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用谐法音起名的利弊

            取名的方法很多,这里说说谐音起名法。谐音起名就是利用谐声字来为孩子起名字的一种方法。所谓谐音字,就是利用某字词与某字词在语音上相同或相近这一特点,互相假借。
    汉语有21个声母,36个韵母,声韵配合起来只有1400多个音节,这里面还包括很多有其音而无其形的字词,这样实际存在的就没有那么多音节了。这就造成了很多字词的同音或近音,而这又在客观上为我们从谐音角度来起名提供了条件。
    另外,起名者苦心研究,寻求起名的变化,往往也有意或无意地使用了谐音假借。由于人名主要是用来称呼的,因此,叫出来的声音所谐音的词在语法上相同或相近,就使人自然而然地联系起所谓词的意义形象。同时,人名也要用来书写,写在纸上成了文字,也会给人一种变化感。当我们读一个名字时,首先想到的不仅是这几个字的意义,而且还有它们同音字的意义,有时后者还是主要的。例如“庞搏”这个名字,除了广识博学的意思,还有和“磅礴”一词同音,取其气势宏大的意思。
    以谐音来起名,俯拾皆是。如《清名家诗抄》小传说:“李必恒,宇北岳,商邱宋公为其疾,故更字日百药,取唐贤命名意,且义同也。”再举古今人名为例:
    武岳,谐“五岳”。
    潘峰,谐“攀峰”。取攀登高峰之意。
    文彦博,“彦博”谐“渊博”。
    江不凡,“江”谐“将”,取将来不凡之意。
    宗臣,“宗”谐“忠”取忠臣之意。
        诸如以上这些同音不同形的字,使人们一听到这些名字,就自然而然地与语言中有意义的词的相同语音联系起来,使名字的内容更加丰富。如“刘洋”这个名字,人们一听到语音,总是与“到外国留学”意义的“留洋”联系起来。
      “谐音”有时是有意的,有时是无意的。按人之常情,给自己的子女起名,都会取褒义,或至少是中性谐音的。但在特殊情况下,也有故意取带有贬义谐音的名字的。比如电视剧《新星》中有一位村干部叫“潘苟世”,他脱离群众,仗势欺人,作者对他的批判态度是很明显的,为他定名“潘苟世”有“苟活于世”的意思,同时也谐“狗势”的音,暗含着“狗仗人势”的意思。再如话剧《白毛女》中,杨白劳、喜儿、大春以及恶霸地主黄世仁、狗腿子穆仁智等,作者就巧妙的运用了谐音手法。 像前面举的庞博庐衅(高见)·程刚(成钢)等等,都是很成功的,谐音起名的优点在于:含而不露,意在言外,使人感觉含蓄,不落俗套。
             用谐音起名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雅化”。有人小时候没有大名,只有小名,长大后觉得小名不雅,又不愿改动太大,就用谐音的办法,找一个或两个比较文雅的同音字来代替原来的名字。比如小名阿狗又毛狗,长大后叫阿苟、毛苟;小名叫“影子”,长大后叫英姿;小名小兰,长大后叫晓兰。还有广东人名用字中,“亚”字很多,原来粤语阿、亚同音,小名叫“阿”某,长大后就叫亚某,这也可以算是一种雅化。 谐音还有无意造成的,其中当然也会有褒义谐音,但贬义似乎更多些。有的父母由于只注意了名字本身的意思,却忽略了和名字同音的词或词组可能是贬义的。
         例如“于刚”会使人想到“鱼缸”,“侯岩”会使人想到“喉炎”,“范婉”会使人想到“饭碗”。为了避免造成这种不愉快的联想,在给子女起名的时候,就要考虑得全面些,想想起己取的名字会不会造成贬义的谐音。 在正常的情况下,姓和名是合在一起,而不是分开的。所以我们对名字的谐音,一定要和姓氏连在一起考虑。比如“信”字,意、音皆好,用作名字很有男子气概。汉初大将韩信,耀武扬威,破楚霸王项羽于坟下,其名正如其人。然而明朝洪武年间新乐知县也名叫信,不过姓吴,称吴信。本来姓归姓,名归名,但读出谐音实在不好,吴信谐音“无信”,是不讲信义、没有消息的意思,堂堂一名知县,没有信誉,可想见其尴尬。
         上面所讲的吴信,好歹也是父母之官,为人清廉,可谓“狗其名而圣贤其行”,-一一生也未为名所恶,然而同是明朝洪武年问一名人,却因姓名谐音而鳄居终身。据《明史》记载,锦衣卫指挥使宋忠曾议娶韩国公李善长之女,其时李善长正卧病在床,问其姓名,答:“宋忠”。李善长大怒,将其逐出府门。原来,宋忠谐音“送终”,李善长正患病,女婿却来“送终”,不由他不怒。没过三年,宋忠与燕兵大战,死于阵前。
          从以上谐音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谐音用得好,可以使孩子的名字生辉,谐音用得不好,轻则有损孩子的尊严,重则有碍孩子的前程,倘若加上行为不端,品行卑劣,更使人唾之。 中国姓氏有许多的谐音须倍加留意。历史上谐音案最为有名的要算是慈禧怒贬王国钧(谐音“亡国君”)了。王国钧之名也难怪让丧权辱国的慈禧杯弓蛇影。
        “王”姓,使用得当则生华彩,如元代作家《西厢记》的作者王实甫、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北宋垂相王安石等人的姓名。但使用不当,“王”字会使人联想到谐音“亡”字上。如有一个主姓小朋友,乃家中珍宝,世上正流行‘佳”字,故以“佳”名之,但谐了“亡家”(家破人亡)之意,这就不好了。
         不单“王”姓,“吴”姓命名时更须注意。因为“吴”与“无”谐音,搞不好便有其反其名而意之的可能。众所周知,大明王朝的帝王臣宦大多出身贫寒,以数字为名的确实不少,历史上没有比明代的姓名谐音更糟了。“礼”本是一个好字,而明朝时叫“吴礼”(无礼)的官宦就有两位:金华县吴礼和寥庄隐士吴礼实在可叹。人们常说的一句歇后语是“水浒的军师—无用(吴用)”,没想到两代之后,又多了“无礼”。此外,《金史卷》被小叔杀的提督“无德”(吴德)。
           另如刘放、魏阳、韩渊、杜子达、王炎等名,谐音出来就成了流放、喂羊、含冤、肚子大、阎王(回文)等晦气又不堪人耳的词;又如“扬”字常人名,但与“张”相配,得名张扬,殊不知“张扬”一词在俗语中就是轻桃虚浮、爱咋乎的意思。 像这样姓名合起来谐音不好,在历史上很多,即使在今天也屡见不鲜。古时造成不好谐音的原因很多,一是出身贫寒,随意捡一佳字而名之;一是古时人迷信,命名必依五行四象,哪管什么音韵;再有封建时代,文人死读书,做学问还断章取义,命名也姓是姓,祖宗传下来的,只顾名字。即使名字不雅,由于封建思想严重,认为名字是父母给的,改则不孝;而今天时过境迁,再不注意谐音的父母,恐怕儿子不但改之,俞还悻悻的呢。所以,在起名之时,一定要把姓名的音韵合起来考虑,尽量避免那些字音不雅、字义不佳的谐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