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史学会副会长刘玉堂解读“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易德轩讯2013年4月25日晚上7点,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大型公益讲座“荆楚讲坛”2013年第一期隆重开讲。“荆楚讲坛”旨在弘扬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科学价值,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满足听众精神需求为目标,在实践中探索社科普及的新路。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民族史学会副会长、湖北楚文化学会会长、历史学博士刘玉堂担任当期主讲专家,为听众详细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本期讲坛设在在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报告厅,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周南文化沙龙承办,地质大学图书馆馆长徐世球主持。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8个有利于”
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刘玉堂开宗明义,从哲学和文学的角度历数了先秦子学、秦汉道学乃至清代朴学,从诗经、楚辞、汉赋乃至音乐、舞蹈、中医等传统文化的诸多内容,并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国学概念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大于国学,国学是传统文化的经典部分。”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价值的重要性,他认为,主要表现在有利于培养世界眼光、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有利于提高理论水平、有利于丰富文化知识、有利于提高道德素养、有利于发展文化经济、有利于促进科技进步、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等8个方面,并用大量古今中外文化典故和经典案例从这8个方面深刻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内涵。旁征博引、深入浅出的讲解,高度凝练、风趣幽默的语言,引发听众一阵阵会心的笑声和掌声。
依靠网络 但不能依赖网络
在讲座穿插的大量实例中,有相当一部分来源于刘玉堂对网络的关注,其中不乏网络热点、网络段子、网络热词。
当前网络对传统文化的“颠覆”和“恶搞”引起了刘玉堂的忧虑。他关注到,当前不少文化名人都惨遭“恶搞”,相较之下“杜甫很忙”都算是“善意的恶搞”了。甚至连道德名人也难逃此劫,如对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等民族英雄的恶搞段子。
他告诫在场听众:“可以依靠网络。但不能依赖网络。”网络的海量信息为人们提供了方便快捷的知识来源,但其中大量信息是重复的、未经过滤的,这就需要我们通过独立思考和鉴别来去芜存菁。
大学生要多读一些原著
当日聆听讲坛的很多听众来自于高校学子,其中不少还是专程从其他院校赶来听讲的。对于有志于学习传统文化的青年大学生,刘玉堂也提出了诚恳的鼓励:“不要功利化,也不要有畏惧心理,要扎扎实实地读书。”
“目前我们的问题不是书太少了,而是太多了。泛泛的平庸之作要少读,那是浪费我们的时间,网络上便捷快速的信息要少看,那会冲击我们自己的思考。”刘玉堂建议:“我们要多读原著,多读大师的作品,多读第一流学者的作品。”“不必贪大求全,经、史、子、集,都是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完全可以凭自己的兴趣来选择,”刘玉堂笑言:“比如我就对楚辞特别感兴趣。”同时,他也推荐了一些当今最好的学者对古代经典的注解,比如高亨注解的《诗经》、任继愈注解的《老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