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四大堪舆祖师介绍


     理气派赣南四大堪舆祖师:杨救贫、曾文辿、赖布衣、廖金精,理气派的主要著作有:唐代杨筠松的《青囊奥语》、《天玉经》、《撼龙经》、《疑龙经》、《葬法倒杖十二法》,曾文讪的《青囊奥语序》;明代常熟人缪希雍的《葬经翼》,专论风水中“水”的专着《水龙经》,徐之镆的《罗经顶门针》、王君荣的《阳宅十书》;清代梅自实的《定穴要诀》、高见南的《相宅经要》。

赣南四大堪舆祖师之杨筠松
杨救贫,名益,字叔茂,号筠松。《江西通志》载:“筠松,窦州人。唐?僖宗朝国师,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事。黄巢破京城,乃断发入昆仑山。步龙一过虔州,以地理术行于世,称救贫仙人是也,卒于虔,葬于中药口。”《钦定四库全书》子部“提要”又载:“筠松名益,赣州人。”

杨筠松生于唐太和八年(公元八三四年)三月初八日戌时,唐天佑三年(公元九○六年)遭人暗算,中毒去世,享年七十二岁。葬于江西于都县宽田乡杨公村附近的梅江之岸,距其板凳定向选址的管氏宗祠“继述堂”约一公里。后因山洪爆发,江岸崩塌,杨公墓埋入江底,迹不可寻。

杨筠松于唐代末年携宫廷珍藏的堪舆“秘籍”,来到当时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赣南隐居,他首先结识了割据赣州的卢光稠。卢光稠请杨救贫为其母亲择地建墓,此墓在宁都县洛口乡麻田村圩场西北约1.5公里的山坡上。杨筠松先生先后为卢光稠父母择地建墓两处,足证他们关系密切。卢光稠请杨救贫择基地筑赣州城,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赣州府城,最早是东晋永和5年筑的土城,故址相传在章贡二水之间,至义熙2年水毁,存在不过46年。后府治迁水东。南北朝的宋时,赣南为南康国,城治在于都。赣州城废。五代十六国时,卢光稠被封为虔王,请杨救贫为其择址建城。杨救贫选赣州城址,为上水龟形,龟头筑南门,龟尾在章贡两江合流处,至今仍名龟尾角。东门、西门为龟的两足,均临水。从地形上看,赣州城有两条来龙,一是南方九连山(离方,属火)发脉,从崆峒山起祖,蜿蜒而至城内的贺兰山落穴聚气,结成一处立州设府的大穴位,这条龙还有一个小支落在欧潭。此外,赣州的北龙脉来自武夷山,经宁都、万安、赣县,分成数小支,落穴于储潭、汶潭。这三潭是赣州的水口,和赣州城外的峰山、马祖岩、杨仙岭、摇篮山等山峰一起形成赣州城山环水抱的局势。赣州城遂成为一座三面临水、易守难攻的铁城。卢光稠得以拥兵一隅,面南称王30余年。

杨筠松平素自奉节俭,布衣芒鞋,深入民间。他怜贫恤苦、多方周济、不遗余力,以他的风水地理之术,帮助贫苦百姓,在民间有口皆碑,称之为“救贫先生”。从此,“救贫”二字的名声大振,不胫而走,而他的本名在广大百姓中,反倒知之者不多了。三僚曾、廖二姓在村子内各住一边,他们建的杨公祠也是也是各居一边。廖姓杨公祠也始建于元朝至正年间,距今约650年左右。廖氏杨公祠堂位于三僚村盆地的西北部御屏峰下,左右两边均为民房。祠的座向是子午兼癸丁,分上下两殿,(现仅存一殿)杨公金身雕像居中,左边为廖金精,右边为老官,另外左下座为药师华佗、右下座祀当坊福主。

赣南四大堪舆祖师之曾文辿

曾文辿是三僚曾氏开基祖,也是杨救贫的首座弟子。杨救贫云游天下,本无意驻足,但曾文辿却想找一块吉壤定居。相传有一天,曾文辿发现三僚这个地方不错,就告诉师傅杨救贫说他找到了一个“前有金盘玉印,后有凉伞遮阴”的地方,如果住下来,子孙可以世代为官。杨救贫过去一看,果然是一块山环水绕的肥美盆地,盆地水口方向中央有一座长条形的石峰,形如罗盘的指南针,大头在北,小头居南。盆地后部有一棵凉伞形的松树,树下是一块圆形巨石。他告诉曾文辿说:“这里果然是我们堪舆人的世居之地。你看前有罗经吸石,后有包裹随身,住在这里,子孙世世代代端着罗盘背着包裹出门。”杨筠松和他的两个弟子一起,在盆地中间搭茅棚居住,他们把茅棚称为“寮”,师徒三人是3座茅棚,附近的人们就把这里称作“三寮”(现写作三僚)。曾文辿原是于都肖县(今于都县曲洋乡)人,自幼读书,原想通过科举仕进,因逢战乱,隐居在于都县黄檀寺读书,不问世事,后偶遇杨筠松先生,羡其学问,遂拜杨公为师,随其学习堪舆术,后着有《八分歌》、《寻龙记》、《泥水经》等书传世。      

