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古时宝宝和当今宝宝取名用字特点

 


      1、建功立业观念。汉族自古提供“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丈夫皆有志,会见立功勋”。前句意思是功绩伟大是由于有志向,事业成功是由于勤奋工作。后句是大丈夫都有远大的志向,必将看到功勋的建立。所以男子取名多用勇,武,胜,功,刚,强,志,荣,远,高,英,雄,文,武,殿,臣,卿,品,第,俊,杰,威,豪,剑,超,卓,越,广,才,伟,业,勋,建,立,飞,治,世,天,章,浩,波,涛。雷,猛,震,昂,扬,奋,进,虎,彪,炳,炎,昭,龙等。

   2、汉民族自古崇尚纯洁,典雅,坚毅,公正,光明等品格和情操,也反映在人名用字上。多用具有这样品性的事物或形容词命名。如坚,毅,清,洁,白,光,明,亮,石,山,川,峰,岩,松,柏,梅,菊,兰,鹰,翔,辉,鹏,云,素,彦等。女子则多用贤,淑,静,慧,贞,凤,鸾,娥,婷,娜,婵,娟,云,秀,婉,妙,娇,婕,燕,晴,霞,倩,素,雅,雪,巧,佳,芳,芝,兰,莲,菊,花,华,芬,馨,娴,媛,丽,英,莉,香,芷,雯,月,艳,彩,绮,绵,美,晔,曼,浩,惠,怡,颖,梅,蓉,薇,玫,瑰,妍,嫦,娉,姝,姗,珍,琼,玉等。

      3、崇祖观念。汉族人自古有崇拜祖先的传统,形成了崇祖观念,这也体现在人名用字上。由于“华夏”“中华”均为汉族的原始祖称,后来汉,唐又是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因而人名常用“华,夏,中,汉,唐”等字。汉族人常以“炎黄子孙”自称,“炎”指炎帝即神农氏,“黄”指蕾帝轩辕氏。又有伏羲氏与女娲氏相婚而生华夏族的传说,唐尧,虞舜,夏禹等是贤德的首领,后代为了崇拜纪念他们,人名常取“炎,黄,羲,虞,舜,禹”等字,反映了汉民族崇尚贤明,不忘祖先的民族精神。近代还有光宗,耀祖,显祖,祖英,祖荣,宗英等名。

  因为尊祖敬宗,中国还存在特有的避讳现象。对帝王的名字要避讳,比如“正月”的“正”读平声,不读去声,这是因为秦始皇名赢政,和“政”同音的“正”就改读阴平。汉明帝名庄,为了避讳,把庄姓改为严姓,《庄子》也就成了《严子》。对长亲的名字也要避讳。司马迁的父亲叫司马谈,《史记》中就把“赵谈”改为“赵同”,“张孟谈”改为了“张孟同”。大诗人杜甫的母亲名字叫做“海棠”,所以杜甫的近3000多首诗歌中没有一处提到海棠,正如苏轼所说:“恰似西川杜工部,海棠虽好不留诗。”

  4、崇儒观念。汉民族长期受孔孟儒家思想的影响,崇尚伦理道德观念,所以人们命名取字也多是仁,义,礼,智,信,忠,孝,节,温,良,恭,俭,让,敬,正,恩,德,贤,明,慈,善,悌,惠,谦,廉,勤,敏,奉,慕,贞,操,守,训,光,宗,耀,祖等。

  5、吉祥观念。汉民族自古向往吉祥,福寿,安康,兴旺发达等理想,因此人的命名取字也多用吉,祥,庆,福,禄,祯,裕,兴,隆,泰,昌,盛,茂,嘉,祝,赞,禧,景,旺,发,达,春,秋,太,平,健,康,安,寿,长,祺,吉,利,永,鹤,松,玄等。

  6、爱马的观念。汉民族自古也爱马。因为马有跑得快,跑得远的特性,人们称这种跑得快的好马为“骏马”,更有一日千里之称的“千里马”“千里驹”。因此,历来人们常用“马”来象征人的“前程远大”。曹操《龟虽寿》诗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名句。人们在取名时也喜用从“马”旁的字。例如:“骏,驹,骥,骅,驷,骊,驰,骐”等字,均为历代人名常用之字。

  7、名字中的宗族观念。姓是宗族的标志,在名字中也体现宗族观念。首先表现在名字排行字辈上。,一个大的宗族不同辈分的宗亲的名字,用不同的汉字来区别,这个汉字便称为字辈。最有代表性的是孔氏。

  孔子之后,各代都有排行字辈。如元代时孔子的54代孙都用“思”字,55代孙用“克”字。到了清代,乾隆皇帝又赐给孔氏宗族30个辈分用字,即:希,言,公,彦,承,宏,闻,贞,尚,衍,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1920年,孔子的第76代孙衍圣公孔令贻,又在以上30字后续了20个字:建,道,敦,安,定,懋,修,肇,益,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