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之书汗牛充栋 读《青囊经》的一点理解
文/霍斐然
中华传统文化中,风水文化是不可缺少的一页。古之先贤.已劳心竭力.遗留下不少丰富多彩的经典文章.由于文词隐秘,用意精审,很难悟其要妙,确又给读者留下了无限思维的空间,令人趣读不已,兴味无穷!
风水之书,汗牛充栋,黄石公《青囊经》上中下三卷,全文仅四百一十字,真是博大精深、简洁明快、直言学理,而不故弄玄虚.郭璞得之,撰写《葬书》而常引用其文.杨筠松得之,而有《奥语》、《天玉》之著,曾文迪《青囊序》亦是阐发其文.蒋大鸿撰《地理辨正》,将《青囊经》列为“首经”,注文虽长,尤难尽其底蕴.但不知《四库全书》何故未搜载此文?机会难得,特将一点体会写出,用以就教于高明。
一、用天地数设置对洛数法
《青囊经》开章明义,即日天尊地卑、阳奇明偶,可见著者是以天为阳,为奇数,为尊位;地为阴,为偶数,为卑位.天地属自然界,尊卑属社会伦理,奇偏属数据性质.前人早已用
数代事,是数代学,而非代数学,用数字反映天地间之奥秘,故称“天地数’.
《周易·系辞》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此十进制自然数列,极简明易知,何故著者视天地数有“成变化,行鬼神”的作用?真是超越一切,主宰一切了.绝不是一般应用数学概念,而富有神秘色彩!它不同于科学,而是另有学说体系,另有应用途径,不宜混为一谈。
同时著者提出“天尊地卑、阳奇阴偶之后,接着进一步将“天地之数”从应用系统落实,设置成“河图”之数曰:
“一六共宗,二七同道,三八为朋,四九为友,五十同途,阖闢奇偶,五兆生成,流行终始”.
这里虽未提“河图”之名,正符合传承的“河图”数列,约定俗成,名之曰“河图”,便于称述.
即是将十个自然数列,排成两行,何等简明扼要,自然组成“一六、二七、三八、四九、五十”。一奇一偶,一阴一阳,一天一地,五个不同的数列。并分别作出:“共宗、同道、为朋、为友、同途”等五种含义.而有“阖闢奇偶,五兆生成,流行终始”的种种作用.“阖”者“合”也,即一与六合,二与七合,三与八合,四与九合,五与十合。组成“河图”之式。即阴阳得配,雌雄相交,一生一成,构成五兆,而有水火木金土,春夏秋冬,日往月来,运行不已之象。《尚书·洪范》曰:“一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上炎,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爱稼墙。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墙作甘。”即是一六合水,二七合火,三八合木,四九合金,五十合土的“河图”五行系列.但《洪范》所言,仅只有一二三四五等五个生数,未讲六七八九十五个成数。
将“河图”展开,即是“洛书”。“河图”、“洛书”确是风水术之正宗。实际将天地数阖之成为“河图”,阖之即成为“洛书”。自成体系,妙用无穷。
《河图》《洛书》
二、八体宏布,备理化之用
《青囊经》曰:“八体宏布,子母分施。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
“八体”者,是指前文“一六、二七、三八、四九”也.“宏布”者,是指将此八数展开,并配之以文王八卦图,一卦管三山,中爻为父母,天元也.初爻为地元,逆子也.上爻为人元,顺子也.故曰“子母分施”。《青囊序》曰:“先天罗经十二支,后天再分干与维,八干四维辅支位,子母公孙同此推”。皆是讲罗经空间二十四山的分布划分情形。周天二十四分法,是源于天文二十四节气,取其时间与空间的对应,便于时空应用的结合。早在《淮南子·天文训》中就有明确的天干地支加四维的周天二十四节分置的记载,只不过四维尚未用上卦名,而是艮位作“报德之维”,巽位作“常羊之维”,坤位作“背阳之维”,乾位作“蹄通之维”。虽未作图,已有明确的文字叙述。谓‘日行一度,十五日一节,以生二十四时之变”。
《青囊经》在“八体宏布,子母分施”之后,加上《说卦》“天地定位”一段,可知是用八卦配上洛书为一体的。此段,邵子作先天八卦排列位置解。风水中确有用先天八卦配九宫和文王八卦配九宫的。卦虽然有先后天两种排法,而九宫数列仅有此一种。可知是以数为核心的。“玄空六法”是用先天八卦进行抽爻换象,排成“玄空大卦”的。根据《青囊经》“背一面九、三七居旁、二八四六、纵横纪纲”的数序考察.这里是用的“文王后天八卦”的排列。《罗经》确是用文王卦位定位的.