    三僚《曾氏族谱-杨公仙师传略》载:“杨公祖籍山东窦州府人世(氏)。父亲名淑贤,生三子,长曰筠翌,次曰筠殡,三曰筠松,字益,号救贫。……至四十五岁因黄巢之乱,志欲归隐山林,偶遇九天玄女,授以天文地理之术,遂携‘御库秘籍’,弃职云游天下,寄情于山水,印证所学。至虔州之崇贤里黄禅寺,与吾祖文辿公邂逅于方丈之中,悟谈之下,文辿公感杨公所学非凡,遂拜其为师……故亲卜宅,得今之兴吧僚溪,.......。”

赣南四大堪舆祖师之赖布衣

赖布衣原名赖风冈,字文俊,自号布衣子,故也称赖布衣,又号称“先知山人”,江西省定南县凤山冈人。生于宋徽宗年间(公元1101-1126年间)。赖布衣,曾任国师之职,后受奸臣秦桧陷害,长期处于流落生涯中。赖布衣的足迹几乎踏遍祖国大地,凭着精湛的堪舆理论于与技术,一路怜贫救苦,助弱抗强,留下了许多神话般的传说,“风水大师”的名声不胫而走。香港、广州、英德(大湾镇布心井村)等城市都是由赖布衣堪定选址。传说赖布衣所著《青乌序》刚刚脱稿就被南华帝君的使者白猿取走,经一百多年后传给了刘伯温,刘伯温凭它辅佐朱元璋成就了帝业。又有传说孙中山先生的祖坟也是赖布衣堪定的。后来赖布衣看破红尘,遁隐山林,长与青山白云为伴,不见其踪。赖布衣被尊称为赣南四大堪舆祖师之一。赖布衣故乡的“布衣祠”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旅游景点,前来瞻仰的香港同胞络绎不绝。传世有《催官篇》等。香港电视剧《赖布衣》,1983年上映,是一部古装神话剧。 赖布衣所勘定的阴阳二宅,现在在广东、广东等地的许多地方均保存完好。

赖布衣的故居在京九铁路的定南火车站旁,当地老者都知道这个地方就是风山冈,经千年的沧海桑田变化,赖布衣故居已不复存在,只留下久远历史碎片的点点痕迹。距定南县城大约八公里处的“赖布衣陈列馆”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旅游景点,前来瞻仰的国内外风水爱好者络绎不绝。   推荐阅读:风水堪舆

赣南四大堪舆祖师之廖金精

廖瑀,字伯禹。廖金精名瑀,字伯玉,相传其曾入山学道,长居虔化县(今宁都)翠薇峰金精洞,自号“金精山人”,故后世称其为廖金精。相传他年方十五,已经精通四书五经,乡人称其为“廖五经”。唐末兵荒马乱,科举不继。廖瑀的父亲廖三传擅长堪舆,廖瑀自幼耳濡目染,转而研究堪舆之术。杨救贫在兴国、宁都、于都一带活动时,廖瑀与杨筠松相遇于虔化,起初他不服杨救贫,年轻气盛,屡屡与杨公斗法。有一次,黄陂廖氏请杨救贫去堪定一个门楼位置。廖金精预先用罗盘定准了方位,并在地下埋了一个铜钱做标记。杨救贫来后,却不用罗盘,只是用手里的一根竹竿,随手往地下一插,却正中了铜钱中间的方孔。廖金精这下服了杨公,虔诚地拜杨公为师。廖金精原来住在宁都东山坝。为早晚追随杨公,他随师傅迁到兴国三僚村居住,后来得到杨公亲传青囊秘籍。三僚廖氏杨公祠大门的对联“竹杖青奇万里河山归杖下;青囊元妙一天星斗隐郎中”就暗寓了这个故事。廖瑀着有《怀玉经》、《俯察本源歌》、《一盏灯》等著作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