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隍庙庙会受年轻族关注


 
  易德轩讯 5月5日开幕的城隍庙庙会,不仅有了"上海印象海派文化庙会"的洋气名称,更是在网上被贴上了"最小资庙会"标签。从清乾隆年间就兴盛的城隍庙庙会,历经近300年的曲曲折折,传统的"民俗"活动,如今变得"小资","文艺范"十足,年轻一族不仅走进了庙会,更在网上热议,传统的庙会,如何紧跟网络信息时代发展步伐,"小资"庙会或许是一种尝试和探索。
  从清乾隆年间起兴盛

  上海城隍庙庙会由来已久,兴盛则从清乾隆年间之后逐渐开始。每年清明、中元、十月初的"三巡会",即城隍神出巡的日子,则是城隍庙规模最大的庙会。据《南市区志》记载,"每逢出巡会时,张灯结彩,市民手执鲜花,列队随行,队伍时常达四五里,还有台阁、高跷、乐队等,五彩缤纷,城隍爷每到一处,各处均设五牲酒筵"。此时的城隍庙周边,融庙、园、市三位一体,饮食、茶馆、书场、画铺,夹杂着各色流动摊档,真可谓五色杂陈,各业荟萃,无所不有。"城隍庙内去烧香,百戏纷陈在西廊。礼拜回头多买物,此来彼往掷钱忙。"1906年刊稿的《沪江商业市景词》真实地反映了人们来城隍庙烧香、品茗、看戏、购物和游览的情景。

  城隍庙庙会也是命运多舛,一波三折。清道光、咸丰年间城隍庙曾三次遭受破坏,损坏严重。抗日战争爆发后,城隍庙一带市景萧条,庙会自然无法维系。虽然在抗战胜利后得以恢复,但已日渐式微,再无法重现往日的兴盛景象。

  直到改革开放以后的1987年,城隍庙庙会"香火重燃",首届"上海民俗文化庙会"展出了各式民间彩灯200多盏,以及各种民间传统风味小吃,游客达2万余人,标志着城隍庙庙会的再度兴起。

  庙会如何跟上时代步伐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赶集、民间娱乐活动为主的传统庙会,也面临着如何以"变"来适应新时代。庙会是上海传统文化的象征之一,主办方首先考虑的是"庙会不能中断",但完全照搬老传统、老模式,又有多少吸引力、生命力?庙会的一大内容是赶集,缘于过去的商业不发达,需要在每年的固定日,摆摊赶集淘便宜货,如今,商业发展,网购兴旺,赶集还有多少吸引力?

  作为上海最主要的庙会,城隍庙庙会一直在尝试着"变"。2004年,主办方豫园商城以"豫园中国日(节)"创意引领的"三会九节",即新春灯会、春季庙会、美食节、茶文化节、少数民族风情节、秋季庙会、赏菊啖蟹节、膏方节等一系列集旅游、商业为一体的文化活动。

  2005年,老城隍庙春季民俗庙会以"清明上河图"风情展演为主体内容,将《清明上河图》中的汴梁街市、特色行当等最高潮、最精彩的部分呈现在游客面前。随后几年的豫园民俗庙会,集中展示上海中华老字号商业文化、上海商业百年兴盛的流金岁月、太极拳文化、中国茶文化的洋洋大观、老城厢文化体验等等,让游客在怀旧寻根中了解上海、体验海派文化。

  "最小资"庙会引发热议

  今年的城隍庙庙会,更是一派浓浓的文艺范,通过老百货铺子、夜上海歌声、黑胶唱片等等,带着游人一起回到过去,记忆"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文艺、电影、明星、小说、音乐、民族品牌等等",年轻一族在庙会上感慨,"原来,那些年的上海是那么地时尚",在庙会上买一瓶百雀羚、一盒裕华香皂、一块上海牌手表、一双回力球鞋,喝一口福牌乐口福,体验上一辈人的"时尚生活"、"小资情调";旗袍女的"夜上海",又把人们带回了灯红酒绿的百乐门、时髦的国际饭店、铸铁阳台的老洋房、名店林立的霞飞路,仿佛来到了张爱玲、徐志摩等文人墨客笔下的时尚上海,身边是西装笔挺的时髦"克勒"。

  主办方坦言,此次庙会致力于深挖上海近现代最文艺的生活形态与潮流风向,是一次文化味浓的庙会,亮相后被网友贴"最小资"标签,也让他们有些意外,"但至少这样的尝试,获得了年轻一辈的关注与认可",传统的庙会变得"时尚"、"小资",也是延续庙会生命力的一种尝试,今后类似的尝试还将不断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