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刈麦》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叙事诗。这首诗是白居易任盩厔(今陕西周至)县尉时所作。县尉在当时主要负责治安等事务,也会接触到当地的农民生活。白居易看到当地百姓在麦收时节的艰辛劳作,有感而发写下此诗。

  观刈麦_原文及翻译
  
  作者: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背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观刈麦_原文及翻译
  观刈麦全文翻译:
  
  庄稼人很少空闲日子,五月里家家加倍繁忙。
  
  昨夜间一场南风吹过,那小麦铺满陇沟焦黄。
  
  妇女们担着竹筩粟饭,孩童们提着瓦罐浆汤。
  
  前行后撵去送晌到田里,小伙子们正操劳在南冈。
  
  两脚蒸腾着暑天的土气,脊梁灼烤着火般的太阳。
  
  力气耗尽了也不觉得热,只是贪图这夏日好天长。
  
  更有那些穷苦的婆娘,抱着婴儿在他们一旁。
  
  右手去捡那丢掉的麦穗,左臂悬挎着破烂的扁筐。
  
  听她们相互间三言两语,禁不住引起我无限悲伤:
  
  “俺家的收成全缴了税,拾这点漏儿压压饥荒。”
  
  如今我有什么功劳德行,从来也不从事农耕蚕桑。
  
  从九品吃禄米足三百石,成年价到头来还有余粮。
  
  想到这些好不暗自惭愧,整天到晚怎也不能遗忘。
  
  观刈麦对照翻译: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庄稼人很少空闲日子,五月里家家加倍繁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昨夜间一场南风吹过,那小麦铺满陇沟焦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妇女们担着竹筩粟饭,孩童们提着瓦罐浆汤。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前行后撵去送晌到田里,小伙子们正操劳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两脚蒸腾着暑天的土气,脊梁灼烤着火般的太阳。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力气耗尽了也不觉得热,只是贪图这夏日好天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背傍。
  
  更有那些穷苦的婆娘,抱着婴儿在他们一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右手去捡那丢掉的麦穗,左臂悬挎着破烂的扁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听她们相互间三言两语,禁不住引起我无限悲伤:
  
  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俺家的收成全缴了税,拾这点漏儿压压饥荒。”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如今我有什么功劳德行,从来也不从事农耕蚕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从九品吃禄米足三百石,成年价到头来还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想到这些好不暗自惭愧,整天到晚怎也不能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