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_奡字基本解释, 奡字含义, 奡字意义
中华文字来之于远古的象形文字,如甲骨文及形象文,都是远古时代所流传下来,我们现在运用的是简化文字和繁体文字,新华字典和康熙字典内容来进行解说。https://zj.yi958.com/zidian/zidian.html
奡 繁体:奡 拼音:ào 简体笔划:12 繁体笔划:12 部首:大 五笔输入法:
基本解释:
奡
ào
古同“傲”,傲慢。
上古人名,相传力大,并能陆地行舟。
笔画数:12;
部首:大;
笔顺编号:132511113432
易德轩在线康熙字典 汉字解释:
奡 拼音:ao 繁体:奡 笔画:12 五行:土 吉凶:凶
汉字解释:
奡〈形〉
(形声。本义:傲慢)
同本义 [arrogant;haughty]
奡,嫚也。…《虞书曰:“若丹朱奡。”--《说文》
帝曰:“无若丹朱奡。--《书·益稷》
又如:奡兀(傲慢)
突兀 [lofty]--常用以形容文字超脱不凡
矫健有力--常用以评述文章风格 [strong and active]。如:排奡(文笔矫健)
奡〈名〉
夏代寒浞之子 [Ao],相传是个大力士
异善射,奡荡舟。--《论语·宪问》
易德轩国学网,传承中华国学文化发展,努力打造国学文化新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