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子路》

    孔子说:“君子安详而不骄横,小人骄横而不安详。”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

    孔子说:“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要担心自己没有才能。”

��ҵ΢�Ž�ͼ_20200615222204.png

    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论语·宪问》

    孔子说:“所谓千里马,不是称道它的气力,而是称道它的德行。”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弟子规》全文

    孔子说:“面对要施行仁德真理的事,就是老师,也不必同他谦让。”

    这句话与“我爱我的老师,我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语)的意思类似。阐发仁义,捍卫真理,伸张正义等应该做的事,要积极主动地去做,绝不能推让。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工匠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必须事先磨快工具。

    一个人要胜任工作,必须首先学好本领。今日读好书,来日才能大展鸿图。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孔子说:“人没有事先的谋虑,必定会有即时的忧患。”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

    孔子说:“对自己要求严格而少责备别人,就能远离怨恨了。”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

    孔子说:“人能弘扬仁德真理,而不是仁德真理来弘扬人。”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孔子说:“错了不去改正,才叫做过错。”

    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

    孔子说:“进行教育没有对象的区别。”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孔子说:“志士仁人不肯贪生怕死而伤害仁义,他们宁可牺牲性命以成全大义。”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

    孔子说:“君子一生中有三项事情应该警惕禁戒:年轻的时候,正在长筋骨,气血尚未定型,必须禁戒色淫;到了壮年时期,身强力不亏,精力旺盛,要禁戒无原则的纠纷和争斗;到了老年,体力和精力都差了,要禁戒贪得无厌。”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论语·子罕》

    孔子说“天气寒冷了,才知道松柏是最后落叶的。”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孔子在河边说:“逝去的时光就像它那样啊!日夜不停。”(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