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宗子平玄真经》
【作品简介】
《秘宗子平玄真经》,又称《邱氏三命玄真经》,初名《玄真经》,泰山隐居/邱平策著。
《玄真经》序
《玄真经》书,乃平策秉上师宏愿所作之书也。
策生泰山,幼年羸弱,初不知性命之学为何物。后仙缘际遇,得入道家,师从道家秘宗盘龙真人习炼真气养生之术。先生原泰安县人,民国时期曾修行于莱芜道院,博通五术,道法高超。策自从师之后,因随师修行年月有时,故颇得真人言传身教,耳濡目染。
策尝于功课闲暇之时请师教以《道德经》之精义。师曰:“《老子》言简,字仅五千,然能统综三才,括囊乾坤,其义之精,非玄门大修行人不能尽得之。《道德经》世传译本虽众,但大都因上下不能贯通而断章取义者多。译经注典,虽吾之本愿,奈何限于时,困于事,以致一直未能如愿。尔如日后功学有成,可依吾家秘宗三命解之;倘若能以“三命”解译成书,可定书名曰《玄真经》。”
先生初定书名为《玄真经》者,盖盼秘宗之书堪作“玄门真经”之本义也。是时策于性命之学功力尚浅,撰写此书实不敢深想之事。后由于先生于仙去之际再三叮嘱务要撰写《玄真经》以成其愿,故先生去后,策经年累月苦研真人遗书,并遵师嘱再三参悟道祖《老子》一书,结合真人生前所传八字命例,历时有年始成。
是书成稿于艮运己丑丙子令,行书范式遵师嘱以《道德经》为蓝本,全书内容以道家秘宗性命之学为主,佐以三教劝世之言,上下裁成九九八十一章。
《玄真经》原稿初成之时,鉴于将八字命例罗列其中不合经书范式,故为方便后缘观览,将原稿命造八字一百例略去以备日后另行成书。斯时删繁就简毕,忽闻案上仙乐飘香,斗室之内正值冬令竟温暖如春矣。此书成佳兆,实策三生之幸事也。
是为序
公元二零零九年岁次己丑冬 泰山隐居 于岱宗
《玄真经》上
一、
命可命,非常命;理可理,非常理。
无命,天地之初;有命,万物之父。故常无命,以观其生;常有命,以观其死。此两者,同根而异宿,同谓之元。元者,玄也,众生所归。
二、
天下皆知命之为命,斯非命矣;皆知理之为理,故终死矣。
故贫富相生,贵贱相成;吉凶相形,寿夭相倾;祸福相依,阴阳相随。是以真人行不积之事,立无上之教,众生修之而不弃。化而不征,感而不召,名成而不就。夫唯不就,是以不死。
三、
不尚尊,使生不慕;不崇难得之经,令生不欲窃;不形于色,使生心不淫惑。是以真人之行,息其心,饱其腹;去其欲,健其体;常令生不念不想,则明者无妄行矣。行不行,则无不通。
四、
命,制而用之。抑不过,大过,小过。
远兮,象众生之祖;近兮,似或即。吾不究谁之始,类人之初。
五、
神鬼非人,以众生为庙堂;真人弗人,以万类为庙堂。十方之内,其犹牢笼乎?来者不拒,禁而欲入。多用技穷,不如守一。
六、
真性不泯,是谓全真。
全真之门,是谓死生根。隐隐若存,用之通神。
七、
寿长命久。
寿命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害,故能长久。是以真人不自害而内足,不害他而外盈。不以其为全真耶?故能全齐真。
八、
上命若水,水润万物而不私。入众生之所拒,故全于真。
生吉宅,住吉地;从吉人,服吉气;行吉事,动吉时。夫唯不私,故无我。
无我者无敌,亦无凶。
九、
填而实之,不如其空;谋而劫之,岂可长久。
堆黄积白,墓库难守;为富不仁,自取其咎。
全身而退,人之真也。
十、
为全身而用一,能专心乎?
修身养性,能无欲乎?
去浊留清,能无余乎?
垒墙补宅,能无漏乎?
家门出入,能无妻乎?
