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人决意要作出装睡的举动,任你如何呼喊也不能让他“如梦初醒”。

  同样,当一个人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他的任何行为都有他的理由,哪怕是伤害了别人,也不会在乎别人的感受,连一句表示歉意的话都没有。

  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他会让你觉得醒着是错的。

  1庄子说:“世俗之人,皆喜人之同乎己而恶人之异于己也。同于己而欲之,异于己而不欲者,以出乎众为心也。”

  世人都喜欢别人跟自己相同,喜欢别人顺应自己,而厌恶和自己不同的人,从而排斥异己,这是因为人有一个自我意识和唯我心态。

  有这样一个笑话:

  一个主人对新来的女佣说:“如果你不介意,以后我就叫你阿芳,这是我以前女佣的名字,我不喜欢改变我的习惯。”

  女佣回答说:“我很喜欢这个习惯,如果你不介意,我就叫你牛二先生,因为这是我以前主人的名字。”

  这个笑话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和意愿,一个人不应该一直“装睡”,对别人的意愿也要作出相应的理解与回应。

  2庄子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国学小故事有哪些

  井里的青蛙,不可能跟它们谈论大海,是因为受到空间的限制;夏天的虫子,不可能跟它们谈论冰雪,是因为受到时间的限制;迂腐的人,不可能跟他们谈论大道,是因为教养、见识的束缚。

  生活中,我们都有“劝人”的经历。谁没有几个朋友和亲近的人呢,看到朋友亲人做得不对或者误入歧途,提醒一下、规劝几句本是无可厚非的,这也是做为亲朋好友的一种责任和义务。

  不过,“劝人”有时更像做生意,不仅是你愿意卖,更要别人愿意买。

  他本要往东走,你偏劝他往西去,被劝者当然感觉不爽,不听或者听不进去的情况自然很正常。

  如果一个劲地絮絮叨叨,没完没了,自己觉得费神费力、心都操碎,可是对方就是不听,弄得自己一肚子委屈,而别人一脸的厌烦,这就没必要了。

  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同样,你永远无法说服一个大脑打了死结的,顽固到骨子里的人。

  3庄子讲了一个“尧让天下”的故事。

  尧帝要把天下让给隐士许由来治理,许由说:

  鹪鹩在森林筑巢,不过占据一棵树枝,鼹鼠喝黄河里的水,不过喝饱自己肚皮,天下对我有什么用呢?

  “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意思是说,厨师即使不做祭祀用的饭菜,管祭祀的人也不能越位来代替他下厨房做菜。

  成语“越俎代庖”就是这么来的。

  在人际关系中,“越俎代庖”的心态要不得。

  无论在亲人、朋友还是同事之间,各自对另一方的关心、爱护和帮助都应该是有度的。

  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能以自己的善意和真诚,来作为违背和剥夺对方的真实意愿的理由,不能强迫对方更改主张,也不能强迫他醒悟,而是应该等待他醒悟。

  关心却不越位,爱护而不做主,凡事尽心尽力即可,万万不能强人所难!

  每个人做好自己的本分,不去越俎代庖,这才是善。

  4庄子说:“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

  不要用人的心智去损害自然之道,不要用人力去改变天命。

  一切顺其自然,顺天应地,顺应大道!

  在自然规律、社会环境面前,人也要少些“越俎代庖”的心态和“人定胜天”的狂妄,采用顺应而不是压制的措施。

  清代纪晓岚在他的《阅微草堂笔记》中讲了发生在新疆的一件事。

  新疆人喜欢吃牛肉,家家养牛,而新疆的驻军只养战马,同时军垦,一到春耕的时候,驻军就会向当地百姓借牛来耕地,并给予报酬。

  随着地开垦得多了,牛就应付不过来。为了怕耽误春耕,有一个谋士就给驻疆大臣出了个主意:新疆牛少,主要是因为牛都被当地人吃掉了,如果禁止宰牛,那么就有牛来耕地了。

  驻疆大臣听信了这个主意,便下令禁止宰牛。可是禁令颁布以后,新疆的牛不仅没有大增,反而锐减。

  其实原因很简单,既然不允许宰牛了,那新疆人养牛干什么?于是大家都不养牛了,地就没有牛来耕了。(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