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有哪些主要的传承方式

  清明节是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8天。清明节又叫做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既是我国传统的祭奠节日,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天然节气点。清明节的节期很长,有前十后十的说法。时至今天,虽然很多事情都已经淡化了,这些玄机有什么讲究不妨了解一下。

  一、清明期间,“四个”禁忌。

  一是禁忌婚嫁等喜庆。

  清明期间,家家都要上坟扫墓祭祖;远在他乡的子女,也要在路口为先人烧纸钱。人们的脸上多是忧伤、思念。

  从古到今都讲究婚丧嫁娶,一定要讨个吉利,好兆头。这样的气氛,不适举行婚嫁等喜事。

  二是禁忌大规模洗涤。

  传统习俗分析,逝去的亡魂,只有在清明节期间,趁着这万物复苏的时候,才能出来洗涤、晾晒衣服、被褥。河边、溪边、井边、泉水旁,都有亡灵在洗涤、晾晒。

  活着的人,要给逝去的人机会、腾地方,别和他们抢地方、抢水,让他们好好地清洗。

  三是禁忌大动烟火。

  相传,晋文公为了纪念对自己有恩,却被自己错误决策烧死介子推,就下令将放火烧山的那天定为寒食节。

  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动烟火,只能吃冷食或提前做好的饭菜。

  随着时代变迁,虽然禁动烟火的禁令废除了。但人们出于对义士介子推的尊崇,还是将寒食节的习俗延续了下来,清明节又叫寒食节。
清明将至,“四禁忌四不宜,上坟五不带”,传统习俗你知道吗?
  四是禁忌庆生祝寿。

  清明节这天出生的人,一般不会在这天庆生祝寿,而是会提前或者推后,避开清明节期间。

  二、清明期间,“四个”不宜。

  一是不宜探视朋友亲人。

  清明节当天,不要去探视亲朋好友。清明节是祭奠日,去探视亲朋好友说不过去,也很不吉利。

  二是旅游不宜去祭扫比较多的山。

  清明节去踏青游玩,春暖花开去感受大自然无可厚非,但特要注意的是,不要去别人祭扫比较多的山!

  三是不宜穿戴大红大紫和买鞋。

  清明节期间,忌穿大红大紫,应素色服饰为宜。清明节期间不在此时买鞋,要错开时间购买。鞋与邪是谐音,可以体会到。

  四是不宜娱乐活动。

  清明节是去祭祖、扫墓的,清明节当天尽量少些娱乐活动,更不能吵架、说些不着边际的话语。

  三、清明期间,上坟有“五不戴”。

  一是不戴桃木饰品。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佩戴用桃木制作而成的饰品,尤其是男人和孩童,由于桃木有避邪祈福的作用,男人戴桃木饰品有转运通达的寄意,小孩子戴桃木饰品则有避邪化煞的作用。但是当我们在清明节上坟时,却不能佩戴桃木饰品,由于桃木有很强的避邪作用,佩戴桃木上坟会破坏宅兆四周的气场,从而影响全家人的运势,因此在清明上坟时,不能佩戴桃木饰品。

  二是不戴貔貅。貔貅是民间神话传说中的一种凶猛神兽,由于吞万物而不泻,因此貔貅还有招财纳宝的寄意。现在许多人喜欢戴貔貅,实在是想借助貔貅招财纳宝的作用而让自己的财运越来越广。但是在上坟时却不能戴貔貅,更不能戴玉貔貅,由于貔貅是神兽,会破坏到主人家的气场,戴貔貅上坟既不能起到招财纳宝的作用,甚至还会导致自己的财路下滑。

  三、不戴佛珠。不戴佛珠上坟的原因和不戴貔貅上坟的原因大致相同,佛珠乃是空门圣物,本来就有很强的气场,并且这种气场并不是普通人所能驾驭的,戴佛珠上坟,会和祖先的气场发生冲突,甚至还会对祖先的气场造成一定的破坏,因此在清明节上坟时不能戴佛珠。

  四、不佩戴颜色鲜艳的饰品。清明节是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因此在扫墓祭祖时,我们的穿戴应该以庄严为主,不能穿大红大紫的衣服,更不能佩戴颜色鲜艳的饰品,好比红纹石、南红玛瑙、紫罗兰等宝石,这些宝石的颜色都太过鲜亮,和清明节扫墓的主题相冲突,佩戴这些饰品上坟,是对逝者大不敬的表现。

  五、不带双数贡品。清明节上坟时,人们都会提前准备好上坟时作用的贡品,在预备贡品时要留意,贡品的数目一定要是单数,不能是双数。好比贡品的种类可以是三种、五种,上贡的生果和点心数目也同样是单数。这是因为按照老传统,单数代表着阳的一面、正的一面,用单数贡品来上贡,表达着后人对逝者的诚心和尊敬。而双数则有开心、喜庆的含义,这些含义都不适合清明节上贡。实在除了在清明节上贡时,贡品的数目要是单数以外,在拜神等场合时,贡品的数目也同样要是单数。

  “桃花粉红杏花白,雨打花枝树树开;行人面上悄悄下,几家坟头哭声哀。”这首诗正是对清明时节的物候、人文的写照。
  
清明将至,“四禁忌四不宜,上坟五不带”,传统习俗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