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

    ——《尚书》

    译:人如果不学习,就像面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2.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尚书》

    译:懂得道理并不难,实际做起来就难了。

国学系列集锦第十三期|经典名句

    3.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礼记·祭义》

    译:自己不说出恶言,别人的忿语就不会返回到自身上来。你若以恶语伤人,他人也会以恶语相加。

    4.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诵读国学经典感悟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

    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

    译: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孟子》

    译:为人正直坦荡,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不做任何有愧于人的事。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0.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译:君子之间的交往,像水一样的平淡、纯净,这样的友谊才会持久;往小人之间的交像甜酒一样的又浓又稠,但不会长久。

    11.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

    ——《庄子》

    译:有技巧的人劳累,聪明的人忧虑,没有本事的人没有追求。

    12.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译:人没有不犯错误的,只要能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是最好的了。

    1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

    译: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14.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史记》

    译:鸟将要死的时候,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将要死的时候,他的话也是善良的。

    15.明者见危于无形,智者见祸于未萌。

    ——《三国志》

    译:明智的人在危险还没形成时就能预见到,智慧的人在灾祸还未发生时就会有所觉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