“天地定位”一段文字,是应用“天地数”次序,也即是“纳甲数”次序。“天地定位”即乾一坤二,“山泽通气”即艮三兑四。“雷风相薄”即震七巽八。“水火不相射”即坎五离六。这里从《帛书易》的六十四卦卦序排列看可以证明天地数应用之久远。周公《八宅法》称乾坤艮兑为西四卦,坎离震巽为东四卦。都天地数次序,与《说卦》中记载相符。可知用天地数阖之成“河图”.闢之成“洛书”。配合八卦,契合天文二十四节气,定出“罗经”二十四山.成为风水天地人三盘学理的应用支柱.
《罗经》二十四山地盘图
三、中五立极临制四方
《青囊经》曰:“中五立极,临制四方,背一面九,三七居旁,二八四六,纵横纪纲”.
“中五立级,临制四方”者,正是入用的试范举例。这里明白是一个“洛书”的局法.查其文字数序当是“翻卦法”,翻卦是以卦为重点,而不翻入中官,故将“中五立极,临制四方”作定点应用.翻卦法是黄石公所创,《青囊经》是黄石公所作,颇为吻合。这里的《洛书》他未作“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居中央”的立体次序撰述,
而是作“背一面九,三七居旁”的平面论述.也未提洛书之名.由此可知,这是用文王八卦配九宫的翻卦试例.《青囊海角经》邱延翰等是用此法。
“背一面九”正是阳宅翻卦从向上起之例。此例坐坎向离,从离上爻动成震三,震中爻动成兑七,兑下爻动成坎一,坎中爻动成坤二,坤上爻动成艮八,艮动中爻为巽四,巽动下爻为乾六,乾动中爻为离九。
“二八四六”是阴宅从坐山起之试例.以坤代表阴宅。《青囊海角经》“坤为地母,诸山所托,三吉六秀,试定于此”。故以坤为坐山,动上爻成艮八,艮动中爻为巽四,下爻为乾六,乾动中爻为离九,离动上爻为震三,震动中爻为兑七,兑动下爻为坎一,坎动中爻为坤二。依贪、巨、录、文、廉、武、破、辅弼依次排入即成。故曰“纵横纪纲”。纵横即阴阳,纪为纪律,纲为纲要。此即阴阳宅综合示范纲要。
背一面九图
四、地以道阴阳
《青囊经》曰:“阳以相阴,阴以含阳,阳生于阴,柔生于刚,阴德洪济,阳德顺昌。是故阳本阴,阴育阳,天依形,地附气,此之谓化始。”
此段经文,特别抽象,不好理解,难得原意。只好借《罗经》结构来臆测。“阳以相阴”者,“相”为辅助,如宰相。罗经四正正中排子午卯酉,地支属阴。四正子午卯酉两边,各排两个天干相辅佐,天干属阳,这就是阳以相阴,阴以含阳”者,罗经四隅正中排乾坤艮巽,乾坤艮巽四卦属阳,四隅两边各排两个地支,地支属阴,两个地支挟一个卦,这就是“阴以含阳”也.“阳生于阴”者,阴极阳生也.如四隅洛书数皆是阴,二八四六,各得两个地支,又是阴,唯中间乾坤艮巽四卦属阳,是“阳生于阴”也。“柔生于刚”者,是阳极阴生也.如四正洛书数皆是阳,一三九七,又各配两个天干,天干属阳,唯四正中间各配一个地支属阴,即子午卯酉.阳为刚,阴为柔,是“柔生于刚”也.“阴德洪济”者,这个“德”字不好讲解,有“道德”、“恩德”、“阴德”.“善欲人见,不是真善”.“阴德”则施恩惠而不求人知也。然后可至“阳德顺昌”之果也.此外“阴德”原意疑指“阴宅得地”可以洪济后人.“阳德”疑指“阳宅得地”可至顺利昌盛。德者得也.
