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当风水被国人不齿和淡忘,欧美等国学者却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对风水的崇尚,并不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部拿来,他们经过专题研究、去伪存真,从科学的角度去延展风水的更深层次更人性化的涵义。
面对在国外热行的风水,国内学者们义不容辞的以辩证的思路对中国风水进行一场真正意义上的脱胎换骨,扬其“纯真善美”,使之精髓为国人所知,达到人居环境和人的至臻和谐、长住久安,任重而道远。
中国风水海外热炒
风水一词始见于东晋郭璞《葬书》:葬者,乘生气也。经曰: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聚之使不散,行之使不止,故谓之风水。纵观历史,先秦是风水学的孕育期,魏晋南北朝得以传播,宋时鼎盛,明清泛滥。先贤曰:卜筮不精,条于一事;医药不精,害于一人;地理不精,倾家灭族。由此可见风水术在古时的重要地位。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当“风水”被国人不齿与淡忘,欧美等国学者却对它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学者都相继对此作了专题研究,一些风水方面的专刊也在国外大行其道。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与生态环境学的发展,国际上又从新的角度审视风水与家居环境所具的科学性,风水学这门古老学科又焕发出新的活力。
西方人崇尚中国文化的历史悠久,从饮食、服装,到中国功夫、中国建筑,如今风水也颇受青睐,但这并非对中国文化的盲目崇拜。风水学说虽然充满迷信色彩,但它具有我国古代哲学、美学、地质、地理生态、景观诸多方面丰富的内涵,并包含着人如何顺应自然的论述。这正是其流传国外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