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名”与中国汉字
1. 什么是名?
我们在谈起名之前,首先应该明白什么是“名”,“名”具有哪些本质的特征。早在东汉时的许慎提出了他的说法:“名,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以口自名”(《说文解字》)。意思是说:最初的人们是没有名字的,只是到了晚
上,因为天黑下来了,人们彼此看不见对方,也就无法相互识别,只好用口来打招呼,这样,各人也就有了一个特定的称谓,可以相互识别,而声音是不受黑暗所限制的,由此便出现了人们的名字。按照许慎的解释,“名”字本身就是一个会意字,一个名称,既是个体的代称,又是个体的个性特征和社会特征的象征。同时,因为人都是社会的,代表人的名称也必然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文字既然是属于社会,借助于文字的名称,它的意义的好坏,就必然与社会文化的影响分不开。一定时期的社会和一定民族的社会,都有属于它的特定文化,名称体现出一种与当时社会的文化和当地民族的文化难以隔离的联系。首先,从人的起名谈起,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行为,中国人的起名体现出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文化。中国一些老字号商铺的起名,也很难脱离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北京有悠久历史的中药店“同仁堂”,还有如“居仁堂”、“安仁堂”等店铺名字,一个“仁”字,不同的药店,反映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在药店经营者心目中不同的分量。以经营烤鸭为特色的北京著名的饭店“全聚德”,不但在北京开了许多分店,甚至发展到了京外、海外,老字号的“全聚德”取“以德聚全,以德取财”的意思,作为一个饭店,信奉道德在经营中的至上作用,其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可见一斑。此外,由于汉语言文字在表意、象形、谐音、隐喻等方面的广泛性和深刻性,使得中国人的汉语名字在传意、抒怀、寄情等方面有了丰富的空间,也使得中国人的名字更多了一些情趣、品位。一个名字往往体现出一种文化修养的高低,寄寓了人们追求的志趣方向。
2. 你知道中国汉字的特点吗?
中国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一种以象形观念为基础的表形与表意的文字,具有它的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汉字从未脱离物与事的形象,本身也是一种物质,而且是蕴含着各种信息的物质。汉字既存在信息,储存信息,也传递信息。在某种程度上,汉字已经成为了人们感情的寄托,精神上的一种需求。我们可从汉字的起源、造字方法、演变过程等三个方面来对此加以说明:①从中国汉字的起源来看,古人为了适应生产的需要,为了总结、交流、记忆生产经验与日常事物,最初运用简单的图画与线条,经过长期的演变过程,才发展成为今天的文字。②从中国汉字的造字法来看,汉语学家把它归纳为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其实,前四种是造字法,后两种是用字法。无论哪种造字法,都没有离开象形的本质,都是以象形观念为基础的表形与表意的文字。③从汉字的演变过程来看,汉字最初起源于图画,早在公元前14至12世纪晚商时期的甲骨文,因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而得名。在秦统一中国以前,甲骨文逐渐演变成金文,因把文字刻在青铜器上而得名。秦统一中国后,汉字发展到第三种书体,叫篆书。因秦实行书同文的政策,在篆书的基础上加以统一,以后汉字的结构笔画就有了统一与固定的位置。到了汉代,汉字用篆书快速写下来,就演变成隶书。今天的字体叫楷书,是由隶书速写演变而成的。由此看来,中国汉字由图画到如同图画的篆书,再到今天的楷书,只是一个简化易写的过程。好比当前比较流行的文字图形化商标只是从文字演变回原始的象形,以达到表形而表意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