其结论为“是故阳本阴,阴育阳”的抽象概括,进一步明确落实为“天依形,地附气”。是说天时依靠地形峦头的配合,“地附气”者,地势峦头要靠生气的充溢。故曰“地附气”。“此之谓化始”者,乃上卷之总旨.阐述“河洛”与“八卦”是风水学理的基础,勘测地理变化之法器也.中卷曰化机,是论古天文三垣二十八宿天体运动之变化如机,故曰化机.下卷是言天文地理的结合,提出八卦甲子等各种运算方式,达到布局推断演化之完成,故谓之“化成”。
五、阴阳五行天生地成
《青囊经》曰:“天有五星,地有五行,天分星宿,地列山川.。
史记天官书,“太史公曰:仰则观象于天,俯则法类于地.天则有日月.地则有阴阳。天有五星,地有五行,天则有列宿.地则有州域.三光者,阴阳之精.气本在地,而圣人统理之。’
观点一致,皆言“天有五星.地有五行,.天有水星.或名辰星。金星.或名长庚,木星,或名岁星,火星,或名荧惑。土星,或名镇星,都是行星。地有五行者.圆者为金.直者为木,曲者为水.尖者为火,方者为土。都是静止的峦头。“天分星宿.地列山川.者,天主动(视运动〕,地主静.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天分星宿”者,天主动.天中有星宿,星指行星.宿指二十八宿恒星星座,一动一静.“地列山川”者,地主静,山为峦头静列大地,川为河流。昼夜不息,流动不已.一动一静,天地相应如此.
气形于地,形丽于天,因形察气,以立人纪.者。
生气充溢于地中,星有辉丽于天上,天地合一,而天宝地符,就中奥秘,风水家从峦头察其气之行止.可以造福于人。《淮南子·地形训》曰:“山气多男,泽气多女,水气多暗.风气多聋,林气多疮.木气多伛,岸气多肿,石气多力,.险阻气多瘿.署气多夭,寒气多寿,谷气多痹,丘气多豗,衍气多仁,陵气多贪。又曰:“坚土人刚.弱土人肥.卢土人大.沙土人细,息土人美.耗土人丑.”此“因形察气,以立人纪”是为人造福而作出这些观察结论.让人趋避也.
六、古代天星概略
《青囊经》曰:“紫微天极,大乙之御,君临四正,南面而治.”
“紫微”、“太乙”,均是古天文中的内容。隋丹元子《步天歌》曰:“中元北极紫微宫”,即是“紫微天极”.《简明天文辞典》“曰:‘紫微垣,亦称紫宫垣,简称紫垣,又称紫微宫,简称紫宫。星官名。我国古代三垣中的中垣,位于北斗七星东北,相当于现今小熊座、大熊座、天龙座、猎户座、牧夫座、武仙座、仙王座、仙后座、英仙座、鹿豹座等,共包含37个星座,另有附座2个,正星163颗星,增星181颗.按《步天歌》:主要由15颗星组成,分东西两区,以北极为中枢,成屏藩的形状,犹如两弓相合,环抱成垣,紫微宫为皇宫的意思。各星给以适当的官名和其他名称.东藩八星,由南起,叫左枢,上宰,少宰,上弼,少弼,上卫,少卫和少丞。西藩七星,由南起叫:右枢、少尉、上辅、少辅、上卫、少卫和上丞。在东藩和西藩之间,好象关闭的形状,称阊阖门,有北极五星和勾陈六星,大多属于今小熊座,其中最为明显的勾陈一(今北极星)和北极二(即帝星)。”
“紫微天极,太乙之御”。《史记·天官书》曰:“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史记·唐张守节正义》曰:“泰一,天帝之别名也.”可知“太乙”即“太一”或“天极”,实指“北极星”也.孔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而众星拱之.”即此。而非隋丹元子《步天歌》“天一太一当门路”之“太一”星名也.故接着写出“君临四正,南面而治”的御用主宰核心也。
“天市东宫,少微西掖,太微南垣,旁照四极,四七为经,五德为纬.”
