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发光不是因为燃烧
易德轩讯 从“天文达人”到科班人士 “专业发烧友”一席话惊呆小伙伴
年纪轻轻就获得了“苏梅克近地天体奖”,手里攥着数百颗尚可提出命名的小行星……近日,在加拿大深造的广东南十字星会会员叶泉志回到广州,与大伙分享他的求学历程。结果,他一上来就提出了一个让发烧友们“三观尽毁”的说法:流星发光不是因为燃烧。文/广州日报记者叶卡斯
2011年,经过大气科学专业学习的叶泉志远赴加拿大,成为天文学研究生,由一名天文爱好者“升级”为科班人士。“我现在的研究方向主要是流星天文学,会做一些流星建模工作,比如预测狮子座流星雨峰值,也会关注彗星和小行星对人类的威胁。”趁他回国探亲间隙,南十字星会的朋友们邀他开展了一场题为“流星天文学巡礼”的分享。
面对昔日一同观测的“战友”,叶泉志语调轻松地聊起了自己的专业领域与普通爱好者的些许不同。他告诉大家,要了解地球乃至整个太阳系的过去,人们就必须了解小行星和彗星是如何形成和演化的,相对于派探测器去探索小行星和彗星的昂贵成本,让他们的碎片来探访我们更经济,而且,“看流星很浪漫……”这些都是叶泉志选择研究流星的理由。
叶泉志告诉记者,雷达是观测流星最有效的手段,他们课题组每天能够探测到1万颗流星,其中有一些还能探测出轨道、速度、高度等,以及它们是粉末状还是比较坚硬的。“其实,米级小行星的破坏力还是挺大的。”收起闲谈时的轻松,叶泉志正色道,去年在锡林郭勒出现的一次小行星撞击事件,就造成了一定损失,这次事件是由一个3~4米的小行星带来的。
尽管他笑着说“烧脑的东西就不拿出来吓唬大家了”,但平日对天文知识已经颇多了解的爱好者们,还是被他的一席言论弄得惊呆了:人们平时看到流星发光,其实不是燃烧所造成的,而是熔蚀过程里流星体原子中电子跃迁产生的光。因为电子跃迁会吸收或释放能量,能量以光子的形式释放出来,“燃烧的说法其实很不准确。”这一新提法让大家吃惊不已,只好自行脑补流星画面。
设置天气预测网站方便观测
在年纪尚幼之时,叶泉志就已经是广东“天爱”圈内小有名气的人物了。他从5岁起爱上天文,10岁的时候,已经观测到“梅西耶天体表”里全部的100多个天体。2001年,还在读初一的叶泉志便参与了闻名国内业余天文界的广东南十字星会的草创工作。
当时,他与何建国、周恒等年纪稍长的爱好者们一起,认为应该成立一个俱乐部形式的天文协会。星会聚拢起人气之后,叶泉志提出以广东等南方地区才能看到的“南十字”星座来命名。
广东南十字星会创立以来,爱好者的观测脚步几乎踏遍了整个广东。难得的是,这班痴迷天文的发烧友们不满足于天文观测的自娱自乐。由他们组织的“路边天文”活跃于广东各地的公园、学校,科普讲座也开始步入校园,力图通过望远镜让更多人分享当年伽利略“独立发现”的乐趣。
对于拍摄深空天体的玩家而言,明亮的月光和厚厚的云层都可谓“天敌”。叶泉志又和南十字星会的同伴一起,设置了一个预判未来几天天气的网站,专门服务于天文观测者,避免大家因天气原因白跑一趟。
手上有300多颗小行星可命名
美国某机构曾开展一项“近地小行星追踪计划”,把1996年至2004年拍摄的67000张天体照片放在互联网上供天文爱好者寻觅。2005年,17岁的叶泉志甄别出一颗小行星,并通过周密计算测出其轨道,获得国际小行星中心确认的临时编号。
两年后,叶泉志又和台湾鹿林天文台合作,发现了被国际天文联合会命名为“C/2007N3(Lulin)”的新彗星。通过超过1500小时的观测,叶泉志成为了第一个获得了“苏梅克近地天体奖”的亚洲人。
三年多的时间里,叶泉志发现了约800颗小行星和一颗彗星,“穗七中”、“苏东坡”、“汶川星”、“海珠石”……这些在天际遨游的小行星都是由他申请命名的。“现在可以拿出来命名的小行星,大约还有三四百颗。”叶泉志说,为纪念国内一位过世的资深天文爱好者,他已特地向国际天文联合会提出以这位爱好者名字来命名一颗小行星,目前正在等待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