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后裔
畲族属于盘瓠的后裔,有些习俗看上去很神秘
传说在上古帝喾高辛氏的时候王宫里有个老妇人得了耳疾,从她的耳朵里挑出一个蚕茧大的顶虫,放在名为“瓠篱”的葫芦器里。后来这个顶虫化为一只犬,身上有五色斑纹,称之为“盘瓠”。
这时戎族犯边征讨不下,盘瓠取得了戎族首领的首级。帝喾高辛氏的小女儿甘愿嫁给为国除害的盘瓠。盘瓠背着妻子上了南山,那里草木茂盛,罕无人迹。于是帝喾高辛氏的小女儿、盘瓠的妻子扎起发髻,穿上干活的衣裳跟着盘瓠爬上山,进入山谷,住在石室中。帝喾高辛氏非常思念自己的女儿,但是每次派人去探望总是刮风下雨、地动山摇,阻止前行,没有一个人能进入山谷。
盘瓠和妻子生育了六男六女,他们自相配偶,在盘瓠死后繁衍成了部落,王赐号“蛮夷”。他们穿着五彩斑斓的衣服,言语怪异难懂,吃饭时蹲在地上,喜欢山林不喜欢都邑。梁州、汉中、巴、蜀、武陵、长沙、庐江等郡的蛮夷无不是这样来的。他们“田作贾贩,无关繻、符传、租税之赋”,耕作贩卖,没有关卡凭证和租税赋贡。皇帝给他们的部落首领赐予官印绶带。传说“糁杂鱼肉,叩槽而号”这是蛮夷祭祀盘瓠的礼仪,就是把米饭和鱼、肉掺杂起来放在木槽中,用木棒敲击而呼喊。世称“赤髀横裙,盘瓠子孙”,露出大腿,穿着短裙的就是盘瓠的子孙。
据说南方苗、瑶、畲族等都是盘瓠的后裔。畲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祖先崇拜,而“祖图”是畲族信仰的主要载体。“祖图”又叫“太公图”,畲族人把始祖盘瓠的事迹画在布帛上,制成四十幅图像,这四十幅图像畲族人代代相传,就称之为“祖图”。畲族以盘瓠为图腾,并且传唱《盘瓠王歌》。《盘瓠王歌》又叫《高皇歌》,是畲族的祖源歌,赞颂了盘瓠英勇杀敌、繁衍子孙的丰功伟绩。
拨开神话的色彩来看,散居于闽、浙、赣、皖的古老的畲族究竟族源哪里也有很多不观研究者的观点,实在是众说纷纭。
受到较多认可的观点是畲族来源于长沙“武陵蛮”。《三国志》里提过武陵蛮夷作乱。“武陵蛮”是指汉魏时期生活在武陵郡的少数民族。持此种论点者认为,畲族起源于荆湖,从中原或长江中游南迁至闽,到隋唐时遍布了闽、粤、赣三省。将这种观点推进一步者则认为,“武陵蛮”也不是武陵本地土著,是由“东夷”迁居而来。从东夷迁居至鄂及湘西者,与当地“三苗”、“氐羌”相融合,然后又形成新的族群就是“瑶族”和“畲族”。在这个理论基础上,更进一步有人提出,迁居于鄂、湘的是东夷中的一支“徐夷”。“徐夷”生活在淮河与黄河之间,地处偏南,沿长江流域进入岭南山脉的是瑶族,从岭南向东,在江西、福建、浙江山区与当地汉族相融合的就是畲族。根据神话探源者认为,畲族是河南地区的夷人,是帝喾高辛氏时代的一支夷人氏族,与高辛氏有亲缘关系。
另有一部分观点认为,畲族属于越人后裔。有的说畲族是越王句践后裔,还有的说畲族是汉晋时期的“山越”。“山越”也被一些学者认为是南方吴越的遗民。或者就有人认为,畲族是“南蛮”,本身就是上古定居在闽、粤、赣的土著,或者是东汉时就久居于广东地区的“南蛮”的一支。还有的观点认为,畲族本身是福建地区的土著。最包容的观点认为,畲族是迁移来的还是东南本地的民族其实并不矛盾,是武陵蛮、长沙蛮、百越、南迁的汉族,还有湘赣闽粤等等地区的土著民族一起缔造了畲族。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