“天市东宫”即天文中“天市垣”.《简明天文辞典》曰:“天市垣,星官名.我国古代三垣的下垣,.位于房宿和心宿东北,在紫微垣下的东南角,横跨丑寅卯三宫,约占东南天空57度的范围。北自七公,南至南海,东至巴蜀,西至吴越。下临房,心,尾,箕四宿,相当于现今的武仙座,巨蛇座和蛇夫座的一部份,共包含19个星官,正星87颗,增星137颗。按《步天歌》主要由22颗星组成,分东西两区,以帝座为中枢,成屏藩的形状,星名都用各地方诸候命名.东藩十一星,由南起叫:宋、南海、燕、东海、徐、吴越、齐、中山、九河、赵和魏.西藩十一星,由南起叫:韩、楚、梁、巴、蜀、秦、周、郑、晋、河间和河中.东藩与西藩之间,主要亮星为候。”“少微西掖”者.《史记·天官书》日:“廷藩西有隋(集解“隋音他果反”)(索隐,宋均云“南北为隋”又他果反,隋为垂下.)五星,日少微,士大夫.”《史记正义》曰:“少微四星,在太微西,南北列,第一星,处士也,第二星,议士也,第三星,博士也,第四星,大夫也,占以明大黄润,则贤士举,不明反是.月,五星犯守,处士忧,宰相易也。”少微四星在太微垣西掖,是太微垣边沿星座,属“太微垣”。《步天歌》“少微四星西南隅”亦是在“太微垣”内。陈遵劲《中国天文学史》“太微垣图”非常明晰。《青囊经》解者,误称“少微垣”,遂有“四垣二十八宿”。古天文中只有三垣之说,而《青囊经》作者将天市与少微相对,取其理化之相应,用其星名,非以立垣也.《说文》“掖,臂下也,与腋同.”是说少微居太微垣之西掖。
“太微南垣,旁照四极”者,《简明天文辞典》曰:“太微垣,星官名.我国古代三垣中的上垣,位于北斗七星的南方,在紫微垣下的东北角.横跨辰已午三宫,约占天空63度的范围,北自常陈,南至明堂,东至上台,西至上将,下临翼轸角亢四宿.相当于现今室女座,狮子座和后发座的一部分,共包含20个星官,正星78颗,增星100颗.按《步天歌》,主要由10颗星组成。分东西两区,以五帝座为中枢,成屏藩的形状。太微为政府的意思,故星多以官名。东藩五星,由南起叫左执法,东上相、东次相、东次将和东上将.西藩五星,由南起叫右执法,西上将,西次将,西次相和西上相.有的把左执法和右执法称为“南藩两星”.在左执法和右执法之间称为“端门”。现代的秋分点位于这里。东藩和西藩之间主要亮星为“五帝座一”,月球和行星经过这里.”
《淮南子·天文训》曰:“太微者,天子之庭也。紫宫者,太一之居也.”由此可知《紫微垣》是君主居住之地,《太微垣》是政府发号施令,治理天下者,故曰“太微南垣,旁照四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也。“四极”者,东南西北,四方无隅也.
“四七为经,五德为纬”者,四者,东南西北四正方也.七者,七宿也,经者,南北为经也.每方七宿,四七二十八宿,布满周天三百六十度也.“五德”者,五行之德也.木为岁星,其德为仁,火为荧惑,其德为礼,土为镇星,其德为信,金为太白,其德为义,水为辰星,其德为智.为天上五大行星在二十八宿中,顺逆留伏,冲已凌犯,芒角动摇等状态的运动。东西为纬,五星或东或西运行,故日“五德为纬.”
《史记·天官书》曰:“故紫宫,房心,权衡、咸池,列宿部星,此天之五官坐位也,为经,不移徙,大小有差,阔狭有常.水火金木填星,此五星者,天之五佐,为纬,见伏有时,所过行赢缩有度.”可见“四七为经,五德为纬”之说,有据可证也。
七、七政枢机时空运移
《青囊经》曰:“运斡坤舆,光垂乾纪、七政枢机、流通终始.”
“斡”音卧,旋转也。“坤舆”指大地,“乾纪”指天.是说天地相对运转中
日月五星的光辉从天上下照到地下来。“七政枢机”者,《尚书·尧典》日:“北斗七星,所谓璇玑玉衡,以齐七政……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斗.”《晋书天文志》曰:“北斗七星在太微北,七政之枢机,阴阳之元本也,故运乎天中,而临制四方,以建四时而均五行也.”风水中,常见的九星运用,即
是北斗七星加辅弼二星.又“四七为经”,即二十八宿。二十八宿为目,有七曜与七禽.风水中常用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四象,和七曜五行拨砂.“七禽”称为“七元禽星”,不知何所从来,研究者很少.在古天文中,常见二十八宿之名,不见七曜(二十八宿五行)和禽星之名。有之,在民间数术之中.
日月火水木金土,名为七曜,系于二十八宿每个星宿下,再加上七禽之名,有《天星演禽》、《演禽通纂》专书,研究者不多.
东方七宿:角木蛟、亢金龙、氏土貉、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
北方七宿:斗木懈、牛金牛、女土蝠、虚日鼠、危月燕、室火猪、壁水输.
西方七宿:奎木狼、娄金狗、胃土推、昴日鸡、毕月乌、觜火猴、参水猿.