明经证道,能无师乎?
生之养之。生而不我,养而不掠,上而不剥,是谓元德。
十一、
三身一体只一心,若其无,有人之生?
日元以为身,若其无,有身之生?
用神以为命,若其无,有命之生?
故有之以为生,用之以为命。
十二、
五鬼令人心迷,
五马令人心荡,
五味令人身得养,真气使人命长。
是以真人以食不以目,唯服气耳。
以是人有鬼人,物无美物,天下无美女兮。夫五欲六迷,众生自蛊而已矣。
十三、
喜忌无忧。贵大药在身。
何谓喜忌无忧?喜为次,得之无忧,失之亦无忧,是谓喜忌无忧。
何谓贵大药在身?贵所以有大药在身者,因大病在身。至贵无病,复言何药?故贵以身为众生,则可以寄众生;真以身为众生,则可以托众生。
十四、
不见之形谓之藏,无合有合谓之暗,从无取有谓之虚。
此三者不可细分,故合而为一。发其表,其干不显;归其根,其支不藏。隐隐不可测,返归于无象。是谓无形无象,无名无状,是谓伏藏。牵之不见其手,推之不见其背。
参玄之机,以定实之有。透悟玄机,是谓妙有。
十五、
妙有玄空,重重无尽。叁天两地,玄机暗藏。
古之善为命者,钩玄以致远,索隐以致深;向实寻虚,深不可测。夫唯不可测,故强为之说:
战兮如履薄冰,惕兮若临七杀,噬嗑兮口若含物,明夷兮日入地中以韬晦;厚兮其若坤土,空兮其若亡,浊兮其若混,清兮若井泉,迅兮若惊雷,骤兮若无缰。
孰能恶以安之而渐除,孰能善以恒之而长生?
执此道者,不欲尽;故深计以不穷,远虑而不尽。夫唯不尽,故入墓再生,宿根复萌,世代轮回矣。
十六、
通玄元,守真一。
万象俱起,吾以静观其止。夫万缘纷纷,皆止于一。止一曰正,正曰定命,定命曰性,见性曰明。不见性,盲动凶。
见性圆,圆乃全;全乃真,真乃玄;玄乃通,通混元。圆通无碍。
十七、
玄元,知者有之;其次,亲近之;再次,深畏之;再其次,辱之。
信小也,不信也。幽兮,其罕言。既济功成,众生皆曰:我本来。
十八、
真人隐,圣人秀。智谋出,有伪售。
六亲相残,有孝善;人心不古,有修行。
十九、
绝强弃盗,财富百倍;绝嗜弃欲,久视不累;绝刑弃杀,众生俯伏;绝伪弃贲,诈骗无有。此四者,皆因教不足。故命有所学。超凡入圣,学无止境。
二十、
不学无术。
生之与克,相差几何?杀之与印,相比若何?
是以性命之学,不可不学。添油续命,永生不灭。
瞽兮,其失明耳。众生芸芸,如猩嗜酒,如蝇叮血。吾独静也。
其不动,若大运之未行;如如兮,若无所之。
众生皆有相,而我独无执。我无心之人也哉?无无兮。
世人夸夸,我独若钝;世人嚷嚷,我独讷讷。静兮,其若山;旅兮,若无住。
众生皆有知,我独朴若愚。我独不同人,而贵全真。
二十一、
真性之命,唯一是用。
用之为状,唯将唯相。将兮相,其中有意;相兮将,其中有气。其气若圆,其中有和。自古至今,其神不去,以推诸命。吾何以知诸命之然哉?以此。
众生踯躅不前者何也?自负不一也。故久学不进,非三尸顽横之徒,即宫墙外望之辈。
二十二、
从须真,合须化,化须真化。
衰则强,弱则旺;寡则廉,众则滥。是以真人率一而为天下范。
不自负,故晋;不自重,故升;不自恃,故有声;不自封,故广。夫唯不自欺,是以三尸立除而天下莫能欺之矣。先生所谓“从须真”岂伪语哉?诚信而从之。
舍己从人,人之至也。
不从兮,仕途蹭蹬;不化兮,孤儿异姓。
二十三、
真性自如,真如自在。
