实无语。
认识好多中医的爱好者,包括一部分职业中医,学中医却不懂阴阳五行,也不相信任何易学理论,整天执着于各类秘方、各类名家医案、各类小技巧小经验,好多学术推论可以用匪夷所思来形容,其实中医离开了易学,只剩一个空壳子罢了,灵魂没了,名声能好到哪里去?八纲辨证离不开一炁周流,灵龟飞腾精髓也不在经络穴位,不懂易学,也就没有看到背后本质的可能,追逐技术有什么意义呢?
关于医易同源,有时中医疗效不理想是什么原因?
情理与天机物理窥开后,人情照破时,
情中明事体,理外见天机。
——邵雍《窥开吟?其六》
易学在历史上有两个高峰,一是汉易,一是宋易。一个易学系统无论吹成什么样,都脱离不了这两个时代的范畴,比如奇门遁甲号称追溯到玄女传黄帝,但理法仍是纯正的汉易一脉。
只有在这样的高峰时期,才会有人思索探研易学的源头,邵老夫子被后世冒名甚多,但这诗确实是他写的。
传统易道的传承路径虽然表现为师徒相传的线形,但整体看却是脉络纵横的网形,高层讲究的是一气贯通、不拘理法,一切易学应用技法皆不外如是。
各种系统皆是基本元素的不同排列组合实践,以达到内在无形规律的有形具现,也就是说所有方法(理)皆是投影。
条条大路皆可通天,哪一条能走通都是可以的,得到了“情”与“气”,才是根本,看似模糊之处,才是天机清晰所在之处。
有缘自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