南方七宿:井木轩、鬼金羊、柳土璋,星日马、张月鹿、翼火蛇、轸水蚓
有用二十八宿记时者,叫“七元禽星”,有年禽月禽日禽时禽.即用二十八宿配合六十干支,甲子七周,共四百二十数一个周期,故称“七元禽星”。在风水中,除应用北斗七星加辅弼而外,二十八宿构成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更是基础知识之一。
郭璞《葬书》日:“夫葬以左为青龙,右为白虎,前为朱雀,后为玄武。玄武垂头,朱雀翔舞,青龙蜿蜒,白虎驯頫,,形势反此,法当破死.……”此以我为中心而定前后左右也。再有《罗盘》外层,二十四山环布二十八宿,作定位,以量峰峦吉凶。
《天玉经》曰:“寅申已亥水来长,五行向中藏.辰戌丑未叩金龙,动得永不穷,可见寅宫箕水豹,申宫参水猿,已宫轸水蚓,亥宫壁水貐,四者皆属水.辰宫亢金龙、戌宫娄金狗,丑宫牛金牛,未官鬼金羊,四者皆属金.寅申已亥言水之来,为长生.故曰:“水来长。”辰戌丑未言水之去,故曰“动得永不穷”.此地支与星宿结合而言也.
“地德上载,天光下临,阴用阳朝,时用阴应,阴阳相见,福禄永贞,阴阳相乘,祸咎踵门.”
此节“地德上载,天光下临”,是先言地,可知是以地为主而择天光下临之时.地支在风水中特别重要,《青囊序》曰:“先天罗经十二支,后天再分干与维,八干四维辅支位,子母公孙同此推.”很明确,是以十二地支为主,八干四维只是用来辅佐地支而已。前人已创作了“地支掌”,应用很广,特别大六壬,六壬金口诀等数术,地支掌发挥了极其精微的作用.风水择日择时,选定“地德上载,天光下临”的时空阴阳相见之时,用十二地支掌作工具,真是“天地都来一掌中”了.
十二支分阴阳:从子至已为阳,从午至亥为阴.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未已卯丑亥酉为阴.
十干分阴阳:从甲至戊为阳,从已至癸为阴.甲丙戊庚壬为阳,乙丁已辛癸为阴.
河图数分阴阳:一至五生数为阳,六至十成数为阴,一三五七九天数为阳,二四六八十地数为阴.
由是可知,有阴中之阳,有阳中之阴.有阳中之阳,有阴中之阴.阳中之阳孤阳也,阴中之阴寡阴也.
《易》曰:“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合者”,阴阳得配而相交,一阴一阳之谓道。即天地盘之阴阳配合而相交,是“阴用阳朝,阳用阴应,阴阳相见,福禄永贞”也。若阴阳不配,阳见阳阴见阴者,为阴阳相乘,“祸咎踵门”,接踵祸至也。
“天之所临,地之所盛,形止气蓄,万物化生,气感而应,鬼福及人。”
此言“天之所临地之所盛”,是从“地德上载,天光下临”而得到“地之所盛”的效果,天地相交于此,形止气蓄于此,既能生万物,自能得其感应之气,获福尤如灵鬼所与,故曰:“鬼福及人”.“是故天有象,地有形,上下相须,而成一体,此之谓化机。”
这是总结前文,天文三垣二十八宿,有天象可以观察,地有二十四山,山水形势可以测识,妙在天地之能配合,一阴一阳而用之,必须掌握应用其中变化的机理。而用“化机”二字为核心而总结之.月将加用时,其为天地之化机乎?
八、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青囊经》日:“无极而太极也。理寓于气,气囿于形。日月星宿,刚气上腾,山川草木,柔气下凝,资阳以昌,用阴以成,阳德有象,阴德有位。”“无极而太极也。”一句,似出自宋周镰溪《太极图说》。“无极”一辞不见于《周易》.《周易系辞》曰:“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太极”一辞在《系辞》中也仅只一见.《老子》第二十八章曰“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贰,复归于无极.”“无极”一辞是道家之言,本言其有无相对,黑白分明,有生于无的相对境界。太极一辞,是《易》家之理,‘是绝对境界.“绝对”则难于形容.甚至误认“太极”为有,而误作“无极而太极”.甚至更为明确地说成“无极生太极”.本属两家不同的辞意概念,椠合在一起,造成不可鉴别的错误。不妨改作“易有太极也,理寓于气,气囿于形.”理与气,气与形,层层相依,三位一体。日月星宿而为阳刚之汽上腾.山川草木,而为阴柔之气下凝。两分三合,阳德有象在上,阴德有位在下,体用具而象位明,阴阳精义,寓于太极之理也.
“地有四势,气从八方,外气行形,内气止生,乘风则散,界水则止。”《葬书》日:“地有四势,气从八方,寅申已亥,四势也。震离坎兑,乾坤艮巽,八方也。是故四势之山,生八方之龙,四势行龙,八方施生,一得其宅,吉庆荣贵。
此言“因形察气”之要领,从两仪之中寻觅“太极”之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