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风顺水

择吉地而居,我们远古祖先还没有文字之时就兴起了。

 

  有人说:风水学与建筑生态学的步调是一致的。风水关于建筑思想的主旨,是把宅舍作为大地有机体的一部分。

 

  建筑风水中的“天人合一”,是故弄玄虚,还是秉承科学?

 

  自从新石器时代伟大的先民在大地之上建起第一间可以遮风避雨的建筑物时,中国建筑文化在几千年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就从未离开过建筑风水的字眼,无论是气势磅礴的皇宫皇陵,还是偏远乡村的普通民宅,在规划建设中大都烙下了风水的痕迹。

 

  千古之迷,根基何在?

 

  择吉地而居,应该说在我们远古祖先还没有文字之时就兴起了,著名学者尹弘基写的《论中国古代风水的起源和发展》一文指出:事实上所有居住的窑洞都是从背靠的山挖出来的,因此,风水的最初形式是寻找吉祥窑洞地点的一般准则。

 

  在古代,风水观念渗透在房舍、宫殿、园林、陵墓的各类建筑之中,可以说是建筑文化的一部分。土木之工,不可擅动,所以必先“观风之藏水之得,相阴之属阳之归”,确定建筑物的理想位置。大至城市,小至私宅,屡试不爽,故世代相袭。事实证明,讲究风水之学的古代建筑、经历百年、上千年的风吹雨打、地震山摇之后,至今仍巍然屹立者各地皆有。

 

  如今,不仅看风水又在不少地方时兴起来,而且还有技术专家把它和建筑环境问题相联系。有报道说,前几年美国还培养出了风水博士,专门研究这门中国所特有的学术问题。

 

  应该说,风水之所以几千年能够保留下来,是有它的道理的。风水中的“气”和“水”都是经过长期实践和思考后总结出来的,是在大量的经验基础上,以统计概率的形式表达的。生态建筑把人、建筑、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看作是一个人工生态系统,建筑必须和人一起成为生态系统中的一环,才能确保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而风水关于建筑思想的主旨是把宅舍作为大地有机体的一部分,强调建筑与自然,及周围环境的和谐。

 

  著名学者张荣明在《方术与中国传统文化》一书中说:风水术的内核原来是中国古代建筑理论的精华所在。风水术解答了中国古代建筑在空间环境的整体处理上,在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有机结合以及大规模建筑群布局等方面的千古之谜。由此说明,风水术实际上是集地质代理学、生态学、景观学、建筑学、伦理学、美学于一体的综合性、系统性很强的古代建筑规划理论。

 

  科学既不神圣也不神秘,只不过是一个被实践证明有效和适用的模型而已。风水之术,古人信之,用之,贵不在其所谓天命,而在其人谋而尽其善之善者。

 

  拂去尘封,回归本色?

 

  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对风水下了一个很好的定义,说它是调整生人住所和死人住所,使之适合和协调于当地宇宙呼吸气流的方术。如果生人的住宅和死人的坟墓没有得到恰当的调整,那么对该住宅的居民和尸骨葬在这座坟墓中的死者的后代,将造成极其严重的恶果;反之,选地良好可保佑他们发财、健康和幸福。

 

  其实,建筑风水完全是根据宇宙自然法则,阴阳互补,五行生克之理而规划的,问题在于古人将一些自然现象,以神、煞、丧门等字眼,代表吉凶,使人见而生畏,敬而远之。所以,专家提议,一定要拂去风水的迷信尘封,还其自然质朴的本色,使其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让普通百姓住进一个风水好的院宅中,心安理得,常保健康;让经商者选一块风水门面,使生产安全、物畅其流,财源旺盛。

  香港人一直很重视建筑风水,比如说厨房厕所的位置,他们在设计房子的时候就已经找了风水师了,目的,就是找一个比较适合居住的环境。在我国北方,大门冲北,在背面开两个大窗户,西北风一来冬天就无法住了,这就是最基本的对自然环境的理解,什么样的自然环境,什么样的状态是让人类有更舒适自然的表现。

 

  有些风水的东西讲的是挺有道理的,比如说在一进门就放一个大镜子是不太好,在大门直接就冲着卧室门就觉得风容易进去。如果门前有东西作屏蔽,风向就变成循环风,不会有硬风冲进来。

 

  如果我们进行家居装饰的时候,首先要在各种风格之间找出平衡。如果自己做不到就请专业老师帮你忙,家居有一些方面要特别注意,比如说灯、洗碗槽、抽油烟机、柜子等,都应该有一个比较好的规划。

 

  头头是道,头头是“假”?

 

  “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在很长一段时间,这句关于建筑风水的爻辞无疑被打上了封建迷信的烙印。而今,业界不少人已经能用科学的态度对待和研究中国风水文化。

 

  他们认为,风水术是中国古人在不断完善居宅建造经验与技术,它遵循周易的思想,讲究天人合一,尊重自然。这与当今社会,人们要求优化环境和提高生活质量以及所提倡的住宅园林化、生态化是不谋而合的。先脱开风水术的价值内涵,我们可以发现它其实是有关于空间使用的学说,再而我们发现传统空间意识是和天文学的理论方法密切相关,从而与时间意识有着密切关系,进而形成了一种传统空间的审美意识。这种传统空间的审美意识完全融入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意识形态中,成为我们民族审美观的标准之一。

 

  说及风水与建筑,许多例子都离不开皇陵和神庙。古代皇帝选地之后,一道圣旨即令那里的百姓全部迁走。据说朱元璋把他的陵地选在紫金山麓后,诏令迁出陵区内所有的坟墓。最后只剩下孙权的墓,这位也曾是东吴的皇帝,迁与不迁须请朱元璋定夺。朱说,不用迁了,孙权也算个英雄,让他给我看墓吧。真是风水轮流转,由东吴皇帝沦为看墓者了。从前凡有权势者,从皇帝到达官富绅都可选吉祥风水之地,而普通百姓只有缺风少水之地了。风水观念也被许多有识之士斥为虚妄,斥为祸国殃民。今天又以文化称之,又以建筑环境学称之,不过是顺应了近年来的复古思潮。

 

  理性的学者分析认为,建筑风水自身不是迷信,是有人迷信而已。当今建筑人研究风水,是要从其中获得启示,探究原理,而非简单的批判或继承;那些笼统的评价与说法不是建筑人应该关心的。古代的研究方式都是以经验为基础的,并不是那种拿什么仪器能测出来的,可能古代人有其它的方法感知风水呢。因为好多东西都失传了,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要去研究,而不是一棒子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