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文字意义
柽(檉)chēng 是一个木字旁的汉字,其本义指一种落叶小乔木或灌木,即柽柳(又称三春柳或红柳)。它是一种耐碱抗旱植物,适于防沙造林。柽柳树干红色,叶子如鳞片,开花淡红,结蒴果。此外,“柽”还曾作为古地名出现,指的是春秋时期宋国的一个邑。
2. 柽字读音和五行
读音: 柽的拼音为 chēng。
笔画: 总计9画。
五行属性: 柽属于“木”,因其部首为“木”,寓意生命力强、坚韧不拔。
3. 柽字用来起名的意义
柽是一个较为独特的汉字,用作人名时可赋予深远的文化内涵。柽象征坚韧、顽强的生命力,也代表一种适应环境、不屈不挠的精神。柽柳虽身处恶劣环境,仍能茁壮成长,因此该字用于命名可寓意孩子具有强大的适应能力和顽强的意志力。
4. 柽字字典说明
现代解释: 柽指柽柳,一种耐碱抗旱的小乔木或灌木,别名三春柳或红柳。
康熙字典: 根据《康熙字典》,柽字位于辰集下,木字部,页码521第12行。字义包括河柳、柽柳,并提到“天之将雨,柽先起气以应之”的特性。
《说文解字》中柽被定义为“河柳也”,并指出柽叶细如丝,婀娜可爱。此外,还有“凉州有赤白柽”的记载。
5. 柽字在中国古典解说
说文解字: “柽,河柳也。”
唐韵: 丑貞切,音頳。
集韵、韵会: 发音与“痴贞切”相同。
正韵: 音同“丑成切”。这些文献都一致确认了柽字的发音及其木性特点。
6. 关于柽的诗词内容
古代文学中对柽的描述多集中在它的生态特性和文化意象上。例如,梁代江淹在《柽颂》中写道:“木贵冬荣,柽实寒色”,赞美了柽柳在寒冷季节依旧保持生机的品质。同时,一些诗文中也提到柽柳可以预测天气变化,如“天之将雨,柽先起气以应之”,增添了神秘色彩。
7. 和柽字相关的成语
目前尚未发现直接与“柽”相关的成语,但柽柳本身具有的耐旱、抗逆等特性,可以与一些反映坚韧品格的成语相联系,比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等。
8. 柽字组词(20个词)
- 柽柳
- 红柳
- 三春柳
- 柽树
- 柽枝
- 柽叶
- 柽花
- 柽果
- 柽林
- 柽园
- 柽风
- 柽影
- 柽香
- 柽乳
- 柽露
- 柽霜
- 柽根
- 柽皮
- 柽药
- 柽编
9. 文章总结
柽(檉)作为一个独特的汉字,不仅承载着丰富的自然生态意义,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通过了解其读音、笔画、五行属性以及在古代典籍中的记载,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这个字。使用柽作为名字的一部分,能够传递出对孩子坚韧、顽强品质的美好期许。无论是从字形结构还是字义内涵来看,柽都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欣赏的汉字。