泽不被五世,富不过三代。孰致此者?风水。三元九运,差错必凶;返吟之地,水走砂飞。是以风水亦不能长且久。何况人命乎?故从于玄者,玄者同于玄;从于真者,真者同于真;从于伪者,伪者同于伪。
二十四、
盈缩有期,聚散有时。
急行,姤而不遇;欲速,萃而不逢。其于人者,曰行尸,曰走肉;其于物者,曰残羹,曰狂风;品之次也。故道不虚行,物各从类,守真者不与共。
二十五、
有命寂然。
先父母生,静兮,明兮。独行而不替,周游而无终;恒以为父母先。吾不知其何名,字之曰“上”,谓之曰“师”。师乃尊,尊乃亲,亲乃和,和乃乐。
故上大,父大,母大,师亦大。人中有四大,而师居其一焉。
人唯父,父唯上,上唯师,师唯自然。
二十六、
日为众主,时为万民。
是以上师终日推,不离万民。虽有刁钻,平易,全然。奈何众生之主而以身掠天下?掠则亡徒,索则伤师。故学完弃师,得诀自立,实忤逆不肖而自绝于天地也。
二十七、
善命,无瑕疵;善理,无阻结;善推,不用支干;善用,无长物而不可辞;善局,无帷幕而不可破。是以真师常善教化,故无诬徒;常善用物,故无废物。是谓和合。
是谓知者,不知者之师;不知者,知者之生。不重其师,不爱其生,虽知实痴。
故重师,爱生,高尚其事,始真知矣。
二十八、
知其强,守其弱,为天下贫;为天下贫,真性不泯,复归于赤子。
知其功,守其过,为天下范;为天下范,真性不灭,复归于玄元。
知其誉,守其毁,为天下墟。为天下墟,真性乃足,复归于气。气聚则成形,尊者化之,则为师长。善者,师化之;不善者,师亦化之。故大师不二。
道不远人人自远,师不嗔徒徒自嗔。
二十九、
八字成列,象在其中。将于逐鹿而射之,吾见其箭在弦。
天生神物,不可谋也。谋者毁之,执者坏之。故命有荣有辱,有成有败,有喜有怒,有盛有衰。真人不执,是以无喜,无怒,亦无辱。
三十、
以一佐人主者,不以武力服天下。其道常还。兵之所至,狼藉生焉。大兵之后,必有灾年。胜者,利而已。不可以霸强。安不废兵,危不乐杀,威服天下,其事足矣。
物夬则裂,是谓不和。不和早灭。
三十一、
夫七杀乃不祥之物。善者避之,真人不与之。或不得已而为之,无杀为上。凯旋不豫。而豫之者,是嗜杀人。而嗜杀者不可以一天下也。故圣人安则和青龙,乱则尚白虎。明一察道,立德以言其功矣。
三十二、
玄元无量兮。真虽渺,而天下无以睽。大人若能守,众生将自服。
万物有名,约之以命。既名之有,必知名之将止。故知止者不灭。如真理遍天下,犹万物生四维。
三十三、
知人者聪,知己者明。
知神器者贵,知其所归者久,身坏不死者寿。
三十四、
玄元广兮无边,其无上下。万类籍之而不拒,众生归之而不为首,是名元;是以真人终不欲元,故能归于元。
三十五、
举真理,天下应。应而不害,元亨泰。
声与色,止过客。玄之为物,视之无形,听之无声,言之不能尽其妙。
三十六、
将欲荣之,必先辱之;将欲贵之,必先贱之;将欲治之,必先乱之;将欲扬之,必先抑之。是谓玄微。阴柔抟阳刚,至厚和至黑;猛虎不可离于山,道之法器不可市于人。故不胜辱者终毁,不堪挫者终败。
三十七、
真人无欲。传道不求名闻,化众无意利养。
上师若能持之,众生将自正。正而欲为,吾将济之以无闻之乐。无闻之乐夫亦将无意。无意以定,众生将自净。
声明:易德轩网部分内容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易德轩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